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友谊高情远趣

友谊高情远趣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是挚友的情谊不渝,至死都志趣相投地处理老病生死。子贡看了不明白,认为这二人不近人情,更不守礼仪,回去告知孔子,并追问他们究竟是何人。译为白话文,子舆说:再说人的得生,乃是适时;死亡,就是顺应。能够安心适时顺应变化的人,哀乐都不能侵入他的心中。这些都可见于我的这一系列作品的第一本书:《活用孔子:安身立命》。

美好的友谊

好朋友的条件是志趣相投,互相爱护,互相提升。

心理学发现,小孩子初生时依赖父母养育,并从父母的呵护中认识自己有价值。等到开始说话,便声言自己“乖”和“宝宝”,即有价值。

这个价值必须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提高。于是,幼儿求索他人的赞许,从父母兄弟,进而朋友同事。这样,个体便进入社交的阶段,有我有他,互相吸引,或互相排弃。这过程持续终生,在文明社会里由情义、需要、利益主宰。

在中华文化里,《诗经·小雅》早于三千多年前,便写出友谊的快乐,连同人与大自然的融合交织。《菁菁者莪》说: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

既见君子,乐且有仪。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

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菁菁者莪,在彼中陵;

既见君子,锡我百朋。

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庄子给我们写下三个有关友谊的故事,两个载在《大宗师》,一个在《山木》。他借这些故事说明两个道理。一是挚友的情谊不渝,至死都志趣相投地处理老病生死。二是挚友可以点出彼此的错误,并提出有效的解困方法,就算是孔子那样的智贤,也会因挚友的指点而改变人生态度。下面,我们分别欣赏这些故事的意蕴。

好友志趣相投

《庄子·大宗师》: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友,曰:‘孰能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孰能登天游雾,挠挑无极,相忘以生,无所终穷?’ 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这三个人都喜欢音乐,在一起互相问究大家的相同之处,结果产生默契,相视而笑,表示会心,就成了朋友。

他们问些什么呢?我翻译为白话文:三个人交谈:“谁人能够相交而不用机心,相助而不讲利益报答?谁人能够立志超越现实而神游太虚,在时间流逝中跳跃快乐地生活,不拘生与死的挑战,终生不渝地与人和谐相处?”三个人听着会心而笑,就做了朋友。

故事续说:

“莫然有间,而子桑户死,未葬。孔子闻之,使子贡往侍事焉。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

用白话文说:不久以后,子桑户死了,还未下葬,孔子叫学生子贡去帮忙办丧礼。子贡看到一个人在写曲,一个人在弹琴,两人合唱:“桑户啊桑户,你已经还归本真了,而我们还给留着做人呀!”

子贡看了不明白,认为这二人不近人情,更不守礼仪,回去告知孔子,并追问他们究竟是何人。孔子便向学生说明,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生活在尘世之外,一种在尘世之内,前者潇洒自如,不拘世俗礼节。

子贡问孔子属于哪一种。孔子承认自己是“方内人”,备受礼仪所束缚,但是应该学习“方外之道”。于是,他解释说:

“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译为白话文:鱼适宜生活在水中,人适宜生活在道里。我们挖一个池子便可以养鱼,我们自己则需要本着人性生活方能安康。所以说,鱼游于江湖可以悠然快乐,人按照大道生活,就可以逍遥自在,乐在其中。

在故事的结尾,庄子借孔子做出一个断说:“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即是说:大自然中的普通人,实在是人间的好人;而人间的所谓好人,则是大自然中的一般百姓。

生死存亡,适时顺应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

译为白话文: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一起谈话,提出交友条件:“谁人能持无为最重要的做人原则,又把生活奋斗当做脊梁支撑的责任,再沉着对待死亡,全面地确认生死存亡是一个整体,我们即跟他做朋友。”

后来,子舆病了,身体一步步变形和残废。子祀去看他,见他平静地接受一切,就问他是否有怨。子舆说没有,并说出他的见地。他说:

“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

译为白话文,子舆说:再说人的得生,乃是适时;死亡,就是顺应。能够安心适时顺应变化的人,哀乐都不能侵入他的心中。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解除束缚。那些不能自我解脱的人,实是被外物缚住了。而且,宇宙万物长久以来都不能胜天,我又怎能怨恨大自然的流程呢。

故事继续讲,再过一些时候,子来病了,喘息着快要死了,他的妻儿围着他伤心大哭。另一位朋友子犁来到,请他们暂时走开,走近对子来说:“真不知造物者要把你变成什么?”

