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永年县农村环境整治和环境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永年县农村环境整治和环境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逐年的强力推进,永年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整治效果和成果保持上仍不理想。2012年,永年县加大了村庄建设规划力度,有81个村庄编制了环境整治规划。

白 刚 张 华 巨利军 杨军梅

按照机关《“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蹲点调研工作方案》要求,为扎实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开展,6月17日至19日,城建环资工委副主任白刚带领环资处的相关同志赴永年县开展蹲点调研活动。调研组以实地考察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先后深入到永年县刘营乡、界合店乡两个乡镇及所辖的朱庄村、五里村、王边村、杜刘固村等四个村,围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与县农工委、环保、规划、住建等部门,以及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党员代表和农户进行了广泛的座谈交流和深入探讨。通过蹲点调研,对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有了直观的了解,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永年县辖19个乡镇,426个行政村,总人口超100万,是全国农业、蔬菜产业“双十强县”、中国紧固件之都和中国太极之乡。近年来,永年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央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秉持“山水洺州、养怡永年”的理念,强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较大成效。

(一)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稳步推进。按照省、市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决策部署,永年县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以“房、水、路、绿、厕、能”六个方面为重点,抓牢抓实广府镇、永合会镇两个精品片区,19个省重点村的15件实事工作,精心打造4个省级美丽乡村和6个“小梯八模式”示范村。结合“美丽乡村”行动,在全县农村开展“四清、净化”活动。投资280余万元,按要求完成省级示范村油村的污水处理站和污水管网铺设任务。南界河店村投资300万元,建成村污水处理设施。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新铺设饮水管道15.6万米,硬化村内街巷路面1.2万平,铺设污水管道300米,新增变压器880KVA、改造老旧线路8.4公里,建设环村林带7500株、绿化面积1.8万平,村内植树1800株、绿化4000平。农民的生活环境切实得到了改善。

(二)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扎实有效。为减少农村大气污染,县与乡镇、乡镇与村均签订了禁烧责任书,实行领导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层层落实责任。夏秋之季,举全县之力开展禁烧宣传工作,在人口密集区、村组和交通要道广泛张贴《禁烧令》,采取广播、标语、悬挂横幅、工作通报等多种形式散发宣传资料。大力推广秸秆回收利用技术,秸秆粉碎回田技术普及率逐年上升。

(三)农牧源污染治理取得积极进展。通过积极帮助企业争取环保专项治理资金和发放畜牧标准化建设补贴资金,引进多家治理公司搭建服务平台,有效推进农牧源污染整治。特别是建平猪场通过引进技术探索沼液作饲料喂猪,不仅促进了生猪生长、降低饲料消耗,还达到了污水零排放。探索出了一条“规范治理、综合利用、力求双赢”的生态治理新出路,带动104家农牧企业完成粪污治理,实现减排增效、生态养殖目标。

(四)在全市率先完成乡镇引用水源地划分工作。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申请专项资金100万元,聘请专家编制了《永年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在全市首家划分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开展农村水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主要问题及分析

经过逐年的强力推进,永年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整治效果和成果保持上仍不理想。调研发现,部分村庄仍然是生产生活垃圾遍布,柴草杂物乱堆乱垛,电线管线交错无序,道路崎岖狭窄难行,“脏乱差”现象依然十分突出,部分省市重点村由于硬件设施运转不畅,出现反弹,环境状况令人担忧。

(一)习俗观念陈旧,认识存在误区。一是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性和思想观念相对滞后。虽然城市文明已经开始向农村渗透和传播,但传统的生产生活陋习根深蒂固,老的观念和“节俭随意,自由自在”的习性难以改变,对所处环境的质量没有更高要求。二是农村干部在认识上存在一定偏差。有的认为,农村环境本来就如此,农民早已习惯,是否卫生整洁,并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农村干部和村民参加农村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不高,环境整治投入上,存在严重的“等、靠、要”依赖思想。

