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直若曲的吴式太极拳

大直若曲的吴式太极拳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直若曲的吴式太极拳清末,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在京城授拳,拜师学拳的人中不乏佼佼者,其中便有河北大兴人全佑。⊙吴鉴泉拳照吴式太极拳有中架快架之分,中架太极拳也称为慢架、圆架,快架太极拳也称为方架。行拳走架,无论进退虚实两脚都是平行的,这是吴式太极拳在外形上与其他太极拳较为明显的不同之处。习练吴式太极拳要求中正、安舒、轻灵、圆活。
大直若曲的吴式太极拳_光復讲太极

大直若曲的吴式太极拳

清末,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在京城授拳,拜师学拳的人中不乏佼佼者,其中便有河北大兴人全佑。

全佑(1834—1902),字公甫,号保亭,满族。全佑最初师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大架子,后来拜杨露禅次子班侯为师学小架子,以善于柔化著名。

习练传统武术的人,若能师承本门且自成一派并为世人认可,其武德武艺必是高于常人的。全佑师从杨露禅父子习拳时,不仅学习刻苦,而且对待师父至孝至顺,深受杨家父子喜爱,因此得杨氏真传。全佑仁爱侠义,武艺高强。据传他曾路遇军卒殴打商贩而挺身劝阻,军卒孔武有力,见全佑斯文,言语间不合便使出拳脚,不料竟反被全佑所制,始知人外有人,不可自负,更不可欺凌百姓。

img46

⊙吴氏太极拳创始人吴鉴泉

全佑之子吴鉴泉(1870—1942),自幼秉承家学。1912年,吴鉴泉在北京体育研究社教授太极拳时,开始对家传的太极拳加以充实和修改。他去掉了拳架中重复和跳跃的动作,使拳架更加柔化、松静自然、架式紧凑、缓慢连绵、不纵不跳,后独树一帜,自成一派,世人称之为吴式太极拳。吴鉴泉还对太极拳推手作了改进,他的吴式太极推手别具一格,要求立身中正安静,细腻绵柔,宁静而不妄动,不仅手法严密,而且招数特别多。

img47

⊙吴鉴泉拳照

吴式太极拳有中架快架之分,中架太极拳也称为慢架、圆架,快架太极拳也称为方架。

吴式太极拳分南北两派,南派为吴鉴泉传承,北派为王茂斋传承,人称“南吴北王”。两派传人均高手辈出。

太极拳源出一理,但不同流派的太极拳又都各有自己的特色。

吴式太极拳功架紧凑、松静自然、柔和缜密、招招连绵、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轻灵圆活。这一派的拳架进退转换直接,不作徘徊变动重心,动作轨迹在一个平面圆上,身体各部位则围绕各自的中轴进行螺旋式旋转,最终形成立体圆。其动作直接,可谓大直若曲。行拳走架,无论进退虚实两脚都是平行的,这是吴式太极拳在外形上与其他太极拳较为明显的不同之处。

习练吴式太极拳要求中正、安舒、轻灵、圆活。尤其是圆活,吴式太极拳传人认为,形圆只是学拳的初始阶段,即便三五年也不一定能做到;意圆更难,这个阶段更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能做到形圆、意圆才能“升堂”、“入室”,而能练到“神圆”的,则是凤毛麟角。

拳论·《吴氏太极拳讲义——入门基础》·吴公藻

太极拳以盘架为体,推手为用。初学盘架时,姿势务求中正安适,动作必须轻灵圆活。兹将八大要点列述如下。

一中:心气中和,神清气沉,立点在脚。重心紧于腰脊,精神含敛于内,乃能中定沉静。

二正:每一姿势,务求端正,最忌偏斜。虽或俯或仰,或伸或曲姿势繁多,其重心必须稳定。重心稳定则开合灵活自如,进退有序;重心不稳则开合失其关键,虚实不清。

三安:安然之意,切忌牵强。由自然之中,得其安适,动作均匀,呼吸和平,神气镇静乃无气滞之病。

四舒:舒展之意。姿势动作务求开展,使全身关节节节舒展,然非用力伸张,而系自然徐徐松展,自能得到松活沉着之趣。

五轻:轻灵之意,然忌漂浮。动作轻灵缓和,往来自由自在,久之能生松沉之劲,进而生粘黏之劲,故轻字是练拳下手之处,入门之径也。

六灵:灵敏之谓。由轻灵而松沉,由松沉而粘黏,能粘黏即能连随,能连随而后能灵敏,则可悟及不丢顶。

七圆:圆满之意。每一动作务求圆满而无缺陷,则能浑成一气而免凹凸断续之病,推手用劲,非圆不灵,处处能圆则活矣。

八活:灵活而无笨重迟滞之意。上述各节融会贯通后,则屈伸开合,进退俯仰皆能自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