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颂歌一曲报党恩

颂歌一曲报党恩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岗南镇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有四十四个行政村,三万一千多人,其中移民人口一万一千人。那一年,发源于山西的滹沱河爆发了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使得沿岸八十一个村子受灾。经国务院批准,1958年3月10日岗南水库工程正式开工,并要求在1959年汛期时拦洪。经过治理,岗南水库目前已成为达到国家一类饮用水标准的水库,保障了省会和首都的用水安全。曹火星,1924年10月出生在平山县岗南镇西岗南村,就是岗南水库坝下的那个小村庄。







斗转星移,岗南镇为何修建大型水库?激情澎湃,曹火星如何写下传世经典?颂歌献党,毛泽东为何更改歌名?


这里高山立门户,大坝卧山峡,平潮千万顷,碧波荡飞花。它就是平山县的岗南镇。烟波渺茫金光闪,四外青山托红霞,这一美景说的就是位于平山县的柏坡湖,也就是岗南水库。在岗南大坝下,那一片村庄就是岗南镇。岗南镇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有四十四个行政村,三万一千多人,其中移民人口一万一千人。岗南镇有着悠久的红色历史,中国共产党平山县第一个党支部就诞生在这里,革命圣地西柏坡的旧址也在岗南镇。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那个缺少重型机械的年代,人们肩扛手推,兴建水库,在当时有十万大军建岗南的说法。那么,为什么要在这里修建这么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呢?


党中央旧址沉入湖底


说起兴建岗南水库的根由,时间得回溯到1956年。那一年,发源于山西的滹沱河爆发了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使得沿岸八十一个村子受灾。为了治理滹沱河水患,1957年7月全国人大正式审议了修建岗南水库的议案。经国务院批准,1958年3月10日岗南水库工程正式开工,并要求在1959年汛期时拦洪。1958年底平山县委下达了库区立即行动大搞搬迁的紧急通知,要求库区八万移民在1959年3月底前全部完成搬迁。三个月的时间转移安置八万人,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且不说老百姓愿不愿意离开住了十几年甚至上百年的老房子,光是三个月给这八万人盖新房这一任务,就足以给这项工作增加无尽的困难。

就在库区建设和移民安置进行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有一位老人来到了水库建设工地。他给工人们加油鼓劲儿,对搬迁的老乡们嘘寒问暖。1959年6月7日上午,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来到了平山,来到了正在施工的岗南水库工地。当时已经六十一岁的周总理不顾舟马劳顿,马上来到工地指挥部,听取工作报告。当汇报到岗南水库从建工棚、办公、运输到大坝施工等一切都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时,总理说:“岗南水库有一股子艰苦奋斗精神,有一股子西柏坡精神,这种精神很可贵。”他还详细询问了工程进展的有关情况。在谈到做好移民迁建工作时,周总理指示:我们总的目的是为全体人民的长远利益,但对于少数人的目前利益,也必须要很好地照顾。

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不仅鼓舞和关心群众,更以实际行动支持岗南水库建设。按照规划,革命圣地西柏坡党中央旧址被划入了湖区,意味着旧址将在水库建成后永远沉入水底。这个问题,地方政府一直请示到周恩来总理,周总理又去请示毛泽东主席。毛主席说:“人民大众牺牲自己的利益,我毛泽东有什么权力不尊重他们的意愿呢?根治水患,造福后代,其乐无穷么!”毛主席当场拍板:“就在平山县西岗南村筑坝建水库。”正是领袖们的高风亮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激励着平山人民克服一切困难,立下了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


六千多名“大车王”


在修建岗南水库的建设工地上,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人物,其中最著名的劳动模范是“大车王”曹义勇。据统计,从1958年5月5日至1959年6月30日扣除节日和下雨天,他总共出勤三百六十二天,为筑坝运砂石9235.8立方米,平均每天25.5立方米,平均每天行走76.4公里。他的车容量由0.3立方米增加到0.8立方米以上。在冬季生产高潮中,350米运输距离,他还能每天运送黏土117立方米,创造了运土纪录的神话。根据当地老乡描述,这位神奇人物身材魁梧,足足有1.9米的个头。他树立了模范标兵的新形象,在岗南水库的建设中起到带头作用。在他的带动下,岗南建设工地上“大车王”发展到六千多名。曹义勇的亲密战友刘进明,创造出一套比较完整的拉车技术。后来居上的尉小瑞一人拉双车,曾创下三日达28个标工的高产纪录。类似这样的事迹和人物在修建水库时期层出不穷,举不胜举。

⊙ 修建岗南水库


省会、首都水源地


到1959年7月,岗南水库主体工程完工并拦洪蓄水。如今的岗南水库主坝高62米,长1700余米,副坝十七座。建成以后又经多次续建、扩建,现在总库容达到15.71亿立方米,防洪库容9亿多立方米,是治理滹沱河的重点工程之一。岗南水库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修建的第一批集防洪、发电、灌溉于一体的大型水库,是根治海河的重点工程之一,与下游黄壁庄水库联合调度时,可削减上游千年一遇洪峰流量的70%,能够保证石家庄市和京广铁路的安全。岗南水库每年还可以提供灌溉用水约10亿多立方米,灌溉农田20万公顷。水库电站装机三台4.1万千瓦,年发电量8500万度。

