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黑海舰队破重围

黑海舰队破重围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此,海军总司令部和黑海舰队一致认为选择“这种敷衍的办法是不适宜的”。最高统帅大本营训令指出:鉴于黑海舰队主要基地克里木半岛有失守的危险,并且军队现在无力同时守住克里木半岛和敖德萨防区,最高统帅大本营决定撤离敖德萨防区,将其部队加强克里木半岛的防御。黑海舰队应立即开始从敖德萨将部队、物资器材和财产运往

1941年6、7月间,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潮涌般向东推进,接连占领了苏联的几座沿海城市后,便喊出“侵入俄罗斯领土,就像刀子戳入黄油那样容易”的狂言。7月底,希特勒向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下辖的罗马尼亚第四集团军下达了攻占敖德萨的作战命令,战火开始烧向位于黑海之滨的这座边陲重镇。

在希特勒的头脑里,曾盘算着一个环环相扣的系列性战役计划:夺取敖德萨——攻占克里木——进行南方战役并有效地保障罗马尼亚石油通路的安全——从而实现为整个战争提供必不可少的液体能源之目的。在这个系列性战役计划的因果链上,敖德萨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重要环节。因此,当德军在南部战线初战得手后,希特勒立即下达了“全力尽快解决敖德萨问题”的作战命令,并要求8月上旬拿下这个打开南方石油通路的重要门户。

早在7月间,苏军最高统帅部在组织全线战略撤退的同时,就根据德军南线作战的企图和敖德萨重要的战略地位,向黑海舰队下达了坚守敖德萨的作战命令。7月26日,一份紧急电报由统帅部直接发到敖德萨海军基地司令员茹可夫少将手里,署名是海军人民委员、海军总司令库兹涅佐夫元帅。电文的要点是:“保卫敖德萨的战斗不受前线战局的影响,必须坚守到最后一刻,……并准备与友邻军种协同作战。”

随着苏军的全线战略撤退和德军的节节进逼,战争形势日趋恶化。7月下旬,苏军撤至德涅斯特河东岸。8月初,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抵达蒂拉斯波以北,从陆上方向对敖德萨形成了包围态势。担任进攻敖德萨的安东尼斯库的罗马尼亚第四集团军以及部分德军参战部队,正以黑云压城之势扑来,敖德萨即将经受一场生死的严峻考验。

敖德萨面临的战争形势,与苏军全线战略撤退的总形势形成鲜明对照。犹如洪水漫过后的一座小岛,敖德萨将置于敌人后方独立作战的困境之中。

1941年8月4日,南线苏军在列宁格勒抗击入侵德军的同时,英勇的敖德萨保卫战在德军占领区的后方拉开了序幕。

战斗首先在城防外围打响。罗军投入重兵作战,攻势如潮,企图依仗其兵力兵器占绝对的优势,采取重兵平推的挤压战战法,在行进间一举攻占敖德萨。8月8日,即开战后的第五天,罗军已进抵德涅斯特湾、哈吉别伊湖北端和季利古尔湖一线。在罗军强大的攻势面前,苏军进行着艰难而顽强的抵抗。但是,随着战役的日趋激烈,苏军伤亡惨重,战斗力锐减,形势一天比一天严峻。8 月18日以后,罗军集中了17个师零7个旅的兵力向敖德萨发起猛烈进攻。苏军又丢失了一些阵地,防御圈越缩越小,战局更加恶化。

8月20日,罗军又发起一轮新攻势。苏军奋力抗敌,将罗军成功地阻止在距市区15公里外的主要防御地带。罗军见其钳形攻势在苏军顽强的抵抗下难以奏效,便又生出一计,紧急调整部署,采取“三箭齐发、平推挤压”战法,三路大军在敖德萨的一侧一字摆开,由西向东形成平推之势,声势浩大,凶猛异常。苏军将面临一场更为严峻的考验。

敖德萨右翼的战斗进行得相当激烈。坚守在这里的苏军第54团、榴弹炮第134团以及边防部队和海岸炮兵部队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殊死拼杀。断壁残垣,尸横遍野,罗军的每一步进展都需付出沉重的代价。8月底,罗军的先头部队突入到敖德萨港口附近,坚守在这里的海军岸炮第21连直接暴露在敌人面前,岸防兵的战士们冲出了炮兵阵地,与敌人展开激烈的白刃战。

为了给地面进攻部队提供强大的空中支援,德军从地中海战区专门抽调了大批俯冲轰炸机、鱼雷机以及久经战火的飞行员,加紧对敖德萨的空中攻击。同时,德军加紧了对海上交通线的打击,并将用于夺取制空权作战的ME-109型歼击机改为轰炸机使用。苏军为了与敌人的空中威胁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加强了运输编队抵达港口和港内停泊的防护措施,采取昼间在港口施放烟幕,黑夜进行装卸作业的办法。苏军甚至使用了一定数量的战斗舰艇来担负运输增援部队的任务。

海上交通线的安全程度和重要性,与陆上战局的发展密切相关。陆上战局的形势越是恶化,包围圈越是压缩,海上交通线的翼侧越将暴露在敌人陆上炮火的威胁之下,整个战局的发展对交通线的安危具有生死攸关的依赖性。8月27日,罗军占领了库亚利尼茨湾至敖德萨东北滨海地带,并开始使用军属炮兵和集团军属炮兵群对城市、港口以及航行在距海岸4-5海里的运输船只进行炮击。9月12日,罗军在达尔尼克方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夺占了格罗斯、利宾塔尔和克理因、利宾塔尔之间的苏霍湾西岸地带,炮火直接遮拦了近岸的海上航线。

