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媒介记忆的“压抑说”

媒介记忆的“压抑说”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耶尔恩·吕森在对二战后德国人集体认同的研究中,将这一现象称为一种“心照不宣”的策略。如果说李安电影中的少年派对痛苦记忆的扭曲和包裹是为了“放下包袱”更好地活下去,那么二战后德国人对纳粹记忆的“心照不宣”则是为了忘记仇恨、铭记历史。显然,战后为了抑制战争所造成的创伤和痛苦,在媒介记忆中人们选择了用胜利者的姿态去包裹历史,却缺少对历史真实的客观反思。

所谓压抑(repression),在心理学中又被称为目的性遗忘(motivated forgetting),是指“人们会故意忘记一件事,因为它让人太痛苦或太焦虑,以至于你不愿意再想起它”[19]。而这些经过压抑而遗忘的记忆,在治疗中有提取出来的所谓的“被恢复的记忆(recovered memory),或者由于治疗师误读了工作记忆中的某些内容,无意中怂恿病人虚构出有关其实从未发生的事情的错误记忆(false memory)”[20]。在这些被压抑的创伤性事件的回忆当中,通常其后又会有新的扭曲的信息加入。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屠杀记忆的研究中,社会学家发现了类似的记忆压抑。耶尔恩·吕森在对二战后德国人集体认同的研究中,将这一现象称为一种“心照不宣”的策略。也就是说,战后的德国人对于纳粹统治的记忆,“既没有否认这个事实,但也没有讨论这个事实”[21]。耶尔恩·吕森认为,这种“心照不宣”是战后的德国人“为了让自己站稳历史脚跟,以便在此基础之上重新获得赖以形成集体归宿感和采取集体行动的能力,他们必须把纳粹时期和纳粹大屠杀罪行,从德国人为重塑认同而呼吁的优秀历史传统中剔除出去”[22]

如果说李安电影中的少年派对痛苦记忆的扭曲和包裹是为了“放下包袱”更好地活下去,那么二战后德国人对纳粹记忆的“心照不宣”则是为了忘记仇恨、铭记历史。而中国人对于抗日战争这段民族悲壮历史的创伤记忆又正在经历着怎样的扭曲和变形呢?

“一颗手榴弹可以炸下侵略者的飞机,一把飞刀竟然可以灭敌重炮;穿皮衣、戴雷朋、骑哈雷,抗日英雄徒手撕烂日本兵,这是抗日剧还是抗日科幻剧?”[23]这是对时下流行的抗日战争题材电视剧的一段描述,但这些看起来不仅“雷人”甚至荒诞可笑的抗日电视剧,非但没有受到观众的抵制,其收视率反而一直看好。显然,战后为了抑制战争所造成的创伤和痛苦,在媒介记忆中人们选择了用胜利者的姿态去包裹历史,却缺少对历史真实的客观反思。以至于战后的第三代人所沉浸的这段扭曲的历史记忆在当下的抗日“神剧”中集体性地爆发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