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阿拉伯老大”

“阿拉伯老大”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埃及是阿拉伯头号大国,人口占阿拉伯世界总人口约四分之一,即每四个阿拉伯人中就有一个是埃及人。在阿拉伯世界中,埃及人的平均素质和受教育程度均属于最高之列。埃及人在阿拉伯人中可谓是颇具代表性的一族。开罗大学的警察总头目的警衔为埃及最高警衔少将。

埃及是阿拉伯头号大国,人口占阿拉伯世界总人口约四分之一,即每四个阿拉伯人中就有一个是埃及人。埃及不仅有闻名于世的尼罗河、金字塔、卢克索古老建筑、阿拉曼白色沙滩、阿斯旺宏伟高坝等名胜景点,而且也有颇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在阿拉伯世界中,埃及人的平均素质和受教育程度均属于最高之列。埃及人在阿拉伯人中可谓是颇具代表性的一族。

风度翩翩的埃及教授

埃及是阿拉伯世界的文化中心之一,其悠久的文化可以追溯到7000年以前,即使在伊斯兰教迅速征服西亚、北非地区之后,埃及也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塑造了有别于其它阿拉伯地区的人文形象和特征。在阿拉伯世界,埃及的文化人因历史和传统的关系,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声望,教授这一特殊的职业,在埃及不但没有我们传统概念中“教书匠”的寒酸,相反还成为跻身上流社会的通行证。

注意观察埃及人的衣着打扮,其中真有一些不易发现的规矩。埃及妇女的传统装束是一袭长裙,头顶面纱。《古兰经》规定妇女除去“自然露出”的手足之外,其余身体各部位一概不能示于外人。埃及男子的传统服装则是一件长袍,头戴土耳其圆帽。但是几百年西方文化的深入影响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西式服装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妇女们的着装也比其它阿拉伯国家的妇女相对开放一些。一般来说,埃及人比较注重衣着打扮,在节假日里男人们大都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爱时髦的女人们就更加倾其所有,向人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讲究穿着在埃及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别人的一种不成文的规矩,作为在埃及社会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教授们,对自己的风度倍加珍惜,自然是很好理解的了。

在埃及的所有大学,包括开罗大学、艾资哈尔大学等,凡是有资格登上讲坛的讲师、副教授、教授,全都身着漂亮的西装,一律衣冠楚楚。即使在烈日当头、酷暑难耐的夏天,教师们也依然西装革履,穿戴整齐。据朋友说,这种传统可能与埃及过去是英国的殖民地有关,很多教授曾经在欧美留学,所以绅士派头在为人师表的知识分子中代代相传。但是这种绅士风度可不是装出来的,而是由较高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塑造出来的。

刚毕业的埃及大学生平均月薪为100埃镑(1埃镑折合人民币2.8元左右),普通的技术工人或者职员工资约为200埃镑,而讲师月工资可以到600埃镑,副教授1 000埃镑,教授可到1 500埃镑,有的甚至超过3000埃镑。除固定收入外,教授还可获得数目可观的奖金、稿费、补贴等额外收入。多数教授还在社会上兼职。因此,教授们一般拥有自己的私人住宅和较高档的私人汽车。大学也为教授们配备装有空调或电风扇的个人专用办公室,办公室外随时有女仆或男仆侍候,教授们只要按一下电铃,红茶、咖啡或者清凉饮料马上就到。至于传递书信、借书买报之类的杂事,也不需要亲自操心,自有别人代劳。

哈桑是埃及千年学府艾资哈尔大学的阿拉伯古典文学教授,在没有同他见面前,我一直把他同国内的古代文学教授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他是一位严谨、刻板、戴深度近视眼镜的学究。但是当他出现在我面前时,其别致的八字胡、讲究的礼帽、同雪白西装相衬托的深红领结和斜插在扣眼中的一小朵紫红玫瑰,俨然一副电影明星的气质。就是这样一个人,等听他讲起尼罗河文明、阿拉伯悬诗、伊斯兰文化等专业问题时,那种旁若无人的劲头和投入,那种隐约可现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耀感,使人不得不为之倾倒。我不禁想到,如果中国的教授们不再提篮买菜、蹬自行车奔波时,他们的风度一定比埃及教授们更加光彩。

