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最美是天真

教育最美是天真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我看了李镇西的《心灵写诗》后写的一首小诗。)从在线论坛上我又读到了李镇西的很多文章,记忆最深的当然是李老师的班主任日记《心灵写诗》了。这个“梦”就是新教育之梦,这个“名”就是李镇西之名。李镇西的《心灵写诗》就是那次研讨会上作为赠品送给每一位网友的。感谢研讨会,感谢李镇西,是这部著作让我真正走近了李镇西,认识了一位用心灵写诗、用生命写诗的当代教育家,一位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

“常把智慧启后昆,更将爱心铸灵魂。逍遥且作赤子舞,教育最美是天真。”——这是我看了李镇西的《心灵写诗》后写的一首小诗。认识李镇西缘于中学《语文教学通讯》,那是学校为我们语文教研组订的一本期刊。又因为我是教研组长,所以每期刊物到手,我都因职务之便先睹为快。那时我最喜欢的栏目便是“镇西茶馆”,自己看后在教研组会上再读给老师们听,于是那个肩搭毛巾、笑容可掬的店小二李镇西形象便定格在我的脑海里了。后来从教育博览上我知道了教育在线,注册以后,我便成了在线的常客。(顺便说一声,我的网名叫李宰北。这个“宰北”就是冲着“镇西”而来的。呵呵,你镇西,我就宰北。当然这不是要跟李老师分庭抗礼,而恰恰表明的是我对李镇西老师的崇敬和追随。)从在线论坛上我又读到了李镇西的很多文章,记忆最深的当然是李老师的班主任日记《心灵写诗》了。2005年7月11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来到了成都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就像当年热血青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一样,来参加第四届新教育实验研讨会。说心里话,我是追梦而来的,我是慕名而来的。这个“梦”就是新教育之梦,这个“名”就是李镇西之名。我是自费来的,可能也是甘肃唯一的一名代表吧!在这里我见到了我仰慕已久的李镇西老师和其他网友。李镇西的《心灵写诗》就是那次研讨会上作为赠品送给每一位网友的。感谢研讨会,感谢李镇西,是这部著作让我真正走近了李镇西,认识了一位用心灵写诗、用生命写诗的当代教育家,一位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

《心灵写诗》以李老师的班主任教学生活为线索,真实记录了他的高一(3)班38名学生第一学期的生活经历,描写了发生在学校、班级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全书以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爱心与民主教育为主线,再现了一个优秀班级的成长历程。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学生真挚的爱,对高尚人格的孜孜追求。可以看到他推崇的爱心与民主教育理念,可以看到他对新教育理念的诠释,可以感受到他“把怎样的公民献给未来的中国”的深沉的思考——这部著作洋洋洒洒共60多万字,有情节、有反思、有矛盾、有冲突,文笔朴实生动,语言流畅隽永,无不闪烁着爱的光辉。与其说是一篇篇教育教学日记,不如说是一首首“用心灵在学生的心灵中写下的心灵的诗篇”,每每读着它就使我想起了上中学时候读过的意大利作家阿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我的心灵也接受了一次“爱的教育”的洗礼!当然我对这部著作感受最深的还是作品的真实与李老师的真诚。

李镇西博士毕业后先在教科所工作一年多,后又主动请缨,重返校园——来到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任教。尽管他已担任该校的副校长,可他一到学校便提出要求:能够当班主任。如愿接手一个高一新班后,便开始了平凡、琐碎、忙碌而又充实的班主任生活,和他的学生一起早读,备课、上课、找学生谈心、接待家长、批改学生作文、阅读学生随笔、给学生写信回信。他的日记忠于每一天的教育现场——真实的人物、故事、细节、环境、气氛、成功、挫折等等,同时也忠于每一天的教育感悟——真诚的反思、剖析、体味、感动、喜悦、困惑、焦虑等等,也就是说发生什么,就记录什么。读后给人的感觉是真实可信。他承认教育的复杂性、艰巨性,不回避教育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不像教育在线论坛上看到的一些帖子,“一次谈话”甚至“一个微笑”就能转变一个差生。人们都说班主任苦,班主任累,哪有什么乐趣可言,有的只是烦恼和焦虑。就说我吧,当班主任也有20年了,应该说是有些带班“经验”了,可整天还是提心吊胆,如履薄冰,生怕哪个学生又惹出祸来。对学生严防死守,实施全日全程监控,不敢稍有怠慢和疏忽。就像个全职保姆一样,每天都重复着昨天的故事,班级工作仅停留在“管”的层面上。如此工作,焉能不苦?焉能不累?可李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总是做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就像“写诗”一样浪漫,那么他制胜的秘密武器又是什么呢?原来他是用“心”去做此项工作的,无论是对班集体的宏观策划(如“书香班级”“爱心班级”“自治班级”的创建),还是对每一位学生的个别引导;无论是民主训练,还是爱心教育,他都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权、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当然,与此同时也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尤其是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比如对食堂师傅、生活老师的尊重)。他认为比管理更重要的是走进学生的心灵!不论是送给孩子“第一天的见面礼”(一本书和一句话),还是写给学生的“期末评语”;不论是写给班长武山“关于入党的一封信”,还是处理黄泳的考试“作弊事件”、付锐的“吸烟事件”、余鑫的“打架事件”;也不论是对学生上“爱,你准备好了吗?”的青春期系列讲座,还是让学生自己制定班规、评选班委,都能对学生以诚相待,直抵学生的心灵深处。读着这些事例,你就感觉李老师确实是在“以人格引领人格”,“以智慧点燃智慧”,“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孩子”。他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及时捕捉教育的最佳契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他一直倡导向学生学习,和学生共同成长。课间,他和他的学生一同进餐,一同唱歌,一同打羽毛球,天真得就像教育在线上他的“头像”——那个可爱的跳舞小男孩一样,他本身就是一位童心未泯的教育者啊!与青春同行,与天真同在。班主任大都视后进学生为害群之马,想方设法“动员”其回家,而李镇西则把“教育的难题”视为小说中的“悬念”,并期待着每一天新“悬念”的发生,进而研究、解决不期而遇的“悬念”,他认为这是教育过程中的“无穷魅力”所在。如果说李镇西倡导并践行的是民主教育、爱心教育、个性教育、赏识教育、创新教育的话,那么包括我在内的相当一部分“教育者”进行的还是等级教育、非人教育、共性教育、听话教育、守旧教育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