⊙ 岗南水库今貌

进入21世纪,岗南水库被确定为石家庄市饮用水源地、北京市备用水源地,从2008年起,岗南水库每年向首都供水3~4亿立方米。为了保障水体质量,石家庄市先后投资六千万元,将库区周边七十二家石材加工企业搬迁至工业园区,实现规模经营、集中治污。为强化水源区监管,环保部门还成立了岗南水库管理站,配备专业人员具体负责。经过治理,岗南水库目前已成为达到国家一类饮用水标准的水库,保障了省会和首都的用水安全。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从1957年到今天,六十六年过去了,波光粼粼的岗南水库见证了岗南镇的沧海桑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无私的岗南儿女,更记录下新中国摇篮的发展壮大,记录下人民群众与中国共产党的血脉相连。漫步柏坡湖畔,我们的脑海时时回荡起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支歌在我国传唱了半个多世纪,大人小孩人人会唱。这首传唱不朽的经典歌曲的作者是谁呢?他就是曹火星。

曹火星,1924年10月出生在平山县岗南镇西岗南村,就是岗南水库坝下的那个小村庄。他的父亲曹清廉精明勤劳、简朴和善,支撑起一个较为富裕的大家庭,有田地一百多亩,房舍二十多间,长工四五个,并且还代管村中公田,是村里学校的校长。曹火星在家排行第二,父亲为他取名曹峙,字文山,希望他读书山、行学海,做受人尊敬的文人。曹峙自幼聪明过人,五岁入学,十一岁入南甸高小学习,第一次接触到风琴,领略了音乐的美妙。精通音律的叔叔是南甸小学的校长,他很喜欢这个小侄,闲暇时叔侄一唱一和,是忘年的知音

⊙ 曹火星

1937年卢沟桥的炮声打碎了曹峙的求学梦,命运的轨迹随着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发生了改变。“七七事变”后,全家逃难,在太行山的沟岔里东躲西藏。当时的国民党平山县长携带为修河桥而募集的十三万两银子逃跑了,一时间溃军南逃、土匪乱窜,根本没有人顾及老百姓的死活。日军铁蹄过处,血溅家园,一片狼藉。1937年10月,王震率359旅赴平山扩军,驻扎在离曹峙家乡不远的洪子店,此后村村响起抗日救亡、参军参战的歌声。1938年大年初二的清晨,年仅十四岁的曹峙悄悄离开家人,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共产党领导的县农会抗日报纸《烽火报》的蜡版刻写人。4月曹峙调到平山县抗日救国青年联合会宣传队,进行抗日宣传活动。这个宣传队后来改名铁血剧社。曹峙也改名曹火星,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

1938年冬,颇有音乐天赋的曹火星随剧社到华北联合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文艺学院学习。在联大学习期间,十五岁的曹火星创作了他的第一首歌曲《上战场》。1943年已是共产党员的曹火星,来到现在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的堂上村,搞宣传抗日活动。同年秋,在抗战最困难最艰苦的时候,国民党发动了第三次反共高潮。蒋介石发表了《中国之命运》,提出“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并狂言“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8月,延安《解放日报》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为题发表社论,与蒋介石进行斗争。曹火星所在的晋察冀根据地在敌后,他并没有看到这篇社论,但是此时一个鲜明的主题,在他脑海中回旋荡漾。于是,他把自己对党的热爱和对实践的亲身感受,化为无穷的力量,在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谱写出了这首反映人民心声和时代真理的不朽之作。

第二天清晨,抗日宣传队的张学明看到曹火星在门口哼唱这首歌,走过来接过歌词,高声唱了起来。从那天早晨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歌声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唱响。曹火星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写这首歌是动了感情的,抗日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抗战,搞民主建设,使人民当家做主。就我本身来说,一个普通的农村小孩子,不愿意当亡国奴,而投身到革命队伍中,是党培育我成长,是党给了我文化知识,成为一名革命文艺战士……没有党怎会有今天?我讲了真理,说了实话,写了实情,反映了人民的心声。”曹火星的原稿《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现收藏在首都博物馆内。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原稿

曹火星满怀激情地创作的这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最初的歌名和歌词都没有现在我们所熟悉传唱的“新”字,“新”字是后来加上去的。对于最早歌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是如何最终定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事,民间流传着各种说法。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逄先知在《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中回忆说,是毛泽东提出并加进“新”字的。那是1950年,毛泽东听到女儿李讷唱这首歌时,立即纠正说:“没有共产党的时候,中国早就有了,应当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首经典歌曲采用了当地民歌霸王鞭的形式和节奏,词汇直白。1943年曹火星创作这首歌的时候,歌词中有一句话“坚持抗战六年多”,1944年大家唱这首歌时,群众自动改成了“坚持抗战七年多”,最后凝固在抗战胜利之时——“坚持了抗战八年多”。

新中国成立后,曹火星积极投入新艺术团体的创建和音乐创作。创作了《勘探工人之歌》、《我们的祖国到处是春天》等反映人民群众艰苦奋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歌曲。“人民是音乐的创造者”,这是曹火星生前常说的一句话。1999年4月16日,为人民创作了一千六百多首歌曲的“人民音乐家”曹火星,生命的旋律停止了跃动,走完了他火星闪耀的一生。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究竟出了多少歌本、唱片、音带,已难以统计。2006年在曹火星的家乡平山县西岗南村,在岗南水库边,家乡的人民为他修建了曹火星纪念馆。2011年,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郭西昌与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合作,拍摄电视专题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这位人民音乐家。

如今,做为大西柏坡建设的重要核心区域,岗南镇人民正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发扬西柏坡精神,使革命老区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

这正是:

滹沱水库建岗南,造福后代万世传。

火星激情颂党恩,一曲红歌唱万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