埃及历届政府,大都重用知识分子,博士教授在每届内阁中都占大多数。开罗大学师范学院教授海卡尔博士,是著名诗人和文学评论家,在纳赛尔时期就出任过埃及文化部长;曾担任总理的西德基博士和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博士,都曾在开罗大学长期担任教授。大学教授出任内阁部长,部长卸任后回大学担任教授,这在埃及习以为常。因此,教授在埃及享有崇高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教授们的西装革履既是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的象征,又是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的标志。

热血的埃及青年学生

青年学生热血沸腾,是世界各国的普遍特点,但是埃及青年学生的政治热情,却有自己独具的特点。在埃及开罗大学的学生城里,每天都有学生发表演讲,有时讲得台上台下一片痛哭流涕。讲演的内容都与政治密切相关,如波黑战争、阿以冲突、阿富汗的塔利班等等。住在这里的学生们全部来自开罗以外的省市乡村,大多家境贫寒,对伊斯兰教特别虔诚,他们每天坚持五次礼拜,有时时间紧张,礼拜的地点就在楼梯口的空地上进行。

在大学学生城内的这些活动,有的是自发的,而更多的则是某些宗教组织策划的,如“伊斯兰集团”、“圣战组织”、“穆斯林兄弟会”等就有许多骨干在学生城内活动,一些充满煽动情绪的演讲就是他们组织的。埃及政府对待学生演讲和示威游行的态度比较宽容,只要不发生打、砸、抢事件,对在学生城或者在校园里举行的和平游行,一概听之任之。但是只要游行队伍冲出校园,到了大街上,警察就要强行制止。学生们好像对政府的脾气摸得很透,绝大多数的政治活动都集中在校园内进行,可是这样就苦了一些教授。当教授们辛苦地赶到教室上课时,偌大的课堂也许只有几个学生,搞得教授们很尴尬。

因为青年学生思想偏激、盲目冲动而引发的示威游行或者政治骚乱,在世界各国屡屡发生,但是埃及学生坚持伊斯兰思想观念,维护阿拉伯民族文化传统,抵制西方人权及价值观念的侵入,却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无所不在的埃及便衣警察

埃及警察特别多,这是到过埃及的人们的共同印象。的确,在开罗的大街、小巷、机关单位的门口,不论站岗、巡逻,还是指挥交通,到处都有警察的身影。开罗大学的男学生城(约有5 000人居住),唯一的一个大门竟然有十几个警察把守。各个大学的大门也都是正规的警察把守,出入须凭各大学颁发的学生证。开罗大学的警察总头目的警衔为埃及最高警衔少将。除了这些穿制服的警察外,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穿便衣的秘密警察。

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埃及秘密警察的厉害与无所不在:

有一个中国学生刚到埃及开罗大学留学,热情的埃及学生向他打听中国的宗教、语言、风俗、习惯、经济、政治等情况,这个学生周围的听众越来越多。正当他谈兴正浓之机,突然有一个学生装束的年轻人要他到办公室走一趟。等到了办公室,才发现面对的不是学校的行政人员,而是一名警察中校和几名警察。在遭受了一阵委婉的审问之后,中校规劝这名学生今后不要在公共场合同聚集的埃及学生聊天,以免惹出事端。

1994年埃及发生了针对西方游客的恐怖事件,由于东方游客较少受到袭击,几名中国人决定“冒险”乘火车到外地游览。整个车厢里只有这几个中国人,当火车停在据说恐怖分子集中的一个车站上时,走进了四个穿农民服装的埃及青年,他们一上车就散开坐在车厢的不同部位。其中一个中国人发现这四个埃及青年的胸部鼓鼓囊囊,好像藏着武器什么的,几个同胞顿时感到像掉进了陷阱,一个个头皮发麻,以为碰到了恐怖分子。火车走了两个小时后,有人推门走进了车厢,一看原来是个警察少校,他进来就同四名埃及青年亲切交谈起来。这下他们才明白,让他们心惊肉跳的“农民”,竟然是少校手下的便衣警察。其中一个中国人斗胆问“农民”衣服里面藏的是什么东西,“农民”掀开衣襟,里面竟然是一支西方枪战片里常见的手提式冲锋枪。

