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登辉的大权独揽

李登辉的大权独揽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林祥港个人,还多次向外界公开表示支持李焕留任。这些人不容小觑,因为他们手里有投票权,他们声称要以“立法院同意权”,对抗李登辉的“提名权”。李登辉启用郝柏村,用意是插手军队,所以两个人的斗争最早爆发于军权的争夺上。李登辉以中常会的名义明升暗降,把郝柏村提拔为“国防部长”。此外,军队的重大人权和财权也掌握在郝柏村的手里。李登辉想调整军队人事,但军队高层多是郝柏村的人

(1)

1990年那场大选的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去,参战双方又要开始酝酿一场新的战役了,那就是由谁来出任“行政院长”。

按照惯例,新“总统”选举出来后,自然要任命新的“行政院长”。在所有可能成为“行政院长”的人选中,李登辉最不愿意接受的就是李焕。

这既是因为两个人在政治发展、大陆政策等诸多方面有分歧,更是因为李焕是“非主流派”的核心人物,两个人积怨很深。如果用他,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让“行政院”变成了“非主流派”的阵地。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其次,李登辉对李焕还有一次不愉快的记忆。那是在不久前的“总统”选举时,为了拉选票,李登辉到处上门拜访“国大代表”。拜访期间,不管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看到身兼党主席和“总统”的李登辉,一脸微笑地亲自登门,大家多少都要有点礼貌。

但拜访到李焕夫人的住处时,她居然闭门不纳。李夫人的这个举动也能理解,他知道李登辉是自己丈夫的政敌,而且李“总统”在工作中没少给自己丈夫找麻烦。但她的这个做法,显然有点小家子气,搞政治的,即使背地里再恨一个人,但到了公开场合也不要表现出来啊!李登辉来拜访时,后面跟着随从、记者,这样吃了闭门羹,自然脸上挂不住,甚至气呼呼地表示:“这个‘总统’我不干了!”

因为这次事件,李登辉与李焕的关系开始僵化,一步步走向决裂。

一年前,把李焕任命为“行政院长”,既有排挤俞国华的考虑,也有抓党权的考虑。现在这两个目的都已经达到了,何必再留他在身边!

但是还没有等李登辉换李焕,下面的反对声音就起来了,这让他感到了很大的压力

(2)

反对撤换李焕的声音,当然是来自“非主流派”。这些人在“二月政争”失败之后,就决心要在“行政院长”人选上,与李登辉斗一斗,他们的目标则是让李焕留任。

4月28日,由“立法院长”梁肃戎出面,邀请李焕、林祥港、郝柏村等人,以迂回的手法向李登辉施压。林祥港个人,还多次向外界公开表示支持李焕留任。

此外,以“新国民党连线”为主体的部分“立法委员”也频频活动,他们发动了100多位“立法委员”发起联署,声援李焕。这些人不容小觑,因为他们手里有投票权,他们声称要以“立法院同意权”,对抗李登辉的“提名权”。

自己最不喜欢的,偏偏是反对派支持的,但如果强行撤换李焕,这就会让“二月政争”已经造成的政局不稳和党内分裂进一步加剧,这又是李登辉不想看到的。

该怎么办?

就在这时,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为蒋介石管理党务的陈立夫出现了,他为李登辉推荐了一个新的“行政院长”人选。

初一听到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感到奇怪,让他出任“行政院长”,你不是开玩笑吧?但细想一下,由这个人出任“行政院长”,实在是一个非常高明的建议。

陈立夫推荐的这个人是郝柏村。郝柏村江苏人,早年毕业于黄埔12期,后来又到美国深造,服役于胡宗南的西北军及驻印远征军。撤退到台湾后,他受到蒋氏父子的信赖,曾经担任过“总统府”侍卫长,最后官至“参谋总长”,成为军中头号人物。他一直在军中任职,旧部党羽遍及军中,是稳定台湾政局的关键人物,他也因此被蒋经国视为“镇岛大将军”。

也正是由于郝柏村一直是个军人,所以外界谁也没有想到由他出任“行政院长”。

由郝柏村出任“行政院长”到底有哪些好处呢?

首先,郝柏村也是“非主流派”的核心人物,如果启用他,那些“非主流派”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政局不稳和党内分裂就不会越演越烈。

其次,郝伯村是军队的控制者,而李登辉是学者出身,军队资源极少。把郝柏村调出去担任文职,从而有利于自己控制军队。

其三,当时台湾政治、经济、社会一直动荡不安,社会治安严重恶化,这也造成人心不安,民众大量移民,资金大量外流。启用郝柏村,就可以利用他掌管军队、性格强悍的军事强人,来整顿社会治安,稳定民心。

分析了这些原因之后,李登辉不得不佩服陈立夫这个老党务果然有一套!

