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总统的台阶

总统的台阶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谈锋的转变是思维方式转变的一个显明外在标志,杰克逊和杜鲁门两位总统通过转换论题,为自己在不利的语言情境中寻找到退身下台的阶梯,自然是多维视野的一大功劳。与上述两位总统相比,林顿·约翰逊则是把变换视角的灵活本领溶铸到自己的工作作风之中。约翰逊一向性情急躁,早在当选总统之前就已养成了心急火燎的工作作风,尤其重要的是,他还如此这般地要求他的手下。

总统的台阶

关于考察经验事实的不同视野,美国系统科学哲学家拉兹洛曾经有过下述妙论:

悲观主义是早熟,乐观主义是幼稚。伏尔泰说得对:乐观主义相信我们生活在可能有的最好的世界上,悲观主义则担心是否真是这样。这两种人都对世界无所作为———前者是因为没有什么需要做了,后者是因为没有什么能够做了。进化的现实主义者知道,他能够塑造他生活的这个世界———所以他采取行动。

接着又说:

我们自己也不是宇宙舞台上按天机未泄的脚本在演戏的一群木偶。我们是有意志和目的的演员,并且有权改动脚本———至少是在我们表演的那部分以内。我们是聪明地改动了,还是愚蠢地改动了,这就要看我们有多聪明……或多愚蠢。[1]

拉兹洛在此所说的“聪明”,实质上就是超越于悲观和乐观之上的一种总体洞察,任何囿于悲观或乐观之一隅的识见都是愚蠢的,都不能展现经验事实的丰富性。

诚然,从更为广泛的领地来看,考察经验事实的多维视野还不仅仅止于悲观和乐观的两分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人们有多少种心理情感状态,经验事实也就相应地呈现出多少种面貌。这种认识,往往要求人们以最大限度的灵活性和宽容心去感触生动丰富的经验事实,从而使自己的生活获得最大的意义。

多维视野的最大障碍在于积重难返的常规思维方式和心理定势。这种思维定势往往使人们把某种原因看作是特定结果的原因,或者把某种结果看作是特定原因的结果;人们之所以相信“天下雨则地上湿”是一条亘古不变的铁律,是因为他们采取或选择这样的视角不显得突兀,因而能产生舒服和谐的感觉。殊不知,这种求得安逸的惰性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妨碍着人们对经验事实奇特面貌的辨识。

而奇特之所以为奇特,正在于它是突破了常规思维定势之后所取得的效果。哈里·杜鲁门总统便对多维视野的好处多有所悟。当杜鲁门仍然在位时,就有许多美国人在传说他的父亲是一个一事无成的失败者,对此,杜鲁门予以机智的驳斥:“我父亲不是失败者,因为他毕竟是一位美国总统的父亲嘛。”

子贵父荣抑或父贵子荣,并不是强调个人主义至上的美国社会所赞许的价值观念,杜鲁门在此显然不是在以唱反调的姿态宣扬子贵父荣的观念,相反,他以一种能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既为乃父开了脱,同时又表现了自己灵活善变的能力。

借助多维视野来转换探讨的论题或转移斗争的矛头,是一种遭遇特殊问题时所经常采用的技巧,早在上个世纪,杰克逊总统就已经将此技巧演绎得淋漓尽致。1829年12月7日,美国国会开会,杰克逊向国会呈交了他就任之后的第一份年度国情咨文。这份咨文在当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第二天,杰克逊遇见老友罗伯特·阿姆斯特朗,便以希望得到赞许的期待心理向阿姆斯特朗打听人们对国情咨文的评价和反应。阿姆斯特朗如实答道:“他们说国情咨文确实是一流水平,但是没有人相信它是由你撰写的。”杰克逊没有能满足原有的期待心理,自然是不免失望,但他还是很快地把话锋一转,温和地说道:“我能物色到这样一位起草人,难道不同样值得赞许吗?”

其实,单凭这种灵活机敏的回答,杰克逊就是值得称赞的。谈锋的转变是思维方式转变的一个显明外在标志,杰克逊和杜鲁门两位总统通过转换论题,为自己在不利的语言情境中寻找到退身下台的阶梯,自然是多维视野的一大功劳。

由于人们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来考察经验事实和观察问题,因而总是很难从囊括各种利益集团立场的总体视野来看问题。但是,把尽可能多的视角纳入到自己的考察范围则是现实的,这样做不仅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而且有助于突破和创新。在大多数情形下,只有当某个人对他人的立场和观点有所把握时,问题才有可能得以解决。许多问题的解决正是通过影响他人并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人的视角才得以实现的。比如,建筑设计师的房屋设计方案,就不仅要从自身的视角出发加以考虑,同时还必须考虑到主顾、建筑工人、材料供应商、建筑评论家、同行甚至其他许多人的潜在视角。只有尽可能多地兼容并蓄各种视角,才有可能取得最佳的创造效果。

与上述两位总统相比,林顿·约翰逊则是把变换视角的灵活本领溶铸到自己的工作作风之中。约翰逊一向性情急躁,早在当选总统之前就已养成了心急火燎的工作作风,尤其重要的是,他还如此这般地要求他的手下。本世纪30年代,约翰逊在担任美国全国青年事务委员会得克萨斯分会主任期间,强迫自己班子里的人在晚上和周末也要加班加点地工作。有一天晚上,当他正在来回匆匆地检查手下人的工作时,突然发现一位职员坐在高高的一大摞子来信面前不知所措。约翰逊便问这位职员究竟出了什么事,那人愁眉苦脸地报告说,他正在从最上面开始,一封接一封地给来信人仔细写复函,可是写到后来,竟然发现下面又出现了来自同一个人的信,抱怨他们的前几封信至今尚未得到答复。听完这位职员的诉苦,约翰逊怒火中烧,他气急地抱起那一大摞子来信,把它们彻底翻了个个儿,然后向那位职员大声吼道:“现在从最上面开始回复,这样你就能够读到他们的最新来信,从而可以减去你一半的工作量。”

此案中约翰逊的做法看似简单,实质上恰好造成了两种思维方式的巨大反差。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是日常生活中时时发生着的两种情形;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存在着许多条通达的途径,而两点之间唯直线最近最短。倘若不突破长久形成的思维定势,事半功倍的效果显然难以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