对此,子来详细回答自己对生死及人生意义的看法。他说,大自然妥善地安排他生,亦必妥善地安排他死,无需他去要求大自然另作不同安排。最后,他把自己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一齐说了:“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就安然熟睡了。稍过一阵,他又自在地醒觉。

我每读这个故事,都感到庄子笔下的四个朋友真诚相对,不论遇到怎样的苦难和危险,都能互相安慰和交换真知灼见,互相勉励,帮朋友接受自然的安排,包括病痛和死亡,以及失去亲人。庄子在故事结尾暗示,友情的交流,有时能够起死回生,如快要死去的子来对子犁诉说了自己的观感以后,安心地熟睡了,稍后又自在地醒觉。

弃功无求

第三个故事“孔子在陈”,历来不见有人把它看作讲友谊伟大的故事。我认为把它与上面两个故事排列在一起,更能见庄子所说的“诤友”的魅力,竟用几句话,改变了功业心重的孔子的生活!当然,这只是一个寓言。

实在,孔子经过“在陈”的失望经验,没有“逃于大泽”去隐居,他只减轻功业心和治世心,退而做一名有影响力的教师。作为教师和思想家,他颇有创意,却不足以被历代皇帝称为万世师表。他也不是“有教无类”,因为他偏爱几名学生,并嘲笑一些学生。这些都可见于我的这一系列作品的第一本书:《活用孔子:安身立命》。它较少偏见地阐明孔子智慧对人类的伟大影响。

《庄子·山木》说:

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

大公任往之吊曰:“子几死乎?”曰:“然。”

“子恶死乎?”曰:“然。”

任曰:“予尝言不死之道。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其为鸟也,翂翂翐翐,而似无能。引援而飞,迫胁而栖;进不敢为前,退不敢为后;食不敢先尝,必取其绪。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子其意者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故不免也。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孰能去功与名而还与众人?道流而不明居,德行而不名处;纯纯常常,乃比于狂;削迹捐势,不为功名。是故无责于人,人亦无责焉。至人不闻,子何喜哉?”

孔子曰:“善哉!”辞其交游,去其弟子,逃于大泽;衣裘褐,食杼栗;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鸟兽不恶,而况人乎!

这故事译为白话文:

孔子被困留在陈、蔡交界的荒地,七日没有食物。

大公任慰问他:“你快要饿死了吧?”孔子答:“是。”

大公任问:“你怕死吗?”孔子答“是的。”

大公任说:“我有不死的方法告诉你。东海有一只鸟,名叫意怠。它飞得慢,好像没有气力。它随群而飞,随众鸟一齐栖息。3227-7它前行时不敢飞在前面,停止时不敢落在后头。它不争食,只敢吃剩余的。所以它不受同群的鸟排斥,也不被人们杀害。由是它能幸免于祸患。直树先被砍伐,甘泉的井先被用干。你故意用巧妙的文章吓一般人,又修饰品行叫人觉得庸俗。你光芒烁耀好像身带太阳和月亮行走,所以招祸上身也。我曾听成功的大人说:‘夸耀自己的人没有功绩,功成不退的人会堕败,有名誉的人要受到损伤。’ 谁人能够把功名归还给大众呢?或者不把流行的功德归给自己,好的功德不放在自己的名分之上?纯朴的人被比作愚莽,把权势交给别人,不求功名,就不需要求人,亦不需要他人求自己。至人不求名声,你为什么喜爱它?”

孔子说:“好极了!”他辞别交游,离开学生,逃到大泽里去,穿着粗麻衣服,食杼栗。他走到野兽群里,野兽不惊恐;他走到鸟群里,鸟儿不飞走。鸟兽都不嫌他,何况人呢?

结语

庄子写寓言,借真人的真事和虚构人物的言行来编造具体的故事,引人入胜。每一个寓言都形成一个讲道理的背景,让读者投入其中,感受所讲的智慧。我喜欢他的许多虚构故事。

庄子着重宣扬老子的“道”,尤其是那种表现广阔胸襟和超脱烦琐道德法规的精神。他对孔子颇有臧否,往往提出比儒家行止更合乎自然和人心的做人之道。这是他的长处。

当他把孔子写得过分理想化的时候,一如上面最后一段的描写,就好像他喜欢戏弄孔子了,不够厚道。我宁愿他停留在大公任满含智慧的劝谕上,割掉那条没有必要的文章尾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