虽然由郝柏村出任“行政院长”好处很大,但主要受益者是李登辉个人,而外界却会有“军人干政”感觉。为了促成此事,李登辉开始四处游说,说郝柏村是个“有魄力的人”、“做事干脆利索”、“民主素养浓厚”,而且与自己“肝胆相照”。

经过舆论造势和游说之后,一切障碍都解除了。

于是,一年前的那一幕再次上演,只是主角由俞国华、李焕,变成了李焕、郝柏村。1990年6月1日,郝柏村正式就任“行政院长”。一时间,赞美“李郝体制”的声音不绝于耳,而支持李登辉的人马更是大喊“英明”。

(3)

在外界看来,李郝搭档仿佛真的是“肝胆相照”,实际上两个人早在搭档之前,权力斗争就开始了。李登辉启用郝柏村,用意是插手军队,所以两个人的斗争最早爆发于军权的争夺上。

其实,早在1989年,李登辉就开始着手削弱郝柏村的军权了。

当时郝柏村就任参谋总长,按照规定,“参谋总长”的任期为2年,郝柏村从1981年上任,已经连任4届,到1989年刚好第四届任期结束。李登辉以中常会的名义明升暗降,把郝柏村提拔为“国防部长”。

“参谋总长”具有调动、指挥军队的军令权;而“国防部长”拥有军政权,只主持当局日常军事事务,重要性远不及“参谋总长”。

尽管已经对郝柏村实行了明升暗降,但李登辉还是觉得郝柏村威胁太大,他要想办法让郝柏村除役。但郝柏村大半辈子都在军队服役,怎么才能让他除役呢?

很简单,那就是转任“行政院长”。因为当时外界担心郝柏村出任“行政院长”会有“军人干政”的嫌疑,所以李登辉光明正大地向郝柏村提出,你要出任“行政院长”,就必须除役。

由军人转任“行政院长”,这在古代叫做“出将入相”,算是提升了一大步。但对于一个职业军人来说,提前除役,不仅意味着放弃军人的荣誉,也意味着失去军权。所以,郝柏村非常纠结,反复权衡了三天,才同意离开提前除役。

看到昔日的“镇岛大将军”离开了军队,李登辉大喜。但等到他准备向军队安插自己亲信的时候,才发现问题没那么简单。

原来,为了防止李登辉插手军队,郝柏村在交出“国防部长”一职前煞费苦心地做了一些安排:他让即将接任“国防部长”的陈履安,尽快着手制定“国防组织法”,将军队的军政、军令系统合一,由陈履安直接掌握,并向“行政院长”郝柏村负责。还与陈履安相约,每周二人相约高尔夫球场,商谈军务。

军事人物的调整,由郝柏村的亲信、副“参谋总长”陈坚高谋划,然后和郝柏村协商,两个人达成一致后,最后再报李登辉核定。军需品采购,需要经过“行政院”同意后,才可以拨交经费,最后由“国防部”执行。

做好这些安排之后,郝柏村自信地说,只要军系保持团结,十年之内,自己的军权也不会落在别人手中。

郝柏村的自信也是有根据的,因为经过争论部署,在郝柏村离开之后,军队高层形成了“一郝三陈”共掌军权领导体制,“一郝”即郝柏村,“三陈”指的是“国防部长”陈履安、“参谋总长”陈燊龄、副“总长兼执行官”陈坚高。

此外,军队的重大人权和财权也掌握在郝柏村的手里。李登辉想调整军队人事,但军队高层多是郝柏村的人马,所以调来调去,都依然是郝柏村的人掌管军队。

依照惯例,前任“总统”蒋介石、蒋经国都掌握军队;依照“宪法”,“总统”是三军的统帅,所以李登辉也应该理所当然系希望掌管军队。但郝柏村的这些部署,把军队变成了自己的“领地”,李登辉岂肯善罢甘休。所以,一场军权之争开始了!

(4)

对于李登辉来说,军队就像是一堵密不通风的墙,李登辉想插手进去难度很大。认清了这个现实之后,李登辉能够做的就是重用“参军长”蒋仲苓,“国安局长”宋心濂,用这两股力量制衡郝柏村势力。

这种李、蒋、宋、郝四足鼎力的局面,李登辉自然不满意,他应该成为唯一的“足”,其他派系都应该在自己下面。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需要等待机会。

最坚硬的堡垒,常常是从内部被攻克的,这次也不例外!郝柏村卸任“国防部长”之后,新上任的“国防部长”陈履安,与“参谋本部”发生一些意见分歧。郝柏村向李登辉报告,他打算以会谈形式,进行调和。

李登辉并没有明确反对,郝柏村就进行调和了,而且还调和了好几次。就在这时,麻烦来了,1991年6月30日,“立法委员”叶菊兰突然揭发了此事,并指称郝柏村在私下召开军事会议。此后,叶菊兰多次对此事继续质询,而且质询内容涉及一些外人难以掌握的机密。显然,有内部人向叶菊兰爆料!

