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革人士谢瑞祯

民革人士谢瑞祯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军队里,谢瑞祯属于文职军官。协议签订后,贺兰军军长马全良宣布贺兰军起义,谢瑞祯主动协助解放军将武器、装备、财产、人员登记造册,向解放军移交。在移交工作结束后,谢瑞祯在银川南门陈家寨按照解放军的命令参加了起义校尉军职人员学习班。医生请来后,看到谢瑞祯的孩子已高烧得昏迷过去,立即采取措施抢救,使他的孩子转危为安。谢瑞祯被抽调到县文化干部补习班工作。1995年,谢瑞祯合上了双眼,享年78岁。

民革人士谢瑞祯

谢瑞祯,1917年生于灵武一个家底殷实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为了让儿子走上仕途光宗耀祖,花了很大的心血将他送去上学。谢瑞祯幼年就读于灵武,小学毕业后,于1933年考入宁夏第一师范读书。在师范上学时,很多同学在课余后玩耍嬉戏,而谢瑞祯却还在研习苦读。他的学习精神令同学们钦佩。也有一些同学笑话他痴呆,但他憨厚的脸上露出微笑,告诉同学说家中供他上学不易,一寸光阴一寸金,年华不能虚度,没有好的学业就对不起花钱供他读书的父母。暑去寒来,三年中,谢瑞祯苦心学业,孜孜不倦地学习,终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宁夏第一师范。毕业后,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灵武,到灵武小学教书。由于他扎实的工作态度和丰富的知识,很多老师对他刮目相看。他的教学方法和一些从私塾学堂来的开口不离之乎者也的教师不同,他课讲得生动活泼,教育方式灵活多样。他经常带着学生们去野外,到灵武的旗眼山、三架山、东塔等地,实地给他们讲地理、历史知识。很多学生都说谢瑞祯老师课讲得好,容易学,听得懂。他讲课语言生动,幽默诙谐,古诗词赋讲解深浅相宜,使学生们记得牢。一些概念性的东西他编成打油诗,让学生们背诵,大家也非常爱听他讲课。由于他教学有方,得到了学校和学生家长的肯定,在教了三年书后,他被县教育科破格提升为灵武小学的校长。

谢瑞祯在教学期间正逢民国动乱时期,宁夏的驻军是马鸿逵部队。这支部队文人少,1940年谢瑞祯被征入部队,在国民党贺兰军马全良的部队服役。由于他文化基础好,为人处事稳当,因此提升很快,先后任连副、营副,直至15团中校副团长职务。在军队里,谢瑞祯属于文职军官。加上从小在农家长大,没有沾染上旧军队中的一些恶习。他在部队里仍不忘学习,经常利用空闲时间读一些书籍。他生前给很多人讲过《二十四史》《诗经》《论语》等,这些书就是他在部队中利用空闲时间研读的。

1949年9月23日,解放军19兵团进驻银川,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李志民和国民党宁夏兵团司令卢忠良、宁夏保安司令部参谋长马光天、宁夏省政府秘书长马廷秀在中宁签订了《和平解放宁夏的协议》。协议签订后,贺兰军军长马全良宣布贺兰军起义,谢瑞祯主动协助解放军将武器、装备、财产、人员登记造册,向解放军移交。在移交工作结束后,谢瑞祯在银川南门陈家寨(现附属医院处)按照解放军的命令参加了起义校尉军职人员学习班。两个月的学习班结束后,领到了回籍证明书,回到了灵武。由于在服役前他从事过教师工作,县政府便安排他到灵武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工作。在干部补习班工作不久,政府又调他到税务局工作。税务局的领导是一名随19兵团来解放宁夏的陕北干部。领导非常重视他的表现,政治上严格要求他,工作上、生活中关心他。20世纪50年代的一个冬天,他在乡下的孩子夜间发高烧,税务局长不顾深夜天气寒冷,亲自骑马到吴忠去请医生。医生请来后,看到谢瑞祯的孩子已高烧得昏迷过去,立即采取措施抢救,使他的孩子转危为安。事后大夫说,再迟几个小时孩子就没命了。陕北解放区来的干部用实际行动感动了谢瑞祯这个从旧军队过来的干部,他非常激动,逢人便说是共产党给了他孩子第二次生命。从此,谢瑞祯以一种报恩的态度工作着。他下乡征税,从不叫苦叫累,他的工作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好评。

1957年。谢瑞祯被抽调到县文化干部补习班工作。当时正逢“反右”斗争,由于他对现实工作中的一些看法提了意见,被打成“右派”。自此,他的生活充满了阴影,被下放到生产队管制劳动,受群众管制。“文革”时期,又由于其身份曾是“反动军官”和“右派”,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他戴着“白袖章”每天接受批斗,挨打受气,就连其亲属及子女也受到了株连。他的孩子因为是“黑五类”也遭到欺凌,上不了大学。参加不了工作,只能在农村种地。谢瑞祯被当时城关公社的“革命群众”三日小批斗、五日大批判,遭到了非人的折磨。

1980年,中央拨乱反正,落实党的干部政策,谢瑞祯得到了平反,这时他已是满头华发的63岁的人了,他欣逢盛世,心中非常高兴。1982年他参加了民革,1985年任民革灵武支部组织委员:积极地为政府献计献策,提议案,写建议,每日奔波,不知疲倦。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谢瑞祯积极地参与着县里的很多政治活动,特别是在担任民革组织委员期间,他给曾和他一起在国民党部队中服役的同事、上司写了一些信件,呼吁他们为统一祖国大业,争取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做出贡献。

在20世纪80年代,谢瑞祯在税务局工作时的领导担任了县关心下一代协会主席职务,知道谢瑞祯学识渊博,有着教书经历,就找到了谢瑞祯,请他在协会办的少年儿童知识补习班里当老师,补习语文、历史,为关心下一代奉献光和热,谢瑞祯很感谢这位当年曾帮助过他的老领导对他的器重,立即答应了。他到补习班了解了情况,根据不同学龄的青少年制定了课程,并且联系了很多退休老教师共同参与这项工作。他每天认真备课,风雨无阻,从来不耽误学生们上课。这项工作他一干就是三年多,他用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渊博的知识给孩子们精心授讲,不计报酬,不讲辛苦,他的努力和奉献精神得到了灵武县关心下一代协会的肯定,被授予“优秀工作者”称号。

谢瑞祯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他亲眼目睹了灵武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件,为让后人了解过去,让历史为今天服务,他利用空闲时间写了《对灵武县城古建筑物的回忆》《一九二九年宁夏城和灵武城匪患》《一次不该发生的误会》等多篇文史资料。文章以真实的资料、朴素的笔调,记叙了过去已被人们遗忘和尘封的往事,为灵武文史工作做出了贡献。他还经常告诫自己的孩子,要清白做人,自谋职业,奋发图强。

1995年,谢瑞祯合上了双眼,享年78岁。但是,那些听过他的课的孩子们不会忘记他。灵武文史资料中留下的他劳心费神写下的十多篇文史资料,让人们永远记住了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