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灵武集市贸易拾零

灵武集市贸易拾零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50年代前,灵武商品贸易有多种形式,它们在当时活跃了灵武的经济,促进了商贸的流通。灵武集市贸易形成年代久远,追溯历史,唐宋时期就曾设过“邸店”,那时就有专职的买卖交易人——牙人。明朝灵州曾有30多个“堡”,其中有9“堡”设集市。因街道上又无车辆通行,集市大多设在街面上。灵武城里的集市在南门设置时间最长,地点也多有变换。时间由3天设集一次改为10天设集一次。

灵武集市贸易拾零

20世纪50年代前,灵武商品贸易有多种形式,它们在当时活跃了灵武的经济,促进了商贸的流通。一是坐商运行的方式。商人有自己固定的店铺商号、货栈,而且股资雄厚,有一定数量的长期对外合作伙伴,在外地也有自己的店铺分号,有外运输出的能力,贸易货栈还有一定存货量,能根据当地物品的紧张和盈余,利用自己的运输工具如驼队等进行长期贩运,他们是执掌灵武经济贸易的先行者。二是洽谈生意的方式。商号店铺的掌柜们和自己的合作伙伴,在自己的商铺洽谈生意,把商铺收购的货物卖给外地客商,再将自己需要的货物订购回来。一些生意还可直接在自己的店铺商号中进行。还有一种是在同乡人中间形成的买卖链条,到同乡开办的会馆议事,如陕西和山西籍的客商。常聚到设在灵武的山西会馆(今武装部处)洽谈生意上的各种细节,看样品货,协商预付定金、订货数量、交货时间、约定事项等,诸如煤炭、粮食、药材、畜产品等买卖生意就是在会馆里聊天、喝茶中谈妥的,这种方式既叙说了同乡情谊,又做了生意。三是行走摊贩的生意方式。他们靠批发大店铺的货物,走家串户,赶集贩卖,用货物交换农副产品,买卖零碎商品,这些人特别能吃苦,赚赔没有定律,利虽不大,但能糊口。

20世纪50年代前,商号竞争非常激烈,店铺必须掌握商品信息,了解市场行情。在长期的经商活动中,很多商号店铺非常注重自己的信誉,通过多年的合作关系和良好的信誉及友情的交往,固定了自己山南海北的合作伙伴,为自己的生意发展奠定了基础。

灵武东邻陕西定边县,南靠吴忠堡(今吴忠市),西接银川,北望内蒙古边界。在清末民初,吴忠、定边都是商品集散地,被人们称作“旱码头”,灵武境内有临河的横城古渡,进内蒙古走银川都很方便,在过去被称为旱路水道相济之地,水陆运输都很方便快捷。清末民初,灵武曾有80多家大中型商号从外地进货再向外输出,这些商人都把灵武作为商品贸易中心,从这里向外地辐射,如磁窑堡、横城、崇兴都是中小货物集散地,商号将大批量的外地货物运到这里,乡村的摊贩、小商户再从这里批发货物,进行零星的买卖,这样从县城到乡村,就形成了点和线,使城乡物资、外地内陆商品形成了一个系统的销售网络。

灵武集市贸易形成年代久远,追溯历史,唐宋时期就曾设过“邸店”,那时就有专职的买卖交易人——牙人。明朝灵州曾有30多个“堡”,其中有9“堡”设集市。“灵州马市”就闻名西北,清朝集市鼎盛,曾有英法德外籍人在灵武、临河、横城开办4处“洋行”。

20世纪20~30年代,灵武设集市3处,30~40年代设集市5处,县城内常年设集市l处,但地点因各种情况多变,那时交通工具稀少,大型运输工具就是牛车,货物以驼运为多,平时人们赶集市最常见的是毛驴驮运。因街道上又无车辆通行,集市大多设在街面上。

灵武城里的集市在南门设置时间最长,地点也多有变换。一是在南大街沿街设摊,南起现健康路与富兴路交汇处,北至商贸大厦(过去叫仓湾子)。二是在灵州广场南边,现在的柳树巷西段的一块空地上(解放前是鲁班庙后的空地,后改为家具厂)。1936~1937年还把城里的集市搬到南门外设置,原因是国共双方展开拉锯战,当时的灵武政府为了安全,把集市搬出县城,地点是从现在南一环路走东塔路的拐弯处向北至南城墙根,即现在的房管局处。三是在西门也设过集市,南至现在的国巨大厦,北至水务局,从南向北,沿街摆摊设置集市。四是在西操场设集市,时间和当时灵武驻军暂九旅士兵操练错开。五是在现在的招待所(解放前的精忠庙)对面的一块空场地上也设过集市。

临河横城和崇兴也常设集市,横城的集市设在老横城堡旁边,崇兴的集市设在镇里的正街上(过去称大寨子)。

县城和乡村的集市设置时间是:县城的时间是每月逢一日、四日、七日,崇兴大寨子的集日是每月逢二日、五日、八日。人们也就近到吴忠赶集(过去叫吴忠堡),时间是每月逢三日、六日、九日。设集时间都是按农历规定的。