公务员王国话公务员

根据埃及政府的统计,埃及公务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35%以上。也就是说,每3个埃及人当中,就有1个是公务员。有人形容埃及家家都有公务员,这可能也算是埃及的一项世界之最吧。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原因是贫困。埃及以农业为主却常因尼罗河泛滥而歉收,工业落后、失业率(包括隐性失业)高居世界前几位。埃及政府为了解决如此高的失业率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只得广纳失业人民为公务员。而许多公务员根本连办公桌都没有,事实上也不用上班,只等领薪水。

为此,埃及政府不得不支付总预算的47%给这支庞大的公务员队伍,这常常使埃及政府财政紧张,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从事各项建设,从而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虽然有世界上最多的公务员,但埃及的行政效率却是世界上最差的国家之一。为什么呢?原来,埃及政府的财政一向就很拮据,国库收入主要依赖侨汇、旅游及苏伊士运河等,在维持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要养活上千万人的公务员大军,自然就不可能保证公务员的高工资了。在埃及公务员每月平均只能领到很少的薪水,多半公务员不得不靠兼职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因此,公务员根本无心上班,办公室和上班时间多成为他们休息的场所和时刻。这样在上班时间养足体力后,下班再到第二职业大干一番。这也算是一大奇事了。

阿拉伯式的儿童教育

在电视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在以色列所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儿童和青少年,光着脚丫子向以色列军警扔石头,然后在以色列士兵发射的催泪弹的烟雾中捂着鼻子逃窜。实际上,这些孩子只是阿拉伯儿童和青少年中的“不正常一族”,因为他们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归”。在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的城市中,孩子们都能受到良好的现代和传统教育,他们和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孩子一样调皮、聪明、惹人喜爱,而且阿拉伯式的儿童教育还自有其“特色”。

大饼是阿拉伯人的主食之一。在埃及首都开罗的街头,你到处可以看到卖阿拉伯大饼的铺子和被大人们指使、出来为家中购买大饼而满街跑的孩子们。刚刚出炉的大饼烫得没法拿,这些孩子就把买到的大饼一个个摆在尘土飞扬的路边晾着,一边与小伙伴们玩起各种各样的游戏。直到父母等得不耐烦了出来叫嚷,他们才急急忙忙收起大饼,一溜烟跑回家去。有时,孩子们在一起玩弹子游戏,蹲累了就顺便把买来的大饼摞起来坐在屁股底下,显得非常心安理得,而大人们也很少干涉,成为开罗街头的童趣。

家底殷实的阿拉伯城里人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是其重视的方法同我们国内大不一样。一般来说,阿拉伯家长们不太注意孩子考了多少分,也不会拼命请家教往孩子们小小的脑瓜中填充知识,而更多地强调的是一种宽容式教育,并且很重视孩子们的品德。所以,人们在阿拉伯国家很少能看到孩子们背着硕大的书包来回奔波的现象。阿拉伯人对男孩和女孩的教育采取不同的方式,男孩子从小要树立男子汉的形象和气质,女孩子则要文静贤淑。有的虔诚的家庭从小就开始训练孩子背诵《古兰经》,培养他们的宗教意识和信仰。

在阿拉伯国家,也许是由于高温的缘故,孩子们每年的假期都很长,低年级学生的假期有的长达5个多月。在假期里,有的家长会给孩子一些钱,让孩子一个人出外旅游。有一份报纸曾经报道过这样一条消息,一个年仅6岁的阿拉伯男孩在家长安排下只身一人坐飞机到沙特阿拉伯观光。因为空闲时间多,所以阿拉伯小孩的玩具也就特别多,这些玩具大多都是进口的,如变形金刚、遥控汽车等等。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有上百件玩具是很平常的事,父母也舍得给孩子在这方面投资,用以启发他们的智力和进行早期教育。

在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阿拉伯孩子,大多数个性都比较强,好表现,并有较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自学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