战局的进一步恶化,使克里姆林宫焦虑不安。9月中旬,一份由最高统帅斯大林口授的电报直接发往了敖德萨:

“请向保卫敖德萨的指战员们转达最高统帅部的请求,再坚持6-7天,在这段时间里,将会得到航空兵的支援和武器补充……”

这是一份少有的作战电文,电报没有使用“命令”而是采用了“请求”的字眼。敖德萨的保卫者们完全能够理解电文中那深层的含义,深感身上所负的重托,他们的战斗热情和顽强斗志被极大地激发出来。这种精神一旦转化为力量,就会像一股涌动的岩浆对敌人形成致命的冲击。

苦战到9月底,敖德萨的战局开始向攻守相持的态势转变。罗军伤亡惨重,对久攻不克的敖德萨已完全丧失进攻的信心和能力,开始在城市四周转入全线防御。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候,苏军最高统帅部却决心撤离敖德萨,库兹涅佐夫向黑海舰队下达了“立即做好撤离敖德萨的准备工作”的命令。

撤退是从战场全局出发作出的必要的选择。在下达撤退命令之前,斯大林曾指示库兹涅佐夫征求黑海舰队军事委员会的意见,“如果留下两个师的兵力在敖德萨,能否守住城市,以牵制敌军兵力”,并进一步强调,“原先计划从新罗西斯派往增援的一个师,现已不能派出。”对此,海军总司令部和黑海舰队一致认为选择“这种敷衍的办法是不适宜的”。与其用少数部队坚守作战,不如全部撤离,以保存有生力量。迫于形势危急,为了收缩兵力,重点加强对克里木和塞瓦斯托波尔方向的防御,9月30日斯大林果断地下达了撤离敖德萨的命令。

最高统帅大本营训令指出:鉴于黑海舰队主要基地克里木半岛有失守的危险,并且军队现在无力同时守住克里木半岛和敖德萨防区,最高统帅大本营决定撤离敖德萨防区,将其部队加强克里木半岛的防御。大本营命令:敖德萨防区的指挥员和战斗员要勇敢忠诚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敖德萨防区的部队撤至克里木半岛。……黑海舰队应立即开始从敖德萨将部队、物资器材和财产运往克里木、塞瓦斯托波尔、雅尔塔、费奥多西亚等港,或酌情运往其它方便的卸载点。

如何才能顺利地在罗军的鼻子底下成批地将部队、市民以及各种辎重安然撤离,这对黑海舰队和敖德萨的保卫者来说是一个更为艰巨的任务。经过精心策划和周密的准备,一个佯攻隐撤、金蝉脱壳的撤退计划开始付诸实施。

10月1日,敖德萨的保卫者们在敌人的炮火下,开始了悄然航行。

为了给敌人造成假象,苏军策划了一系列在各个防御要点对敌实施反冲击的佯攻计划。10月2日,在西部和南部防御地段的罗军突然遭到猛烈的反突击。在个别地段,苏军甚至攻入敌占区纵深达4公里之多。这种异乎寻常的攻势作战和尔后的一系列有关行动,使罗军对下一步战役的进展产生极大的错觉,误将苏军的反突击行动作为准备战役反攻的前奏,甚至由情报得知苏军大量的运输船只往来于海上时,罗军也误认为是运送增援部队和物资。苏军金蝉脱壳的妙计正在发生奇妙的效应。

苏军佯攻示敌、隐蔽撤退的工作进展顺利。截至10月15日,海军和商船队一共完成了几百个航次的突击抢运,成功地从敖德萨撤出了1万多人和大量的物资。

此时此刻,茹可夫少将心里的压力并没减轻,越是接近撤退的最后阶段,他越在为后卫部队如何脱离战场而苦苦地思索。这最后的一步棋,关系到万名舍己奋战的将士,没有他们顽强的抗击,就不会有大部队和市民的安然撤离。

在茹可夫少将的领导下,防区军事委员会和黑海舰队对后卫部队的撤退行动进行了特别的部署。

在海上,海军的火炮舰艇选择了最佳发射阵位,为撤退的部队提供侧翼掩护。各舰均能从两翼对陆上的敌人进行压制性射击,阻挠和延滞敌人的进攻,掩护后卫部队的撤退行动。

在陆上,后卫部队采取小群掩护逐步撤出的战法进行交替撤退。每个步兵师派出一个后卫步兵营,这些后卫步兵营都加强有炮兵分队,具有较强的独立作战能力。根据指示,后卫营的火炮将在撤退后炸毁。3个固定式的岸炮连担任火力掩护,这些岸炮连的岸炮也将在撤退后炸毁。

为了保障后卫部队的撤退,海军组织了庞大的火力支援编队和输送编队。其中火力支援舰艇编队负有双重使命,除提供火力支援任务外,还要担负接应后卫步兵营的任务,并将其安全撤往塞瓦斯托波尔。

10月15日黄昏,残阳如血。敖德萨港湾内外聚集着大量的巡洋舰、驱逐舰和运输船只,樯桅如林。这是战役撤退最后阶段的关键时刻,伴着自毁火炮的爆炸声和罗军对阵地射击的隆隆炮声,运输船和战斗舰艇载着最后撤离的3500人快速驶出敖德萨港,消失在茫茫的海雾之中。

16日傍晚,罗军终于攻占了敖德萨。然而,这里已是人去城空,一片废墟。73天的激战只给占领者留下了两组无情的数字:罗军死伤16万人,损失飞机200多架和坦克100辆;苏军成功地实施了长达两个半月的坚守作战,最后突出重围,将8.6万人的部队、1.5万余的居民、426门火炮、50辆坦克、1156辆汽车、163辆牵引车、3625匹马以及25000吨物资安然撤出敖德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