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院还会发生什么

医院还会发生什么

时间:2022-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天按三十多个小时计费,院方竟然认为是“粗心”所致,真是匪夷所思。而一周后,当该女士拿到另一家医院做的妇科检查报告时,发现自己竟然没有大病。但当这些“极个别、极少数”的场所变“人道”为“钱道”,这些“极个别、极少数”的“天使”成“魔鬼”,那医院还会发生什么就应该成为当事者认真思考的问题,也应该成为主管者严密关注的问题,更应该成为就医者万分小心的问题。

据报载,2005年年底,一名八十三岁高龄的患者,住进云南省某县医院五天后去世。而当患者亲属在长达两年时间的艰难取证过程中却发现,该医院《出院病人诊疗项目费用清单》中,患者住院五天的重症监护和重症监护病房床位费却分别收了一百六十八小时的费用,平均每天竟然有三十三点六小时!?

每天按三十多个小时计费,院方竟然认为是“粗心”所致,真是匪夷所思。就算是“粗心”,那每天怎么没有按三个小时、十三个小时或是二十三个小时计费?!

稍有点记忆力的人都不会忘记,近年来媒体上扑面而来的夺命假药大案和医疗乱收费事件使人们看到“看病难”“看病贵”的沉疴痼疾是何等肆虐。先看看哈尔滨“最昂贵的死亡”——哈医大二院天价医药费事件,患者住院八十二天,医院收取住院费一百三十八万余元。再看看2007年年初新华社的一篇报道:三十一岁的某未婚女士受电视广告吸引,到上海协和医院去做检查,结果被医生诊断为“不孕症”,入院检查不到三小时,诸多检查结果尚未出来,医生便将其推上急诊手术台,不到二十四小时花去医药费近四万元。而一周后,当该女士拿到另一家医院做的妇科检查报告时,发现自己竟然没有大病。还有,2007年11月21日,因丈夫拒绝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怀孕四十一周的李丽云经抢救无效死亡,两条人命因一个签字而消逝。近几天中央电视台报道过一十四岁少女因被医院误诊为怀孕而自杀、宁波一民营医院以内部文件的形式将医生的工资奖金与其所推销药品数额直接挂钩等案例,以及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根治的个别医务人员开大处方吃回扣、向患者暗示甚至索要红包,等等。

无独有偶,《华商晨报》报道,2007年12月24日,一五岁幼童因感冒到辽宁省铁岭市一药房输液后死亡。2007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报道:湖北省荆州市一医院多收患者的一百五十多元费用“只能拿药,不能退钱”。

当然,这些案例只是极个别、极少数现象,也许按十三亿人口的百分比来定量分析,可能更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微小数字。但对于碰上这种医院的更个别、更少数的患者及其家属来说,那可就是百分之百的不幸抑或是灾难。

狄德罗说:“人的一半是天使,另一半是魔鬼。”帕斯卡又说:“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魔鬼;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都表现为魔鬼。”医院,本是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之场所;医护工作者,也被人们称颂为白衣天使。但当这些“极个别、极少数”的场所变“人道”为“钱道”,这些“极个别、极少数”的“天使”成“魔鬼”,那医院还会发生什么就应该成为当事者认真思考的问题,也应该成为主管者严密关注的问题,更应该成为就医者万分小心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不去解决或解决不好,不要说改善目前愈来愈紧张的医患关系,更不要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普通老百姓就医的安全恐怕都保障不了。如此,那中国老百姓就不仅仅是面临“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是“看病安全”的问题。

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数的22%,但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7年《中国社会蓝皮书》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看病难、看病贵”和“就业失业问题”“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等已经成为中国最突出的三大社会问题

令我们欣喜的是,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全社会对普通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病安全”的问题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并正在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2006年10月23日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又再次强调了这一要求。并明确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在中华民族繁衍的漫长进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社会的和谐作用,特别是我们党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尤其是“和谐”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党的奋斗目标里,这是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显著标志,它使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的我们每一个公民,既非常幸运又非常幸福。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这个大系统中的每一个小系统不运转或运转不正常都会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进而影响党的十七大确立的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所以一方面,全社会都要对这些“极个别、极少数”唯利是图、唯钱是举的“医院”和丧失良知、道德及责任的“医生”群起而攻之,并要发挥法律法规的作用,该关闭的坚决关闭,该清理的坚决清理,该严惩的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另一方面,作为医院和医护工作者也应该自觉对号入座,按照毛主席早就教导我们的,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因为我们承担的职务救死扶伤,我们坚守的岗位人命关天。面对患者及其家属信任的目光,我们唯有尽心竭力,精益求精,而别无选择。

(原载《银川晚报》2008年1月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