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群众文化活动火起来

让群众文化活动火起来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2年3月9日上午,青铜峡市瞿靖镇朝阳村的文化广场上,锣鼓喧天,彩绸飞扬,朝阳村群众文艺节目展演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朝阳村群众文化活动色彩纷呈,先后举办了两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在全市农村社火、体育比赛和文艺汇演中获得了很高的荣誉和奖项。政府不断增加的文化投入,更为日渐浓厚的群众文化活动注入了动力。目前,全小区经常参加活动的人员已经达到了400多人,占到总人口的10%。

阳春三月,春潮涌动。带着对文化惠民工程的关切之情,近日,本刊记者走基层,访群众,深刻感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文化惠民这一民生工程的高度重视,真切领会到了上至自治区党委政府,下至市县乡镇各级党组织认识统一、行动坚决、攻坚克难、加大投入,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保障群众文化权益、全力打造阵地平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精心营造健康和谐发展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全心全意推进和谐富裕新宁夏建设的信心、决心和付出的不懈努力,亲身体验到了广大群众对文化惠民工程的感谢之情和文化惠民工程给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及精神世界带来的喜人变化。文化惠民工程在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同时,也推动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建好阵地:让群众文化活起来

2012年3月9日上午,青铜峡市瞿靖镇朝阳村的文化广场上,锣鼓喧天,彩绸飞扬,朝阳村群众文艺节目展演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广场中央的秧歌、旱船表演刚刚结束,演员们迅即换上新装,登上广场南边的舞台,表演起了自编自演的歌舞剧《文化古乡展新姿》。台上的演员,一会甩动彩绸,跳起了舞蹈;一会踏着节奏,数起了快板;一会又随着音乐,放喉高唱。台侧伴奏,则二户、板胡、架子鼓并用,弹、拉、吹、打,配合默契,挥洒自如。台下的观众,围拢在台沿儿,人人看得津津有味,个个脸上堆满了笑容。台口左侧一字儿摆开的功放、音箱、调音台也被调整到了最优状态,异“口”同声,把整个文艺演出烘托的气势恢弘。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你真难相信,台上的演员和伴奏员都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脚下这片土地上的农民。

从青年开始就跟着祖辈、父辈们学习民间小戏和乐器演奏,今年已经76岁,仍然活跃在乡村文艺舞台上的朝阳村村民龙加宾谈到农村文化活动感触最深:“我从16岁起,就跟着爷爷、父亲参加文化活动,受的那个苦,真是永远忘不了。年轻时,家里、队里都穷,没有富裕的钱搞演出,只能带着几个年轻人开荒种地,靠多卖些粮食挣几个钱添置乐器、道具。现在真是好得很,我们不但有钱搞文化活动,政府还给予大力扶持,每年都对我们这些文化活动中心户给予补助。我们搞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就更大了。”

采访中,朝阳村党支部书记王学云向记者介绍了朝阳村文化广场的建设情况。朝阳村现有村民3165人,耕地7400多亩。朝阳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民间艺人众多。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朝阳村群众文化活动色彩纷呈,先后举办了两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在全市农村社火、体育比赛和文艺汇演中获得了很高的荣誉和奖项。每两年举办一次农民运动会,每年迎新年、庆“七一”等必定举办文艺活动,农闲时节邀请业余文艺自乐班为群众演戏成为了村上的例行活动。为了给村民提供一个更适应开展活动的场所,朝阳村利用村中的一块空闲地申请政府投资16万元新建了一个文化广场,又通过其他渠道,为村上配置了六七万元的道具和乐器,为村上的文化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每天早晚,在广场上参加各种活动的人多达100多人。经过多年的发展,朝阳村已组建文化中心户7户,组建了一支100人的民俗社火队和一支20多人的农民自编自演的业余剧团。健康向上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展示了新农村群众的新面貌,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了健康和谐的生活氛围。政府不断增加的文化投入,更为日渐浓厚的群众文化活动注入了动力。

据自治区文化厅提供的有关资料显示,多年来,宁夏积极争取文化部等多方面支持,多渠道筹资近20个亿投入文化基础建设,加大市县区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协调市县区建设和维修改造了吴忠市民俗博物馆、固原市文化馆、泾源县文化艺术中心、宁夏文化馆等区市(县)文化场馆9个。中卫市“三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惠农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等一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实施市县区文化场馆建设13个、标准化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100个;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设备购置项目190个;扶持建设村和社区文化示范户、农民文化示范户、优秀农民文艺团队、村级信息资源服务点、社区文化中心(室)750个;协调推进区市县乡村五级文化阵地设施、组织机构建设,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第四次全国县级以上文化馆评估定级中,我区有21个文化馆全部达到部颁二级以上标准,走在全国前列,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有力保障了群众文化权益,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文明和谐的发展环境、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已年届60岁,曾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全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的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工人街社区党支部书记孙丽华对几年来政府加大文化投入、促进群众文化发展印象最深。

孙丽华所在工人街社区共有6个社区,居住着3000多户,仅民乐小区就有1630户5000多人。多年来,民乐社区的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目前拥有一个常年开展活动的“金秋艺术团”和一个“阳光艺术团”。2011年,政府为民乐社区文化活动室一次投入7万多元,配置了一套背投设备,又通过争取,得到了四五万元的活动经费。这些经费,虽然暂时无法解决活动场地等大的困难,但对社区开展文化活动无疑是雪中送炭。目前,全小区经常参加活动的人员已经达到了400多人,占到总人口的10%。“社区文化活动多了,社区就有了精、气、神,上访的没有了,吸毒的没有了,讲和谐的多了,讲奉献的多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在群众,没有群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无从谈起。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要舍得投入,有投入才能形成氛围,才能有群众基础,才能得到群众拥护,群众参与的热情才能更高涨、更长久。”孙丽华老人的话简洁深刻。

大武口区文化旅游局局长李玉宏向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2011年,大武口区用于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总计约130万元,人均约5元。2012年,大武口区计划在全区一次性投入300余万元,建成12个电子阅览室,仅此一项文化设施投入,人均就超过了10元。群众将会从不断加大的文化投入中得到更多的文化生活便利,获得更多的精神生活食粮,得到更多的实惠。

(原载于《共产党人》2012年第7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