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灵武地区的生育和寿诞风俗拾零

灵武地区的生育和寿诞风俗拾零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世纪40年代前,灵武地区有专门从事接生的“接生婆”。在灵武这块小地方,王素珍和魏月荣的水平及态度得到了很多产妇及妇科病人家属的赞誉和肯定。灵武的农村当年也讲究这个风俗。关于孩子过生日、老人过寿诞,在解放前灵武地区也是有讲究的。灵武地区的文化、经济受陕西、山西、甘肃一带的影响极深。所以,灵武地区在生育孩子、老年人过寿辰等方面的习俗无不融合着关中文化,也可以说是秦唐遗风在宁夏地区的沿袭和发展。

灵武地区的生育和寿诞风俗拾零

过去,妇女怀孩子,人们俗称为“有喜了”。妇女生下孩子和产后一个月内调养身体,人们习惯称“坐月子”。上世纪40年代前,灵武地区有专门从事接生的“接生婆”。她们没有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只是依靠老年人流传下来的传统方法操作,既不科学又不卫生,遇到难产便束手无策,导致孕妇、婴儿死亡的事故经常发生。解放前的灵武县,医疗条件差,人民生活水平低,妇女生孩子是非常危险的,胎位不正、脐带绞缠、大出血等意外随时威胁着产妇及婴儿的生命安全。过去人们将孕妇生孩子的过程形象地比喻为“从鬼门关走了一趟”。

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下,县卫生部门成立了产院,任命王素珍为院长。王素珍的娘家姓哈,后随夫姓,叫王哈氏,任院长后改名叫王素珍。魏月荣、白凤兰是灵武产院成立后经医疗部门培训后进入产院的第一批助产士。王素珍任产院院长时年龄就很大了,人们都尊称她“王奶奶”。王素珍冬天穿一身黑裤褂,夏天穿一身白色服装,小脚,中等个,微胖,富态,精干利落。王素珍祖籍是青铜峡县叶盛,早年随夫到灵武定居。她长期在农村为妇女生孩子之事操劳,具有丰富的接生实践经验。她被任命为产院院长后,十分热爱这项工作,每天起早贪黑,一心扑在工作上。产院设在市区中心巷一个大院子内,产房是坐北向南的几间房屋,向东开着大门。解放后几十年里,灵武城里和乡村的孕妇都在这里生孩子。产院虽说条件简陋,但比解放前好多了,还是很讲究卫生的。产院的工作人员经过不断培养提高,将现代科学方法运用到接生中,坚决废除了用“瓦片”割脐带、孕妇身下铺垫细沙浸血水等不卫生的旧习惯。从产院的建立到撤销,30年里,灵武城乡很多的孩子都在这里出生,很多40岁以上的灵武人都是王素珍接生的。王素珍接受新生事物很快,经过学习和提高,她感到现代医学和科学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至关重要,所以她对不讲卫生的产妇家人和孕妇经常训斥,人们也怕她。经过王素珍等人的努力,经新法接生的孩子成活率、健康率很高。

产院的助产士魏月荣也是一个能干的人。她走进产院后,经过多次的培训和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妇产科经验。她非常敬业,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医疗工作者。在王素珍的带领下,她肯钻研,勤学习,使接生水平迅速提高。她的特点是手脚利索,业务娴熟。在灵武这块小地方,王素珍和魏月荣的水平及态度得到了很多产妇及妇科病人家属的赞誉和肯定。

这个产院成立后,改变了上世纪40年代前生育孩子的一些陋俗,使妇女的保健、生育有了可靠的保障。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当时产院的基础设施、医疗器材、综合水平、技术人员构成还存在许多不足,但它毕竟是新生事物,是时代进步、科学发展的产物,是灵武地区妇幼保健工作的一个进步。王素珍、魏月荣这一代妇幼保健工作者,为灵武的妇幼保健工作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我们应该永远记住她们的名字。

上世纪80年代,政府批准县农业银行征用产院土地建设办公楼,产院自此撤销。王素珍老太太被娘家侄儿接回青铜峡叶盛养老,90多岁后去世。魏月荣现在身体非常健康,喜欢娱乐,在灵武广场和街道的老年秧歌队里还经常看到她矫健的身影。

