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情的芭蕉

多情的芭蕉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那鬼魅横行、文字狱盛行的清代,诗人把满腹怨恨寄托于芭蕉。芭蕉,实是不令人注意的植物,却有着不令人注意的美德。芭蕉是芭蕉科多年生丛生草本,其假茎高达6米。花木中以叶取胜者,芭蕉也。郑板桥在他的《芭蕉》诗中咏道:多情的芭蕉叶,勾起无数文人骚客的情思。芭蕉,撩起人们的愁苦,也常会引发人们的激情。多情的芭蕉,吸引了资质过人、性格鲜明的出挑女子贾探春。这位大观园里的贾府三小姐,也爱上了芭蕉。

窗前栽了几株芭蕉,每当仲夏,碧意葱翠,绿色尽染,尤其在那雨洗之后,更是青翠欲滴,令人心醉。若是晴天,那叶子简直成了一幅天然的屏风,给窗前投下了一层绿荫,别是一番情趣;若是阴天,细雨霏霏,那淅淅沥沥的雨点洒在叶子上,发出阵阵清脆悦耳的击打声,可称得上优美的轻音乐演奏。难怪粤人以此谱写了《雨打芭蕉》的乐曲而驰名中外了。

每当听到雨落芭蕉,我就会想到古代的芭蕉诗来。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学士莫不乐于将其吟诗入画。唐钱诩的《本展芭蕉》:“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就是一首构思新巧、情思奇妙的驰名佳作。《能改斋漫录》所载宋贺铸与一妓久别,寄诗云:“深思纵使丁香结,难展芭蕉一寸心。”或可为其诗作注脚。

无独有偶,明夏寅“晓妆才巴思徘徊,罗袜轻移步绿苔。试问芭蕉问春信,一缄芳札为谁开”之吟,亦颇具异曲同工之妙。清代孙枝蔚的《新居》诗:“树须十年大,花少四时香,最爱芭蕉绿,宜栽野老傍。……雨夜声虽苦,妻儿劝酒浆。”又在《芭蕉》诗中写道:“纵有看花伴,愁多那易消,寸心长得展,吾最爱芭蕉。中宵长失寐,僮仆意虽知,惟有芭蕉树,同惊风雨时。”在那鬼魅横行、文字狱盛行的清代,诗人把满腹怨恨寄托于芭蕉。孙枝蔚爱芭蕉,赞芭蕉,是因为,唯有芭蕉方知诗人心底的忧愁与愤慨;唯有芭蕉方能消除诗人内心的愁苦。他还在《和李屺瞻咏芭蕉》诗中赞道:“……叶枯先覆草,根大易含滋,他日苍生望,艰难赖扶馁。”从诗句里,使我不难理解诗人为何如此爱芭蕉的缘由了。

芭蕉,虽比不上雍容华贵的牡丹、高贵清雅的菊花、婀娜多姿的水仙、洁白如玉的玉兰的华美与馨香,确有一副坚强的性格。把她栽在什么地方,皆能成活,清代的李笠翁先生曾说:“幽斋但有隙地,即宜钟蕉,一二月即可成荫。坐其下者,男女皆入画图,且能使台榭轩窗尽然碧色,绿天之号,询不诬也”,想到江南古庭院,亭台楼阁,配以瘦石、假山和小池,疏朗的芭蕉不经意间常可遇见。这古街老宅的芭蕉,恰似如笠翁所言,种在幽斋隙地,都能顽强地生存着……

芭蕉,实是不令人注意的植物,却有着不令人注意的美德。她像花丛中的一位慈母,用那青春的生命的新绿,遮盖着烈日的暴晒,抵挡住狂风暴雨的吹打,默默地、任劳任怨地捍卫着小草的成长。她能呼吸二氧化碳和空气中的有毒成分,把这些气体作为自己的无机养料,净化了空气。这样,芭蕉既给人们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又把人们的环境加以美化……

其实,爱芭蕉的何止孙枝蔚呢?路德延的“叶如斜界纸,心似倒抽书,”陆游的“芭蕉绿润便宜墨,戏就明窗学草书”及黄庭坚“有底春风能好事,解持刀尺翦青天。知君新得草书法,旋卷碧云供小笺”皆典出于此。谁又能想到,在怀素的书法成就上,竟有芭蕉之功呢!笔走龙蛇,他在寺庙旁植蕉百亩,每每大醉之时,于蕉叶上翻墨倒海,还不惬意,豪爽尽兴,这样的豪情张扬,只有芭蕉才能承受吧。

芭蕉是芭蕉科多年生丛生草本,其假茎高达6米。叶片呈长圆形,最长可达3米。芭蕉原产日本琉球群岛和中国台湾,秦岭和淮河以南地区作观赏植物栽培;叶纤维可织布,织物称蕉葛;既宽又长的芭蕉叶是古人的“纸张代用品”,唐代怀素常用芭蕉叶代纸书写。假茎、叶、花蕾和匍匐茎可入药,功能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凉血、止痛。

