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千年一脉话淮泉

千年一脉话淮泉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嶂石岩这样一个人间仙境,却是匪患频发之地。多少年来,嶂石岩村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全部来自于这眼山泉。这通《游淮泉寺记》碑刻被当地人称为“尚书碑”,碑高4.1米,宽1.2米,碑文共计四百五十九个字。在淮泉寺还有一个更非同凡响的碑刻,《吉日癸巳》碑,它被后世的很多金石学家誉为天下第一刻石。







天赐红林,嶂石岩究竟如何形成?世外桃源,淮泉水孕育多少独特民风?吉日癸巳,摩崖石刻令世人震惊。


在石家庄市赞皇县境内,于巍巍太行山中,隐藏着一个方外胜地——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嶂石岩。

从赞皇县城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在太行山脉层峦叠嶂之中穿行,山势愈高,景色愈美,豁然开朗处,山峦三叠,壁立千仞,宛若天然城墙,迤逦数十里,蔚为壮观!


天赐红林嶂石岩


嶂石岩兼具北国雄奇、南国俊秀的双重特点。时值金秋,站在总面积约120平方千米的自然风景名胜区内,举目远眺,触目所及之处,高耸入云、如刀削斧劈般的峭壁上,红叶如丹、层林尽染。此情此景,谁能不感慨大自然把阳刚雄健和温润妩媚完美融合的鬼斧神工呢!在这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地方,孕育着一个因山得名的小村庄——嶂石岩村。

嶂石岩村隐居在这人间仙境之中,仅有五百七十一口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过得恬静祥和。在嶂石岩村人的心中,他们这方风水宝地,最绚丽的时刻,就是清晨。

伴随太阳的初升,雄伟壮阔的嶂岩三叠,被抹上一层炫目的红,顺着山势绵延向远方,恰如万丈红绫,醉卧于白云之端。这一切都太奇妙了,大自然真是令人折服。那么,这片汲取日月精华的赤壁丹崖,为什么能呈现出夺目的红色呢?

⊙ 嶂岩三叠

经过地质科学家们研究,大约在十六至十八亿年前,嶂石岩所处的太行山区,还是一片巨大的湖泊。在漫长的岁月中,海底的泥沙不断沉积,随着压力的增加,底层泥沙逐渐凝结成为坚硬的岩石,随着地壳运动,海洋中的沉积岩数次暴露出地表,又数次被海水覆盖,几经沉浮。直到大约三千万年前,随着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太行山逐渐隆起,至此,赞皇县西部的土地,告别了波涛汹涌的大海,迎来连绵起伏的山峦。

由远古沉积岩沉积而成的嶂石岩山体,它的成分中大部分都是石英砂岩。这种岩石中,铁氧化物非常多,所以岩体呈现出红色,在阳光照射之下,就越发绚丽夺目了,迤逦逶迤的万丈红绫就由此形成。

嶂者,山峰如屏障也。嶂石岩由此而来。

嶂石岩这样一个人间仙境,却是匪患频发之地。根据赞皇县志记载,明末,嶂石岩纸糊套一带有义军盘踞,一直到清代康熙年间,直隶抚军于成龙招抚义军十八人,才平定了嶂石岩的匪患。民国年间《赞皇县志》记载:“纸糊套:国初逋()逃薮(sǒu)也。”由此可以看出,民国初期嶂石岩一带还是盗匪隐匿之处,“人民稀少,木密草肥,上下数十里皆狼潜豹伏之场”。

但是,在当时,跟这些匪患共同居住在这里的,是一个姓秦的庙祝,来自赞皇县城南羊角村,他说当时嶂石岩附近山庄居民,有很多是从远地迁徙来的百姓,也有从异地移居来的,虽然不是本土民众,但都安居乐业。


母亲泉淮泉


现在,嶂石岩村里主要姓氏有李、秦、张、马、赵等八九个姓氏,全村人生产生活用水,全部来自一股山泉,就是被嶂石岩村村民视为母亲泉的淮泉。

“万丈丹霞接碧天,云跟数孔涌飞泉。星辰化作珍珠网,银汉分成白玉帘。冰骨有形存凛冽,花魂无色酿甘甜。三杯痛饮忧愁忘,与世无争半是仙。”诗人刘章的这首《咏淮泉》,道出了淮泉水的神韵。这股泉水,位于嶂石岩中的淮泉峪,是淮河的发源地。泉水都是天然的雨水,随着山势顺流而下,从崖缝里喷薄而出,泉水甘洌,沁人心脾。据说唐武宗时期,赞皇名相李德裕还曾经用淮泉水和赞皇的金丝大枣酿成枣酒,进贡给唐武宗治病,疗效极佳,唐武宗特赐名“金相府酒”,流传至今。