最后,郝柏村得到的结论是“总统”身边的人,把消息告诉叶菊兰的,目的就是想阻止郝柏村插手军队。

虽然猜到了消息的来源,却也没有更好的对付办法。受此事件影响,“国防部长”陈履安和李登辉有了几次“接触”,两个人的关系越走越近,郝柏村在军方的势力遭到打压。

当年12月,李登辉再次发力,安排刘和谦为“参谋总长”。不用问,这个刘和谦自然不是郝柏村的人。经过这次调整之后,军对权力格局发生了大的变化,之前的“一郝三陈”被取代,逐渐形成了以李登辉为首的,以陈履安的“军政”、刘和谦的“军令”、蒋仲苓的“军务”为铺的领导核心。

李登辉夺权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掌握了“军政”“军令”之后,他开始大力安插自己的亲信,而郝柏村亲信则遭到排挤,纷纷被安排了闲职。

一时间,城头变幻大王旗,郝柏村在军队的部署分崩离析。失去了军方支持的郝柏村,已经威武不起来了,“行政院长”一职也很难再干下去了。

(5)

郝柏村上任“行政院长”之后,针对社会治安恶化问题,实施铁腕统治,很快社会治安有所改善。

郝柏村的这些政绩,并没有换来换来李“总统”的满意,两个人在路线、“统独”问题上分歧很大,下面也有很多势力掣肘郝柏村。军人出身的郝柏村私下里曾经感慨:“我整日忧心大事,他们却在背后扯我后腿。这个‘行政院长’做得真不是滋味。”

“总统府”与“行政院”的矛盾进一步激化,1992年3月,围绕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是用“委任直选”还是“全民直选”,李登辉、郝柏村的矛盾加深了。李登辉赞同直选,而郝柏村则认为委任投票更恰当。郝柏村的坚持,令李登辉大为愤怒。

李登辉换“行政院长”的决心已定,他已经和中央秘书长宋楚瑜商议好,由台湾省主席连战接任“行政院长”,而空出的省主席一职则由宋楚瑜接任。

人选已经确定,剩下的就是如何逼郝柏村辞职的问题了。当年底进行的“立法委员”选举,国民党受挫,新国民党连线取得不少席位。

于是,在国民党党内检讨时,郝柏村又像之前的俞国华、李焕一样,被指责为党的“负债”,逼其辞职的声音开始响起。

“非主流派”自然不甘失败,台湾政坛再起风云,各个团体联合起来,发起了“拥郝”大游行。而“主流派”也不甘示弱,他们则发起了反郝大游行。

1月18日,李登辉当面表示希望郝柏村辞职,郝柏村表示希望坚持到春节过后。李登辉勉强同意。

春节过后的1月30日,在“国大”临时会议的闭幕典礼上,民进党代表在观礼台上高呼“郝柏村下台”,国民党“主流派”也群起响应。一时间,会场上布条挥舞,口号震天,场面一片混乱。

做到大半辈子军人、现在已经70多岁的郝柏村,深感受到侮辱,回去之后,立即发表了辞职声明。2月,国民党中常会通过了郝柏村的“总辞案”,而李登辉则提名由连战“组阁”由连战出任“行政院长”。

(6)

和之前的俞国华、李焕、郝柏村不同,挑选他们三人,李登辉是被迫的,而挑选连战,则是李登辉自愿。

李登辉为何会挑选连战?这既是因为两人私交甚好,两个人都爱打高尔夫球,更是因为连战这人性格平和,听话,便于控制。

果然,连战上台后,对李登辉是百依百顺,在确定“内阁”人选时,大批“主流派”担任了实质。

除了“行政院”掌握到自己手中之外,李登辉又开始对“非主流派”另一位大佬蒋纬国下手了,他将蒋纬国从“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长上撤下,转任“总统府资政”。

接着,李登辉再次对军队进行调整,“陆军司令”、“联勤总司令”、副“参谋总长”全部换上自己的亲信。由此,李登辉终于成为了真正的海陆空“三军”最高统帅。

至此,蒋经国时代留下的外省籍“重臣”纷纷离开权力核心。从1988年初登“总统”时的战战兢兢,经过四年多的努力,现在李登辉在党内的地位已经无人可以撼动。这个时候,李登辉才放开胆子地对他的支持者们说:“这一年,才真正像在做‘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