花木中以叶取胜者,芭蕉也。芭蕉,皮如龙鳞,叶似凤尾,绿衣翠裳,游洒飘逸。夏月自叶心横出花轴,花虽不整齐,然色清淡黄,颇有风韵。据传古代以之为香草。说是香草,未免过玄,说是传情,倒也真是。郑板桥在他的《芭蕉》诗中咏道: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风。”

多情的芭蕉叶,勾起无数文人骚客的情思。明朝者有位无名氏的诗人在一幅《芭蕉仕女》画里,题了这样一首诗:“独立徘徊意若何,羊车声已过銮坡,黄金屋里春风面,不及芭蕉雨露多。”这里,诗人描绘了一位非常动人的宫廷仕女形象。她深居宫室,春心烦乱,盼望已久的宫车,却一驰而过,不禁发出哀怨。借芭蕉得天独厚的悠然之乐,衬托了宫廷仕女幽居深宫的寂寞之苦。身居豪华金屋,却不及一株芭蕉!羡蕉之情,溢于言表。

芭蕉还有禅意,丰子恺化用蒋捷的诗,作漫画《芭蕉樱桃》,画面中樱桃润泽,芭蕉舒展。他尤喜“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句,在自己的宅院缘缘堂的天井里,种过樱桃和芭蕉,画面中还有正袅袅生烟的香烟,时光停留在蕉绿樱红的当儿。春去秋来,季节仓促易逝之感受,不独人有之!从蕉叶上滚落的水珠,焉知不是芭蕉泪?多少流年易逝的意蕴,令人品咂不尽。

芭蕉,撩起人们的愁苦,也常会引发人们的激情。诗人学者往往见到芭蕉的新绿,激起生活斗争的勇气,因而借芭蕉以抒情,赖芭蕉以寄意。中央美术学院的王森然教授,在“文革”期间,受迫害卧于床沿作画,画的不是菊,也不是兰,却是一株芭蕉。他在这幅《芭蕉》里题道:“留的窗前破叶,风光已是残秋,潇潇一夜冷雨,白了多少人头!”寥寥数语,蕴藏着画家多大的愤慨!芭蕉,确是正义、真理之挚友啊!

不过,我有句话儿需交代:千万别以为芭蕉扇就是芭蕉叶子。其实,芭蕉扇是一个错误的叫法,因为以讹传讹,所以一错再错。蕉叶虽能生风送凉,却不能做扇子。芭蕉扇的正确名字应该是蒲扇,它是蒲葵的叶子做成的。蒲葵亦称“扇叶葵”,属棕榈科,叶子的轮廓呈扇形,叶脉从叶柄开始辐射状,一直延伸到叶缘,每一扇叶子就是一把天然的扇子。蒲葵除供观赏和制蒲扇外,其根、果、叶均可入药,根可治哮喘;果能帮助治癌症、白血病;叶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芭蕉叶叶为多情”。多情的芭蕉,吸引了资质过人、性格鲜明的出挑女子贾探春。这位大观园里的贾府三小姐,也爱上了芭蕉。不信,你可翻开《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一读。大观园里一群才子,欲结诗社。觉得既起了诗社,就是诗翁,就得有个文雅的别号。于是,大伙改掉“姐妹叔嫂”的俗称,起了别号。开始,这位三小姐起的是“秋爽居士”,后来宝玉提了意见说:“‘居士’、‘主人’,到底不雅,有累赘。这里梧桐芭蕉尽有,或指桐焦起个,倒好。”探春笑道:“有了,我却爱芭蕉”,就称“蕉下客”罢。

看来,宝玉爱芭蕉,也爱梧桐,而探春却独爱芭蕉。这也因梧桐落叶哀秋,毕竟有几分悲凉之意,而芭蕉终年绿意盎然,颇有几分积极之气吧?独爱芭蕉,不正显示了这位“才自精明志自高”的三小姐,想有一番作为的抱负吗?

芭蕉杆壮叶阔,若遇雨日,雨从四方的屋檐倾泻而下,被芭蕉宽大的叶片承接住,啪嗒有声,杨万里注重“雨打芭蕉”的三味:

“芭蕉得雨更欣然,终夜做声清更妍,细声巧学蝇触纸,大声铿若山落泉,三点五点俱可听,万籁不生秋夕色,芭蕉自喜人自愁,不如西风收却雨更休。”雨来,聆听雨声大小,三五点也成趣,自有一份豁达在。

淅淅沥沥的雨打芭蕉声,又把我从芭蕉诗梦中唤醒。看着窗外翠碧清新的芭蕉叶,好像又听到了广东音乐《雨打芭蕉》那优美多情的旋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