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文诗翻译中文诗

英文诗翻译中文诗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37年,施颖洲开始在《公理报·文艺先锋》上发表译诗。目前所见,这是施颖洲翻译活动之始。施颖洲由此完成了他年轻时立下的翻译世界各国名诗的心愿。1973年,台湾皇冠出版公司以中英对照的形式推出了施颖洲翻译的《莎翁声籁》。施颖洲在诗歌翻译领域付出了无数心血,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受到广泛的赞誉与认可。1964年,施颖洲被国际桂冠诗人协会授予“诗人—黎刹学家奖”,由时任菲律宾外交部副部长闵尼蒂示颁奖。

1937年,施颖洲开始在《公理报·文艺先锋》上发表译诗。目前所见,这是施颖洲翻译活动之始。1938年,他又在《华侨商报·新潮》创刊号上发表译诗。可惜的是,我们没有渠道查阅原始资料,所以无法弄清楚他当时到底翻译了哪些外国诗人的作品,译诗的质量又如何。不过,他此时应当已经初步萌发了选译一部世界诗选的计划。[30]

1945年马尼拉光复之后,施颖洲在其任职的《新时代》英文报辟“诗人园地”专栏,并在上面发表自己的英译唐诗作品。他甚至还将《义勇军进行曲》译成英文,印3万份,随《新时代》英文报分发给订户。[31]

1950年,施颖洲参考十多种中、英、法文翻译版本,将祖籍泉州晋江的菲律宾民族英雄黎刹用西班牙语创作的名诗“Mi Último Adiós”(英文译名为“My Last Farewell”)译成中文,题为《我的诀别》,发表在《华侨商报·新潮》上。这应当是施颖洲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译诗,后来被《中华文艺》、《文坛》、《作品》、《皇冠》、《现代诗》、《菲华文艺》等杂志及《大中华日报》、《联合日报》、《联合早报》、《华侨日报》等报纸转载,还被选入多种文集。[32]不过,这首译诗也受到一些人的批评。比如,同样生于泉州的菲华作家、翻译家林健民就曾多次撰文,对施颖洲的误译之处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评析。[33]不过,众口难调,任何一种翻译作品都不可能让每个读者满意。施颖洲所译《我的诀别》自有其价值所在,需要我们认真品评。

1965—1971年,台湾皇冠出版公司推出了施颖洲“世界诗选三部曲”,即《世界名诗选译》(1965)、《现代名诗选译》(1969)、《古典名诗选译》(1971)。施颖洲由此完成了他年轻时立下的翻译世界各国名诗的心愿。1987年3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引进出版了《世界名诗选译》一书。1999年4月,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世界诗选》,即施颖洲所译“世界诗选三部曲”的合集。

1973年,台湾皇冠出版公司以中英对照的形式推出了施颖洲翻译的《莎翁声籁》。[34]这是当时仅见的以诗体译诗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汉译版本,[35]曾被台湾大学等高校的外文系选为莎士比亚课的教材。2011年5月,译林出版社又将其改题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以英汉对照的形式出版,并附一张配乐朗诵MP3光盘。

1979年,施颖洲又翻译了新加坡作家王润华的英文诗集《十四行诗》,由香港诗画楼公司出版。[36]在这之后,施颖洲基本上不再从事外国名诗汉译工作,而只对以前完成的译诗加以修订、润饰。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施颖洲又开始英译中国古典诗词。但1978年其母病逝,他的心情大受打击,只得暂停英译之举。大约10年后,他早期英译的几首唐诗受到林振述(艾山)、陈羽音、林启祥、黄维梁、林忠民等文友的赞赏,才又重启计划。[37]经过多年的努力,施颖洲将大约200首中国古典诗词译为英文,并从中选出质量最优者,结集为《中英对照读唐诗宋词》一书,由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于2006年5月出版,深受好评。

施颖洲在诗歌翻译领域付出了无数心血,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受到广泛的赞誉与认可。1964年,施颖洲被国际桂冠诗人协会授予“诗人—黎刹学家奖”(马加巴雅总统金牌),由时任菲律宾外交部副部长闵尼蒂示颁奖。[38]1966年,他又被国际桂冠诗人协会授予“诗人—翻译家奖”(马可斯总统金牌),由菲律宾前总统贾斯亚颁奖。[39]2004年11月20日,第十届亚洲华文作家年会在柬埔寨举办,他在大会上获得了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颁发的文学终身成就奖。[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