多少年来,嶂石岩村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全部来自于这眼山泉。虽然现在修了输水管道,村民再也不用上山取水了,不过,闲暇的时候,还是有人喜欢爬上山来,喝一口母亲泉里的水。

生活在嶂石岩村里的人,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因为地处深山,交通闭塞,所以除了耕作土地之外,还在这万物皆宝的群山里,寻求经济来源。他们采摘山中的草药,或者就地取材,用窑木做成刀把、镐把,拿到集市上去卖。割漆木在当时算得上是比较费时费力的技术活了,不过家家户户都会,即便在现在的村民家里,有很多人家还保留着当时割漆用的工具。

⊙ 淮泉

自从嶂石岩变成景区之后,很多人都办起了农家院,开起了旅店。有些人还做起了根雕工艺,做起了既有文化品位,又要灵巧工艺的精细活儿。村民的腰包随着嶂石岩景区的开发,慢慢鼓了起来。那么,嶂石岩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发成景区的呢?

嶂石岩是太行山脉植被最好的地段之一,风景极其秀丽。1982年,赞皇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把这里开辟为自然风景旅游区。1988年,成立了旅游机构,对嶂石岩进行全面开发。一直静默无闻的嶂石岩,它的耳畔开始响起除了赞皇口音以外,其他各地口音的褒奖与赞叹。小小的嶂石岩村,也开始用热忱的怀抱,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1994年,嶂石岩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嶂石岩地貌命名地,与张家界地貌、丹霞地貌并称为中国三大砂岩地貌。


淮泉寺内的镇县之宝——“吉日癸巳”石刻


面对这么多封号,你若是问嶂石岩人,在这雄浑瑰丽的景区之内,最负盛名的是什么,他们会告诉你,是山上的淮泉寺和寺里的“镇县之宝”。

淮泉寺原名石佛寺,修建于元朝至正年间。之所以改名,和明朝的吏部尚书乔宇有关。在淮泉寺中,矗立着乔宇游览淮泉寺后刻录的碑记。碑中提到他曾在正德丙寅六月游嶂石岩。有位叫大宝的僧人告诉他石佛寺林壑优美,苦于没有时间,直到嘉靖甲申秋,他解甲归田,才有时间放情于山水之间。

⊙ 淮泉寺

⊙ 《游淮泉寺记》碑

《游淮泉寺记》碑文局部

欣赏完嶂石岩秀美的风景,乔宇建议把石佛寺改名为淮泉寺。因为他当时发现,淮泉水绕寺而流,为石佛寺增添了别样神韵。他问当初建寺的时候为什么不以淮泉寺命名,偏偏叫石佛寺呢?他认为世间以石佛命名的寺庙太多了,为了不流于凡俗,还是把石佛寺改成淮泉寺比较好。所以,石佛寺就改名淮泉寺。

这通《游淮泉寺记》碑刻被当地人称为“尚书碑”,碑高4.1米,宽1.2米,碑文共计四百五十九个字。碑首蟠龙,赑屃驮座,刻工洗练,笔力遒劲,堪称银钩铁画,秀丽奔放,是难得一见的书法精品。它还有另外一个特点,一般驼碑赑屃头都是朝前的,但是它这块碑的驼碑赑屃,头是往东扭的。

传说东北方向有一个黑龙潭,赑屃是黑龙潭龙王第九子,仗着龙王威信在当地为非作歹,欺压百姓。后来乔宇从这路过,老百姓就拦马告状,乔宇知道后就数落黑龙王,黑龙王知道后大发雷霆,罚他的第九子为乔宇驼碑,这赑屃因为思念家乡,头就朝东北方向望去了。

在淮泉寺还有一个更非同凡响的碑刻,《吉日癸巳》碑,它被后世的很多金石学家誉为天下第一刻石。这通石碑上面的碑文,虽然“吉日癸巳”几个字还能看得非常真切,但是其他字大多已经不是很清楚了,可以看出这块碑已经非常久远了。这幅拓片,就是从赞皇县镇县之宝的身上拓下来的。

这块碑是有着“天下第一刻石”之美称的周穆王坛山刻石,又称“吉日癸巳”之碑。碑高1.1米,宽0.8米,是迄今所发现周代摩崖石刻中的珍品,堪称中华刻石之瑰宝,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和文物价值。王安石认为这个碑刻可以与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帖相提并论,曾经写诗说:“谁珍檀山刻,共赏兰亭帖!”