20世纪40年代前的集市管理,由三方组成,官方委托商会管理,商会派人在每个集日到摊点上收取零星捐、税、费,再者由“牙子”“斗行”的人员在市场分片服务管理。斗行分布在粮食买卖的区域内。他们逢集市拿着斗、升和口袋从事“斗行”的行当。粮食是集市上最多的物资,产地和卖主分别来自本县的灵南乡村,远处的有永宁、金积、望洪的粮户,还有青铜峡的小坝、邵岗也有来买卖粮食的,他们大多在头一天下午就早早赶着牛车启程,在当天擦黑时到了灵武县城。住在县城南门的邓枝、赵义的车马客栈内打尖休息,第二天驮着粮食上集市,集市散时离去。

“斗行”是在粮食摊上服务,他们用斗、升给买卖双方过数量,大斗60斤,小斗30斤,大升10斤,小升5斤,每成一宗买卖,双方给他们一些粮食以作酬劳。20世纪50年代前,灵武城里从事“斗行”行业的家户不少,有杨家、张家、史家、郑家、吴家、俞家等“斗行”。有名的“斗行人”要算是杨英豪、史生砚、吴升、张孝这些人了。每天活跃在市场上,他们量称公道,童叟无欺,信誉很好,服务质量也使买卖双方非常满意。

管理市场的还有“牙子”,也叫“牙人”,这些人的身份相当于市场中的交易员,他们主要在牲畜、毛皮市场上操作。“牙人”在多年的行当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有极丰富的从事牲畜毛皮买卖行当的技能和经验,一眼瞄去,对牲畜的岁数、膘份、斤数便知道大概。他们办事公平,不亏买卖双方,很讲道义和信誉,一般买卖双方都相信他们。如解放前的朱贵、王贵俩人,在市场当“牙子”度过了大半生,解放后还被税务部门聘用。做买卖时,这些人一般不直接讲价钱,而是双方用手在袖筒里、衣襟下捏指头讲价,俗称“掏麻雀”。这些人有丰富的交易经验,和长期贩卖皮货、牲畜的贩子关系很熟,他们本着公平不亏人的理念,逢集市交易说价捏合买卖,信誉都比较好,因而在市场上能站住脚,他们的报酬是买卖双方在交易价中破几个钱给他们。

集市贸易一直进行,只是在20世纪50年代受当时政治形势及计划经济因素的制约,曾停办过两年,市场也曾限制过一些产品进市交易。时间由3天设集一次改为10天设集一次。市场地点也曾多次变更。20世纪50~60年代,市场曾在南街鼓楼至土畜产公司设置,还曾在招待所对面(原精忠庙对面)的空地上设置。20世纪60~70年代初,曾在西操场和谢家井巷设置过。1976年,按照县政府的规划,在谢家井巷东段草纸坑设置集市。1978年,正式开辟兴建了1000平方米的封闭型市场,同年,工商局在市场东北拐角建起了一排房屋,管理着市场。工商局的几个年龄大的干部汤玉、杨发等人都担任过市场管理员。

草纸坑的老市场在1986年被关闭,工商局、房产公司、教育局等单位在这里建起了住宅楼。1987年,县政府在北城墙根征地20亩左右,建起了1.6万平方米的封闭型市场,搭建了凉棚,沿路又建了很多店铺房,形成了一个功能齐全的物资贸易市场。2006年,北门市场被富兴达房地产有限公司和玉福房地产开发公司联合征用,拆除了凉棚和一些旧的建筑物,建起了二层结构的多功能市场。2007年,政府为减少机动车进城的数量,又在西环路开设了木材、蔬菜批发市场,同年在东塔乡政府旁又开辟了一处建材、水果批发的市场。1990年,在涝河桥、磁窑堡又分别建起了两个大型市场。涝河桥市场成为银南最大的牛羊肉批发市场。20世纪50年代后,市场由税务部门管理,70年代末由工商部门管理。2001年,市区市场改为建设局管理,2006年,仍旧划归工商部门管理。其中的涝河桥牛羊肉批发市场由于行政区划,被划分到吴忠市管理。

解放前后的市场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集市都有小吃摊,人们在赶集和摆摊设点做买卖的同时,也可充饥和品尝小吃。20世纪50年代前及70年代前,小吃的品种很少,只有油茶、锅贴、油饼、枣糕等,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了,小吃的品种也比过去增多了,羊杂碎、馅饼、小米粥、枣糕、羊头、羊蹄、糊饽等等,品种多,服务好,就餐非常方便。

集市贸易和政治氛围紧密相连时,市场也曾几经衰荣。1958~1960年曾关闭两年,尤其是1958年实行无投机倒把、无弃农经商、无黑市经营的“三无”市场,集市都被关闭,市场贸易遭受严重打击。1965年的“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割资本主义尾巴”活动,使集市贸易也遭受到重创。集市贸易的风雨使很多从事市场经营的摊贩想起“投机倒把”这个名词还毛骨悚然,心有余悸。

集市贸易历经了多年,在经营中方便了百姓的生活,活跃了地方经济,特别是在漫长的集市贸易活动中,也为国家纳税聚财,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