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会忙中偷闲

学会忙中偷闲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如此,关键在于忙中偷闲。忙里偷闲,既符合文武之道,也符合自然规律。忙里偷闲,不是偷懒,而是让绷紧的弦放松,是让发热的机器降温,是为新的冲刺加油,是为砍更多的柴而磨刀,其好处妙不可言。偷闲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忙里偷闲,是紧张工作过程中的自我调节。偷闲有利于健康。所以,忙里偷闲,重点在“偷”。

题记:所谓的忙不过是个借口,一种对自己心浮气躁的解释。


人生在世,不能不忙,也不能没有闲暇。有忙有闲,一张一弛,才不会人为地崩断生命之弦,加速燃尽生命的膏油,使人既能享尽天年,又有所作为。要如此,关键在于忙中偷闲。

宋朝黄庭坚有诗云:“人生正自无闲暇,忙里偷闲得几回?”旨在提醒世人:人生是忙碌的,所以要学会忙里偷闲。忙里偷闲,既符合文武之道,也符合自然规律。自然界都有忙闲的规律,春夏生机勃发,万物生长,到处莺歌燕舞;秋冬收敛萧条,万物沉寂,处于休眠状态。人原本就属于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不可不懂休闲,不可无休闲。不过,大多数人不可能有大块的休闲时间,所以就只能忙中偷闲。忙里偷闲,不是偷懒,而是让绷紧的弦放松,是让发热的机器降温,是为新的冲刺加油,是为砍更多的柴而磨刀,其好处妙不可言。

偷闲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忙里偷闲,是紧张工作过程中的自我调节。适当放松,亦即在未感到疲劳时的“提前休息”或“主动调节”。从生理学角度看,这是迅速恢复体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最佳方式。偷闲有利于健康。白居易曾作《闲眠》诗说“暖床斜卧日曛腰,一觉闲眠百病消”。可见,在未感到明显疲劳时,稍息片刻便可消除疲劳,心境也跟着平静下来。其实,人是需要平衡的。只有将压力、烦恼等通过一定的方式释放,工作、学习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提高。忙里偷闲,抽出很短的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如听听音乐、散步、小憩等,都能舒缓细丝般的神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之后,我们又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各自的事业、工作,接受生活对神经的考验。

“生活不分学期,没有暑假可以休息。”所以,忙里偷闲,重点在“偷”。“偷”有“挤”和“抽”的意思,即从繁忙中挤出和抽出闲暇来。忙里偷闲的情趣,就在于“偷”。聪明的人把“忙里偷闲”作为快乐的种子埋在自己的脚下,需要的时候,随时享用。不少伟人都是“忙里偷闲”的高手。二战时,年近古稀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每天都坚持工作16小时以上,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力。他的奥秘,就在善于“忙中偷闲”。他坐在汽车上就能休息,每天坚持午睡一个小时。晚饭后,他便在办公室内的床上睡上两个小时。醒后,立即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直至次日凌晨。周总理也很会忙里偷闲,在乘车时、接见外宾前或会议中间,闭一下目,养一个神,便马上又投入工作。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许多人为了跟上这快捷的生活节奏,不得不牺牲许多曾经被人认为可笑的闲暇。其实,只有这些可笑的不屑一顾的东西,才是构成生活的基本内容。忙中偷闲,忙里偷闲,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享受人生之乐、人生之趣,做到生活艺术化和趣味化,这对于更有效地工作,对于养生和养神,都有莫大的益处。而在人生充满乐趣之后,再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也许都不会觉得苦。但愿我们能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给自己一些“偷闲”的机会,比方说,去会会朋友,聊聊家常,踩踩青草,听听音乐。我想,这时你定会幡然醒悟:所谓的忙不过是个借口,一种对自己心浮气躁的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