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新闻类

民族新闻类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2010—2011年春季学期起,我校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三门少数民族语言选修课程。“我们是民族院校,需要培养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需求的人才,这是开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选修课的主要目的。”培养适合民族地区发展需求的全面人才,成为民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新的探索和实践。这是预科教育学院民族语言教研室乌仁娜老师一直强调的,也是开设少数民族语言课程的初衷和最终目标。

◎本报记者 黄丽平 李朗青

自2010—2011年春季学期起,我校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三门少数民族语言选修课程。这三门课程以通识类选修课的形式,面向北方民族大学全校本科生开课。从而非母语学生也有机会学习这三种少数民族语言,所以这几门选修课一开课就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

“将民族语言进行到底”

“我们是民族院校,需要培养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需求的人才,这是开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选修课的主要目的。”预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教研室主任乌仁娜老师说。民族语言课程的开设旨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使非母语学生具备与少数民族同胞交流的基础,从而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历史、风俗习惯与文化传统,兼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少数民族语言素养,培养兼通人才。培养适合民族地区发展需求的全面人才,成为民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新的探索和实践。

少数民族选修课,从计划课程、招聘教师到订教材开课,前后准备了一年多,到现在已经上了4个学期,课程已经步入正轨。选修这三门课程的同学,不仅深刻了解了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还学会了基本的少数民族语言。

这样的成果,归功于这些选修课程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学校没有专门设置少数民族语言专业,3位语言教师是学校分别从西藏大学、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高薪聘请的民族语言专家。老师们极高的民族语言素养足够将学生们的兴趣拉到课堂上来。面对每个班30多位学生,授课教师基本都能认识每个同学,并能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交流。

此外,三门语言选修课程也通过课外实践的方式让同学们更加了解自己所学的少数民族语言及民族历史文化和风俗。针对初级语言班的同学,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课件比赛;而高级班的同学,则是由授课教师带队分别去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语言实习和交流。暑假期间,语言班的“菜鸟们”根据自己各自学习的少数民族语言,分别去了新疆、西藏、内蒙古进行参观学习和语言交流,在交流学习的同时,学生们参观游览了具有民族风情特色的景点,领略了民族地区传统淳朴的少数民族文化,也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

对于假期的参观交流,语言班的学生们这样评价,“假期的交流学习,可谓是不虚此行。我们不仅和少数民族高校的学生交流学习,而更多的时候是和农庄里的老汉,街道上的小贩接触,我们用生硬的,甚至是混乱的属于他们的语言和他们交流,在交流的同时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激发了我们将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到底的勇气”。对于外出交流的教学活动,乌仁娜老师说:“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就是交流嘛,咱们学校有这么多藏族、维吾尔族同学,就要结对互帮学习,把同学聚集起来,一对一的交流,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嘛。”对于选修民族语言的同学,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加强了同学们的语言交流能力。

民族特色语言需要我们传承

对于语言班的学生们来说,能够选到一门少数民族语言课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因为名额有限,很多想上课的学生都选不上。一旦选上语言班,学校给他们各方面的“福利”是很多的。国家民委的重视,学校的重点培养,这些都是语言班学生们享受的优厚待遇。

语言班的课堂既轻松又好玩,不会给学生们太大的压力,老师们用合理又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让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趣味十足。已经上了一年藏语班的刘琼同学说:“可能很多时候我们在选择选修课的时候通常考虑的是好不好过,学分好不好拿。而我当初选择藏语班的时候仅仅是因为兴趣,仅仅是因为喜欢,仅仅是想去学它而已。”“我希望选修的同学是真正带着兴趣而来,而不仅仅是为了学分,我们需要更加用心的把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和发扬下去,使同学们具备适应民族地区发展的才能,也突出咱们民族院校的特色。”这是预科教育学院民族语言教研室乌仁娜老师一直强调的,也是开设少数民族语言课程的初衷和最终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