首页 理论教育 妙高台的许多游览胜地

妙高台的许多游览胜地

时间:2022-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年蒋介石曾把爱国将领张学良囚禁在这里。再看那瀑布,由山顶上各条小溪汇聚而成,拧成一股湍急的水流,从山顶上倾泻而下,有节奏地拍打着石岩,千丈岩石奏着雄伟的乐曲,胜似古代的《十面埋伏》曲,惊心动魄!身临其境,一种超凡脱俗之感油然而生。这样的句子,既形象,又准确,“拧”字体现了千万条小溪汇成瀑布后的力量,“《十面埋伏》曲”的比喻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古代激战的战场,恰到好处地形容了瀑布发出的巨响。

六年级 冯 波

浙江奉化溪口,是蒋介石的故乡。那儿有许多游览胜地,千丈岩便是其中最为著名的雪窦山上的一处。

千丈岩素以高、快、美的特点著称。前年春节,我们一家人游了千丈岩,有幸饱览了它的雄姿。

汽车沿着崎岖的山路行驶着,我们临崖拐过了七七四十九个弯,前面出现了一片原始森林。一下车,我们便沿着石子铺成的小路,走进山口。

“当!当!当!”一阵洪亮的钟声传入耳际,眼前是一座宏伟的山寺。爷爷告诉我,此乃浙东名刹——雪窦寺。当年蒋介石曾把爱国将领张学良囚禁在这里。

前面是一段坡路,我连蹦带跳越过山梁,迎面是一座雅致的歇脚亭。我走到凉亭前,前方便是观景台。观景台由一块巨石驮着,有石栏和铁链扶助,临空而架,好险峻哦!

我向下一探头,不禁倒吸了口气,两条腿微微颤动。在爷爷的鼓励下,我才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地往前边走。只见山脚与顶峰之间,挂着一张巨大的水帘,有几百米长,几米宽。山脚下,游人成了一个个小黑点。

再看那瀑布,由山顶上各条小溪汇聚而成,拧成一股湍急的水流,从山顶上倾泻而下,有节奏地拍打着石岩,千丈岩石奏着雄伟的乐曲,胜似古代的《十面埋伏》曲,惊心动魄!

那水柱从悬崖上直冲而下,飞溅在岩石上,如同天女散花,普降人间;又像蒙蒙细雨,紧密地下着;仿佛水帘之间笼罩着一层层浓重的白雾。

山腰之间有块突起的巨石,从北边看像虎头,东边看像龙头,因此被人们命名为“龙虎巨石”。

横截面上看,那瀑布如奔腾咆哮、千古奔流的长江;从远处看,那瀑布则如一条张牙舞爪的银色巨龙,横卧在蓝天与青山之间。

我手扶亭柱,眺望远方。东方的红日正在冉冉升起,山坡上一块块豆腐干似的绿色梯田整齐地躺着,几位农民正在耕田。成片的森林一碧千里。好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农村晨景!

踱步而上,青山绿水间隐现一座楼阁。我还以为是海市蜃楼出现了呢。定睛一看,“妙高台”三字映入眼帘,落款:蒋中正。这儿是蒋介石为宋美龄修建的别墅。

“妙高台”,顾名思义,妙得高入云霄。挺立台上,俯视山林,威风凛凛。

台后的树桩天井是个天然形成的天井,树桩桌子树桩凳。两旁绿树成荫,优雅别致,四周的白云仿佛静静地升腾着,真是练功休养的好去处。当地人称它为“世外桃源”。身临其境,一种超凡脱俗之感油然而生。

我望着远处波光粼粼的亭下水库,不禁心潮澎湃:我们的祖国有这么多的名胜古迹,我为自己是一位华夏民族的炎黄子孙感到骄傲和自豪。

(刊《小学生课外活动写作指导》)

【点评】

描写风景要善于使用语言。这篇作文使用的语言很有特色。

例如写千丈岩的瀑布,作文没有使用“高挂”、“飞流直下”这样的句子,而是用“拧成一股湍急的水流,从山顶上倾泻而下,有节奏地拍打着石岩,千丈岩石奏着雄伟的乐曲,胜似古代的《十面埋伏》曲,惊心动魄”。这样的句子,既形象,又准确,“拧”字体现了千万条小溪汇成瀑布后的力量,“《十面埋伏》曲”的比喻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古代激战的战场,恰到好处地形容了瀑布发出的巨响。

再如描写妙高台的幽静、安静:“两旁绿树成荫,优雅别致,四周的白云仿佛静静地升腾着”,“身临其境,一种超凡脱俗之感油然而生”。这一段,作文用了“升”和“生”,一个是写“白云静静地升腾”,一个是写人的感觉“油然而生”。本来是写“静”的,作文却用“升腾”、“油然而生”这两个“动”的词来写,让我们感到比只写如何静还要幽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