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由数理学院读书班想到的

由数理学院读书班想到的

时间:2022-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春以来,数理学院党总支率先在学校倡导了读书活动,提出“读好书、增内涵、立师德、强育人”的主题思想,准备了书籍和读书目录,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气氛。他们读书没有功利色彩,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和习惯。读书的情形亦是如此。因此,许多人读书是一种被动的行为。同一本书对于不同心境的人来说,看到的和想到的也是不同的,因此感悟的精神和思想更是因人而异,也许这就是书籍的魅力所在。

唐亚明

开春以来,数理学院党总支率先在学校倡导了读书活动,提出“读好书、增内涵、立师德、强育人”的主题思想,准备了书籍和读书目录,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气氛。党总支还请了牟宗荣教授作了关于读书的报告。牟宗荣教授纵横国内国外,贯穿过去现代,让我看到一个专业理论工作者是如何选书、看书、用书的,很受启发,清楚地认识到读书的意义与影响。

读书可以明志、启思、修心。静下心来我在想:基层的教职员工,基层的党员同志,如何来读书,如何养成一个自觉的读书习惯?这是最要紧的事。我们可以有活动,可以有声势,但无疑都是为了引起重视,好习惯还是要靠自己养成,通过读书学会思考。我想谈谈从“书”中知道的几件事,我们可以从中想到些什么。

第一件事,“二战”时期,英国伦敦遇到德军的空袭,很多房子被炸塌了,有一处图书馆也已倾颓,地面满是尘土和砖石。然而,令人震撼的一幕出现了:几位穿着整齐的英国人竟然不顾敌机刚刚离去,钻进已成废墟的图书馆,挑选出自己喜爱的书,然后全神贯注地看了起来。英国人酷爱读书,就像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说的:“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在英国人的家里,书是必备的。他们读书没有功利色彩,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和习惯。

第二件事,去过俄罗斯的人都会注意到,无论是在候机大厅、车站、码头,还是在公园、地铁,处处可以看到捧书而读的人,这是俄罗斯一道独特的风景。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一个饥汉扑在面包上。”或许在俄罗斯人看来,书籍和面包同等重要,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现在的读书现象。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功利心太重,有些人总是抱着实用主义的观点来看待读书的问题。就好比你写诗、写文章,有人会问你:“这有什么用?”你如果告诉他:“只是喜欢而已,没有什么用。”那人听了就会摇头,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你,或许还会说:“有闲时间干啥不好。”如果你对他说:“写东西能赚稿费,还能出名呢!”那人就会对你另眼相看,赞许地说:“有头脑啊,这年头琢磨挣点儿钱才是正事儿。”读书的情形亦是如此。现在你我读书往往来自外界的诱惑,如“颜如玉”“黄金屋”等,倘若得不到,则会高呼上当。因此,许多人读书是一种被动的行为。

第三件事,是我个人读一本书的经历。第一次读俄国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在“文化大革命”初期。那时我也顽皮,喜欢捡东西,没烧毁和撕掉的连环画就是最好的东西。我捡了好几本白话书,大人们都说是“黄书”“黑书”,不让看,统统扔掉,其中就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由于逆反心理和好奇心的作用,我们几个小孩把这本书私底下偷偷地看了,也没感觉有“黄”和“黑”的味道。

书中写了一个乌克兰工人家的孩子是怎样成为一个革命工作者的,我没看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地方,倒是觉得后来这么苦,保尔·柯察金还能坚持,佩服他是个英雄、是个硬骨头。第二次看这本书,是我家小孩学校里要求看这本书,买回来之后我又翻了一遍,印象更深的是保尔·柯察金在不同时期的追忆和回想,往往还会联想到自己经历的社会变化和人生过程。第三次是在中俄合拍的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放映的时候,我又翻开了这本书。可能由于年龄和经历原因,我对小时候背过的书中的一句话体会更深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我更加清楚了,保尔这样一个普通的战士,竟有比钢铁还要坚强的意志。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他呢?那就是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在召唤着他创造奇迹。我坚信保尔的那种为人类进步和解放而无私奉献的精神;那种把崇高理想和具体行动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那种不畏艰难险阻、百折不挠、勇于进取、艰苦创业的精神;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那种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这些正是当下我们所需要的。

同一本书对于不同心境的人来说,看到的和想到的也是不同的,因此感悟的精神和思想更是因人而异,也许这就是书籍的魅力所在。书就像一面镜子,不同心境的你站在镜子前,镜子里就有不同的你。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书呢?就心态和动机而言,我们应该走出读书的误区,培养一种平和、超脱的气度,少一些急功近利,将读书视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让读书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倘若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名党员都在自觉读书,那么“读好书、增内涵、立师德、强育人”的读书活动就可以蔚然成风,就不会流于形式;在我们的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大家就会静下心来,更多地去思考。书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普遍的政治意义,比大会小会的报告更能深入人心。如果一个基层集体和一个基层党支部的每个成员,都养成了自觉读书学习的习惯,那么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党支部就建立起来了,也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那样,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这样就能接上地气、接上正气。

(原载《青岛科技大学报》第69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