解放前,在生育方面有很多讲究。妇女生孩子后,胎盘必须要拿回家中,否则家里会人丁不旺。胎盘拿回家后,要埋在自己家的院落里或产妇卧室的地下。在一些农村,旧社会里还有不少充满迷信色彩的习俗。妇女怀孕后,其行为就会受到限制,邻居家、亲戚家的喜事是不能参加的,邻居家圈井、盖房子的场合也是不能去的,怕冲克了人家的喜事;庙会更是不能参加的,说孕妇身体不洁净,会惹起神灵的不悦。那时,孩子生下后,产妇由婆婆服侍。产妇被人们叫作“月婆子”。产妇每日五顿小米米汤,一星期后开始喝鸡汤、肉汤,滋补身体。按照老年人的说法,产妇生孩子后,许多关节的骨缝都张开了,月子里最怕冷风,要头搭手帕、身穿棉衣裤,防止月子里落下风湿病,将来腰酸腿疼。孩子如果生在阴历中有八的日子或者出生时脐带缠在脖子上,讲迷信的老年人会说这孩子命硬,这就得按照当地的风俗讲究,让孩子“拜干爹”、“拜干妈”。“拜干爹”、“拜干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抱着孩子出门,如遇到的第一个人是男人必须拜此人为孩子的“干爹”,若遇女人则拜为孩子的“干妈”;二是找生小孩多的、泼辣能干的妇女拜为孩子的“干妈”,孩子就少病无灾,能健康成长。生下孩子后,“月婆子”无奶水,便找七星猪蹄子一只炖汤给产妇喝下,便可有奶。孩子满月后,找理发师给小孩剃胎毛子、剃眉毛,用小黑炭棒再画出眉毛。按照老年人的说法,孩子的毛发和眉毛用刀剃后就会长得很好。而且剃掉的胎毛子不能丢弃,要绾成小毛球缝在孩子的小枕头上,小孩子睡觉就非常踏实,不会惊悸。孩子满月时要设“满月”宴席,亲戚和朋友带小孩衣服、挂面、鸡蛋来赴宴庆贺。

解放前在灵武农村,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妇女地位很低。逢家中有长辈去世,最忌讳家中有孕妇生孩子,必须让孕妇到邻居、亲属家生养小孩。按照封建的说法,如不这样做,去世的老人要赴血池遭罪。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家》中曾详细地描绘了这种情景。灵武的农村当年也讲究这个风俗。

关于孩子过生日、老人过寿诞,在解放前灵武地区也是有讲究的。灵武地区的文化经济受陕西、山西、甘肃一带的影响极深。尤其是婚丧嫁娶的习俗很多是从陕西、山西一带传过来的。如宁夏人喜欢秦腔、喜欢面食,这些习惯至今和陕西一带大同小异。所以,灵武地区在生育孩子、老年人过寿辰等方面的习俗无不融合着关中文化,也可以说是秦唐遗风在宁夏地区的沿袭和发展。

解放前,一般人在60岁前不讲究过生日,只有年过花甲的人才做寿。一些灵武的有钱人家,在老人准备过寿诞的头一天,给所有的亲戚都通知到。第二天早饭吃过,安排厨房准备酒宴,洒扫门庭,布置寿堂,派人到县城东街槐画匠开的画铺中买中堂和对联。中堂是老寿星,笑容可掬,立在古松峻石前,旁边倚着白鹤梅花鹿。红对联写的是“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将堂屋收拾得干干净净,挂好中堂和对联,就成了寿堂了。如果是绅士官宦之家,那寿堂布置得更排场,将红色蜡烛、干鲜果盘、寿桃摆在长条贡案上,在香炉中点燃信香,中堂悬挂对联,厢房摆设好酒宴桌凳,规模一般很大。中午时分,亲友携寿幛、寿面、寿桃、寿礼到来,帮忙人将寿幛、寿联高挂在院落。收礼人收到寿礼后高诵一遍,念给众人听。寿星的儿子、女婿候客,不停地打躬作揖,给客人道谢,请客人到酒桌旁就座。开席前,众人簇拥着寿星坐在堂屋八仙桌左边,夫人在八仙桌右边就座,众儿女子孙磕头拜寿。寿星给孙子辈每人一个红纸“百岁包”,内装铜元一个或“麻钱子”。然后众亲朋轮流上前打躬祝寿,寿星微笑着说“谢了,麻烦你们了”之类的话致谢。然后酒宴开始。吃完寿宴以后,一些人家还请戏班子唱堂会以祝寿。这是有钱人家置办寿诞的情况。据一些健在的老年人回忆,这种排场过去有几家办过,但很少,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商人、有地位的人家。在灵武,山西、陕西来的生意人也不少,这些人家也讲究过寿。60岁寿辰以后每年的生日里,弟妹及外甥、侄儿、家中儿女,打一二斤酒,炒几个菜,庆贺一下。和大户人家相同的是,喝完酒后,都吃“长寿面”。在上世纪50年代前,人们对60岁以前的生日不讲究去过,但是对生日中的含9的数字都非常讲究。解放后,受现代文明的冲击,这个风俗被人们淡忘了。西方把寿诞之日叫做“母难日”,这种叫法非常贴切。灵武有这么一个说法:“炕上生娃娃,地下放棺材。”说明生孩子时母亲面临着很大的危险。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在自己生日的那一天曾写了一首很著名的诗《母亲受难日》,生动地叙述了母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艰难。在过去的时代,产妇生孩子时没有卫生条件保障,产后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品调理身体,如果生下女孩子,还要遭受公婆的白眼、丈夫的不满,所以身心健康都受到损害。再者,一些家庭状况不好的人,湿一把、干一把地抚养孩子成人,非常不易,艰辛苦难全体现在老人的苍苍白发中,儿女没有理由不孝顺自己的老人。因此,给老人过生日应当提倡,儿女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报答老人的养育之恩,体现做儿女的孝心。

叙述灵武地区的生育和寿诞的一些细枝末叶,令人浮想联翩。有一首歌唱得好:常回家看看……给老人捶捶背揉揉肩,洗洗筷子刷刷碗。体念长辈的艰辛,每年惦念着老人的寿诞,给老人们过过生日,勤回家,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和儿女们应尽的义务和孝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