(二)环保意识淡薄,公众参与不够。随着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和工业产业向农村转移,农村污染加重,种类增多,严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但相对环境保护,广大农村地区脱贫致富的诉求更为强烈。生活垃圾呈增加趋势,基本采用空地、农舍边随意丢弃,垃圾围村、堵塞河道现象比较严重。该县中部乡镇标准件小厂摊、小电镀产生的工业垃圾和污水随意堆放和外排,东部乡镇大棚农业产生的塑料农膜、编织袋、农药瓶等废弃较多。农民身在其中,深受其害,却视而不见,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普遍缺乏。

(三)村庄规划滞后,执法管理缺位。2012年,永年县加大了村庄建设规划力度,有81个村庄编制了环境整治规划。自2013年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以来,又有86个村庄编制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规划,但相对于全县426个村来说,规划覆盖率仍然很低。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村民在自己的地块上任意建设住房、庭院、厂摊、作坊等现象较为普遍,沿路建房,民居分布散乱,建新屋不拆旧宅,形成“空心村”,给村容村貌造成极大影响。因管理体制机制等多种原因,执法部门对此监管缺位,乡镇、村更无可奈何。

(四)资金投入不足,配套设施不全。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15件实事工程建设,如污水处理、道路硬化、厕所改造、垃圾处理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上,政府主导和社会投入等机制尚未形成,仅靠整合一些项目资金、涉农资金,部门帮扶和少量社会捐助,对于广阔的农村而言,可谓杯水车薪。因此,农村公共性配套设施建设的覆盖面小,推进力弱,在环境整治工作跟进上力不从心。据了解,大部分村在污水处理、垃圾清运处置经费上缺口较大。

(五)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长效机制。据调查,全省大部分县还没有专门研究、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办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牵头部门虽然职责明确,但职能分散,难以统筹协调。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组织机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措施要求及管理考核等体制机制上没有系统、明确要求,更无刚性约束,整治工作仅处于一般号召和“阵风式”状态,缺乏持续性和长效性,导致整治工作出现较大的突击性和波动性,整治成效也难以保持。

三、措施建议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涉及面宽泛,基础性极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因此,应从我省实际出发,坚持“因村制宜,连片推进,治管并重,长抓不懈”的原则,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完善农村的环保监管体系,加大对农村环保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的力度,持之以恒,长期坚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充分认识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县、乡两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着眼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把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业经济转型、发展乡村旅游,与推进城乡一体化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尽快完善稳定的组织体系,切实加强领导。乡镇要建立农村环保机构,落实编制和经费。农村要设置相应的环保工作站,选定专人负责,把环保组织延伸到村,逐步形成农村环保机构网络。

(二)强化规划,规范建设。依据城乡规划条例,加快制定农村建设详规。规划中要尊重村民意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强对农房建设的规划管理,既做规划,定规范,又要按规范建设,按规矩办事,强化规划执行落实力度,增强刚性约束,不断提升新农村的建设标准,使平原地区更具田园风光,丘陵山区更具山村特色。

(三)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各级要不断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实行“以奖促治”政策,使各项综合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在垃圾清扫清运资金上,借鉴成功经验,可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一事一议”,采取“村集体拿一点,每户出一点,社会资助一点”的办法解决。通过政策引导,进一步拓展资金渠道,鼓励以乡镇为单位引进社会资本,对某一区域、某一村庄或某一项目的建设进行投资。通过以上措施,逐步形成“政府引导,政策支持,村民自主,社会帮助”的综合投入机制。

(四)加快立法,依法推进。我省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特别是2013年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以来,农村容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积累了许多农村环境治理经验和做法。及时总结经验,借鉴外省做法,尽快制定我省农村环境治理法规,使农村环境整治有法可依十分必要。这对于全面推进我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五)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农村环境整治的目的和意义,宣传整治工作的相关政策、办法、措施,增强干部群众生态环保理念,形成全民支持、人人参与、自觉维护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在乡镇开展整治工作评优和星级文明村庄创建评比活动,对先进乡镇和星级文明村庄予以资金或物质奖励,以奖代补,以奖促治。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把讲文明、讲卫生、讲环保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积极宣传和推广各地整治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将整治工作引向深入。

(作者单位:河北省交通厅、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