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看他如何对自己

不看他如何对自己

时间:2022-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次,柏拉图对老师苏格拉底说:“东格拉底这人很不怎么样!”苏格拉底笑了笑,缓缓地说:“可我倒觉得,他这人很不错。”苏格拉底站起身来,慈爱地抚摸着柏拉图的肩头说,“一个人如果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看待别人,常常会把人看错。所以,我看人,从来不看他对我如何,而看他对待别人如何。”可见此类“打眼”的原因主要有三。

不看他如何对自己

在欧洲文化史上,苏格拉底一直被视为追求真理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

一次,柏拉图对老师苏格拉底说:“东格拉底这人很不怎么样!”苏格拉底问:“这话怎么说?”柏拉图说:“他老是挑剔你的学说,并且不喜欢你的扁鼻子。”苏格拉底笑了笑,缓缓地说:“可我倒觉得,他这人很不错。”柏拉图问:“你怎么会这样认为呢?”苏格拉底说:“他对他的母亲很孝顺,每天都照顾得非常周到;他对他的老师十分尊敬,从来没有对老师不恭的行为;他对朋友们很真诚,常常当面指出别人的弱点,帮助改正;他对孩子很友善,经常和孩子们在一起做游戏;他对穷人富有同情和怜悯,有一次,我亲眼看见他搜出身上最后一个铜板,丢进了乞丐的帽子里……”

“但是,他对你不那么尊敬啊!”柏拉图说。

“孩子,问题就在这里。”苏格拉底站起身来,慈爱地抚摸着柏拉图的肩头说,“一个人如果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看待别人,常常会把人看错。所以,我看人,从来不看他对我如何,而看他对待别人如何。”

苏格拉底不愧为大哲人,深谙“旁观者清”之理。

不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不先入为主、不掺杂着自己的是非得失利益关系去看问题,自然容易得出客观、公正的认识。

识人与识物颇有几分相通之处,就是要把自己排除在“当局者”之外。

古玩业界有一个常用词语叫“打眼”,意思是被别人蒙骗花大价钱买了假货。

马未都先生将“打眼”分为三个等级,说其中最高一级的打眼,问题并不出在技术上,往往出在心理上。地位越高的人越容易患得患失、瞻前顾后,尤其当价格因素再扰乱视线,人犯错误便理所当然。

可见此类“打眼”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买者把“我”的利益得失与买卖联系得过于紧密,心里紧张,因而使心智大大降低;二是有低价格的诱惑,想占便宜;三是求“宝”心切,急于将“漏”“捡”到手。

正所谓“当局者迷”也。

而对同一事物,局外人由于冷静、客观,往往比当事人看得清楚和全面。有一则古人下棋的故事。

“有二人弈者,虑子而未定,其旁观者先见之。二人以为能,求与之时,则不及二人远甚。故当局者工,而蔽于求胜之心;旁观者拙,而灼于虚公之见。故凡以利害之心虑事,是虑弥周而去道弥远。小数且然,况家国天下之事乎。”

大意是:有两个在下棋的人,正考虑棋应该怎么走还没做决定的时候,旁观下棋的人先拿出了应对的办法。那两个下棋的认为他很厉害,但等到邀他对奕时,他却远远比不上那两人厉害。所以说,当局者棋艺精,(棋艺)却被求胜的心情所障蔽;旁观者棋艺劣,却因为心里没有顾虑而看得准确。因此凡是用利害相关的心考虑事情,就会想得越多越周全反而离正确方向越远。小事尚且这样,何况国家天下大事呢?

看来,识人、鉴宝、对弈、处事,其中之理皆有相通之处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