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齐桓公任用管仲

齐桓公任用管仲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齐国是春秋时期的大国,齐襄公与鲁国国君鲁桓公有隙,趁两国相会之机,杀了桓公,又私通桓公夫人文姜,杀戮无辜,搞的内外紧张,襄公的几个弟弟担心祸及自己,纷纷出逃。齐桓公是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

●故事背景

齐国是春秋时期的大国,齐襄公与鲁国国君鲁桓公有隙,趁两国相会之机,杀了桓公,又私通桓公夫人文姜,杀戮无辜,搞的内外紧张,襄公的几个弟弟担心祸及自己,纷纷出逃。

齐桓公是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管仲为齐国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齐桓公任用管仲,使得齐国大治的故事出自《国语齐语》。

●故事梗概

襄公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公子纠,当时避难在鲁国(都城在今山东曲阜);一个叫公子小白,当时在莒国(都城在今山东莒县)。两个人身边各自都有著名的师傅,公子纠的师傅叫管仲,公子小白的师傅叫鲍叔牙。后来,齐国国君齐襄公被杀,国中无君,两个公子得知齐襄公被杀的消息,分别计划回齐国争夺君位,先到齐国者自然就会登上君位。

在公子小白回齐国的路上,管仲早就派好人马拦截他。趁乱之时,管仲拈弓搭箭,对准小白射去。只听小白大叫一声,倒在车里。

管仲以为小白已经死了,就不慌不忙护送公子纠回到齐国去。怎知公子小白是诈死,还未等到公子纠和管仲进入齐国国境,小白和鲍叔牙早已抄小道急速抢先回到了国都临淄。小白当上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以后,即发令追杀公子纠,在迫使鲁国杀了公子纠后,把管仲也抓住送回齐国治罪。

鲍叔牙与管仲情同手足,也深知管仲的才华。当他知道管仲被抓,立即向齐桓公推荐管仲。齐桓公气愤地说:“管仲拿箭射我,要我的命,我还能用他吗?”

鲍叔牙说:“那会儿他是公子纠的师傅,他用箭射您,正是他对公子纠的忠心。论本领,他比我强得多。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业,成就霸业,管仲可是个用得着的人”。

齐桓公也是个豁达大度的人,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办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

不久,齐桓公又尊管仲为“仲父”,授权让他主持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管仲很快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他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实施改革以富国强兵,他认为要想强大首要的是富国:“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管仲改革的实质,改革土地和人口制度。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对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这一外交战略也获得成功。后来孔子感叹说:“微管仲,吾披发左衽已!”。

管仲帮着齐桓公对内整顿朝政、例行改革,对外尊王攘夷,存亡续绝,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齐国霸业的取得与桓公的开明和管仲的谋略是密不可分的,在管仲的主持下,还起用了一批各有所长、尽忠职守的出色人才,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桓管五杰”。最后终于在“尊王攘夷”的号召与实践过程中,桓公则一次次地以霸主的身份会盟各诸侯国,假主命以号令中原,成为了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

●智慧之窗

交朋处友,需要雅量,领导用人则需要尊贤,因为你的事业要求你在用人的时候,不是看谁跟你有过节,谁跟你关系最好,而是看谁最有能力,谁才是你最需要的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摒弃旧恶,不计前嫌,仇人也能为我所用,甚至成为君臣挚友。齐桓公不记恨管仲射钩之仇,其博大的胸襟,值得称道。古有齐桓公用管仲,李世民用魏征,这些卓越的领导者大胆起用“仇人”,结果“仇人”帮助他们缔造了盛世江山。

人与人相处,难免有冲撞、过节、恩怨,最重要的是忘记过去,不计前嫌。如果你与别人闹了点别扭,就寻机报仇,给他小鞋穿,要好好收拾他,其实,你不是在给别人难堪,而是在给自己制造麻烦。你打击了别人,别人如果同样怀恨在心,到最后受伤的还是你自己。你打我一拳,我必定想方设法踩你两脚,但是,踩过之后呢?对你有什么好处?宰相肚里能撑船,惟有宽容的人才能成就大事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