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孙弘的处世智慧

公孙弘的处世智慧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武帝独独厚爱一位布衣宰相公孙弘,这不能不说公孙弘具有高超的处世智慧。当时,公孙弘年已六十,他以贤良的名分去应征,被任命为博士。公孙弘首要的成功就在于“察言观色,投其所好”,巧用心计。公孙弘虽然贵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汉武帝便问公孙弘:汲黯所说的都是事实吗?公孙弘针对汲黯的指责,便运用了这一方法。公孙弘算得上是武帝时最为切合皇帝的臣子了。

●故事背景

大汉帝国到了武帝时期,治国思想上摒弃了黄老学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成为中国正统国家学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进一步削弱地方诸侯势力,实行以皇帝为代表的高度的中央集权,力行严刑峻法,打击一切与皇帝权威相对立的势力。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下,“伴君如虎”,武帝一朝2位丞相自杀,2位丞相赐死。但武帝独独厚爱一位布衣宰相公孙弘,这不能不说公孙弘具有高超的处世智慧。

●故事梗概

公孙弘,年轻时家庭非常贫穷,曾为富人在海边放猪维持生活。年轻时,他曾任过薛县的狱吏,因无学识,常发生过失,故犯罪免职。为此,他立志读书,苦读到四十岁,又随老师胡母子研修《春秋公羊传》。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便下诏访求“为人贤良通文学之”人。当时,公孙弘年已六十,他以贤良的名分去应征,被任命为博士。

公孙弘首要的成功就在于“察言观色,投其所好”,巧用心计。在朝议事,公孙弘善于体察武帝心意,从来不与汉武帝正面冲突。每遇一件难定之事,总是提出多种意见以供皇帝选择。如果不合皇帝旨意,从不坚持己见,因此颇受武帝赏识。为了避免冲撞“虎君龙威”,他在群臣中扮演着老狐狸一样的角色,他常为尊从皇帝而改变原来商定的议案,因而遭到一些王公大臣的非议,但武帝反倒“益厚遇之”。

有一次,他和主爵都尉汲黯商议,为一事二人分别上奏,面见帝君。届时他等汲黯上奏完后,窥伺上意,据上意再取决自己的立场态度,然后才上奏章。因此,他奏对之事,深合帝意。凡奏陈条,也都采纳。他这种表里不一,前后矛盾的做法,遭到一些王公大臣的非议。主爵都尉汲黯,尤其反感。

一次,汲黯当庭诘责公孙弘:齐地的人大多奸诈狡猾,看来果然如此。你开始同我们一起提议,现在却背信弃义,这是不忠的行为。汉武帝随即问公孙弘,弘回答说:了解我的人,认为我是忠诚的,不了解我的人,便认为我是不忠诚的。武帝听后,认为公孙弘说得有理,以后身边的大臣越是非议公孙弘,他就越发信任公孙弘。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张欧免官,皇帝任命公孙弘为御史大夫。

公孙弘虽然贵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公孙弘常说:人主的毛病,一般在于器量不够宏大。而人臣的毛病,一般在于生活不够节俭。于是,他在家中,身体力行,睡觉只盖普通棉被“夜寝为布被”,吃饭只有一个荤菜。后母去世,他视为亲生,服丧三年。

就因为这样,大臣汲黯向汉武帝参了一本,批评公孙弘位列三公,有相当可观的俸禄,却只盖普通棉被,实质上是巧饰欺诈,以沽名钓誉,目的是为了骗取俭朴清廉的美名。

汉武帝便问公孙弘:汲黯所说的都是事实吗?公孙弘回答道:汲黯说得一点没错。满朝大臣中,他与我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昔日晏婴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丝,齐国亦治。我是在学习晏婴的做法。不过,今天他当着众人的面指责我,也是切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只盖棉被,生活水准和普通百姓一样,确实是有故意装得清廉以沽名钓誊的嫌疑。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怎么会听到对我的这种批评呢?汉武帝听了公孙弘的这一番话,反倒觉得他为人谦让、坦诚,就愈加尊重他了。

公孙弘每遇不同意见,从不固执己见。当时,朝廷方通西南夷,又东置沧海郡(在今朝鲜),北筑朔方城(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公孙弘认为,设朔方城是“敝中国以奉无用之地”。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屡次谏言停办,皇帝不采纳,并领朱买臣等人去贬责公孙弘,当面陈说设朔方郡的好处,一一摆明十条理由。公孙弘无理反驳,心亏词穷,无一言相济,忙低首悔过,改言谢罪说:“我是山东的乡鄙之人,见识短浅,实在不知道设朔方郡的好处,经众位陈明其利害关系,我已明白了”。

●智慧之窗

忠诚与谦让,是人们在交往中最为欣赏的两种品质。公孙弘正是有了这两种品质,才博得了武帝的欣赏。因为在封建王朝,最大的忠诚对象是皇帝。而谦虚的态度足以在同僚中博得美誉。

面对误解和谣言,最明智的选择是一句也不辩解,勇于承认错误并对指责自己的人大加赞扬,这样一来,给大家的印象确实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以退为进,是一种大智慧。公孙弘针对汲黯的指责,便运用了这一方法。

从许多实例来观察,处世之道,妥协往往能够造就成功,一味追求完美、最好,拒绝次好,反而会导致失败。

公孙弘以七十岁高龄坐上宰相的位子,可谓大器晚成;在铁面无私的汉武帝面前,能够游刃有余,在他八十岁那年,殉职在宰相的位置上,称得上善始善终。平民出身的宰相,能够有这样高的行走官场的艺术,不同凡响。其实,建元三年(公元前137年),皇帝派他出使匈奴,归来后陈述的情况不合帝意,武帝认为他无能,曾被免职。也许是总结这次惨痛教训,才有了后来奉上的如鱼得水。公孙弘的官场经验,概括起来也就是:学习,奉上,位卑,敬场,通变。公孙弘算得上是武帝时最为切合皇帝的臣子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