⊙ 坛山刻石拓片

“吉日癸巳”这四个字,是古篆字,它所承载的历史,能让我们一下子就回到了周穆王时期。

周穆王时期,发生了犬戎之祸。犬戎是活动于中国西部的戎族中的一支,民风彪悍,善于骑射,拒不向周缴纳年贡,势力逐步威胁到周王朝西部的安全。公元前943年,周穆王率军数万,日夜兼程,渡黄河、翻太行,进攻犬戎,一直打到今天赞皇一带。

这年的六月二十日,探马来报说犬戎正在坛山一带驻扎设防,周穆王随即传令:四更造饭、五更起身,大军务必于二十一日酉时赶到坛山。祭公谋父规劝说:二十一日是癸巳日,不吉,不易出兵。穆王听了大怒,仗剑击石说:“两兵交战,何言不吉,吉日癸巳!”第二天便率领人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入犬戎营帐,大获全胜。随后,驻跸在坛山,群臣们都称赞他是“仗剑击石改变时辰,一言定宪坤的真龙天子”,所以,周穆王便在岩石上刻下“吉日癸巳”四个大字,成为千古绝笔。

其实,淮泉寺内的这通碑刻,并不是周穆王当年刻下的那通碑。大家看碑刻的序言:“赞皇县坛山上,有周穆王刻石四字,曰‘吉日癸巳’,笔力遒劲,有剑拔弩张之状……广平宋公(宋祁)皇祐四年秋九月……过赵日,尝访此字于士大夫间尔。后郡守王君使县人寻访,得之崖石之上,令刘庄者因督工凿取辇置归哉……”意思是说宋朝皇祐年间,尚书宋祁派人到坛山上摹拓刻字,州将刘庄把这整个刻字从山崖上凿了下来,用车运回来。后来碑刻辗转流入皇宫内府,后来流失。

到了宋皇祐五年,也就是1053年,权郡事李中佑按照临摹的字迹,重新篆刻了这块碑,并在刻石上加了序言,就是咱们现在看到的这块碑。

这通坛山刻石,从李中佑篆刻之日算起,距今也有近千年历史了,称得上是中国刻石之最,所以,被视为赞皇县“镇县之宝”。


弧形嶂谷回音崖


除此之外,在嶂石岩村人的眼中,在他们的景区之内,还有一个令他们引以为傲的景点,而且还创下了世界吉尼斯纪录,这个景点叫回音崖。回音崖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回音壁,传回来的回声特别清晰,有的地方能达到三次回声。

嶂石岩的回音崖,在地质学上,叫弧形嶂谷,高100米,崖形呈环状,弧长300米,弧度达250度,崖面光滑。它的形成,跟岩壁上一道道的裂痕密不可分。这些排列密集,分布均匀的裂痕是弧形嶂谷形成的首要条件。在漫长的岁月中,连绵的雨水,顺着这些裂痕不断地冲刷,在岩壁的表面,就形成了很多楔状沟谷,沟谷底部松软的岩石被淘蚀,岩石不断崩塌,楔状沟谷越来越宽,又因为每条沟谷距离很近,又非常均匀,所以,多条宽窄相差无几的沟谷便逐渐融合到一起,形成了弧状,弧形嶂谷就此形成。人站在弧形嶂谷的圆点位置,向崖壁发出声波,崖壁上光滑坚硬的崖石,因为具备特别强的反射功能,就把人的声音又反射了回来,进而形成回声。

嶂石岩的回音崖,因其绵延长、弧度大,回声清晰而闻名,1997年,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水滴石穿的力量,如此直观而又如此雄浑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无人不感慨大自然的力量。但是大自然既能化平凡为神奇,又能化神奇为腐朽。

嶂石岩景区之内,由于历史已经非常悠久,很多岩石逐渐被风化,随风而逝。所以现在嶂石岩人在开发嶂石岩风景区的同时,开始着力于景区内所有文物以及自然景区的保护工作。唯有如此,嶂石岩景区才能长久,因嶂石岩而生的嶂石岩村以及生活在嶂石岩村里的人,才能世世代代在这方土地上传承下去。

这正是:

天赐红绫嶂石岩,琼浆玉液酿淮泉。

吉日癸巳炳千古,世外桃源在人间。

⊙ 回音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