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经济抓“五业”

农村经济抓“五业”

时间:2022-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刚刚闭幕的白河县第十二届党代会,则给白河21万人民吃了一颗定心丸。新一届县委提出的农村经济抓“五业”,工业经济抓突破,市场繁荣抓城镇,经济增长抓项目的发展思路在代表中引起强烈反响和共鸣。农村经济抓“五业”,即围绕黄姜、烤烟、蚕桑、畜牧、林特五大绿色产业,做大产业基地,做强龙头企业,做优产品品牌,做活产品市场,做好配套服务。

农村经济抓“五业” 工业经济抓突破市场繁荣抓城镇 经济增长抓项目

白河敲定今后五年发展思路

政府换届会不会出现“一个把式一个套,一届班子一个调”,搞“穷折腾”,是广大干部群众普遍担心的问题。刚刚闭幕的白河县第十二届党代会,则给白河21万人民吃了一颗定心丸。会议确定的今后五年发展思路和目标,既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又坚持了已被实践证明符合县情的路子。新一届县委提出的农村经济抓“五业”,工业经济抓突破,市场繁荣抓城镇,经济增长抓项目的发展思路在代表中引起强烈反响和共鸣。

过去五年,白河县在基础条件差、资金技术短缺和自然灾害频繁的情况下,实现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2002年GDP达到4.11亿元,年均增长8.73%,增速高于同期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农村经济初步形成姜、烟、桑三大主导产业格局,黄姜面积由1997年的3000亩发展到14万亩,被列为全省中药现代化种植基地县;烤烟面积突破2万亩,产量突破3万担,位居全省第四;蚕桑面积达到10万亩,养蚕达到3.3万张。姜、烟、桑三大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主渠道。工业经济初步形成加工、矿产、建材、化工四大支柱产业格局,并呈现出规模扩张、效益提高的发展态势。工业总产值由1997年的O.85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1.95亿元,年均增长18%。地方财政收入由1997年的806万元猛增到2002年的3726万元,增长3.6倍,年均递增35.82%,确保了干部工资按月发放,并解决了近千万元干部职工工资拖欠遗留问题。五年中还解决了6万农村人口的温饱和生存条件问题,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的856元提高到1442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突破3亿元,全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稳定温饱、基本脱贫向小康过渡的阶段。

白河县干群一心,穷则思变,艰苦创业的精神和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作风,2001年被树为全市学习的典型,2003年3月,省委还将在白河召开县市委书记学习“三苦”精神现场会。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既为做好今后工作奠定了基础,也让新一届县委班子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们认识到,在激烈的市场中,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只有加快发展,才有凝聚力和说服力;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富民强县,奔向小康。加快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思路,而思路的确定既不能墨守成规,又不能热衷于花样翻新,必须脚踏实地,符合县情。他们遵循市委提出的“全面建设绿色安康、奋力推进小康进程”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四抓”发展思路。

农村经济抓“五业”,即围绕黄姜、烤烟、蚕桑、畜牧、林特五大绿色产业,做大产业基地,做强龙头企业,做优产品品牌,做活产品市场,做好配套服务。做大产业基地,在提高科技含量的基础上,使全县标准化黄姜基地稳定在15万亩,年开挖8万亩,农民收入1.5亿元以上;优质烟叶生产基地保持在3万亩左右,年产烟6万担以上;建设10万亩规范化桑园基地,年养蚕6万张,产茧3万担;发展以养羊为重点的草食性传统养殖项目,力争养羊突破30万只;在316国道和环县路沿线建设一批竹林、果园专业村,尽快形成姜、烟、桑、畜、林五业并举产业新格局。做强龙头企业,就是要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形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牵引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做优产品品牌,就是要着力打造“白河黄姜” “白河山羊”等绿色品牌,努力实现特色产品规模化、规模产品特色化。做活产品市场,就是要通过培育专业协会、合作社等中介机构,壮大销售队伍,形成长期、稳定、广泛的市场网络,确保农产品销售畅通。做好配套服务,就是要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做好信息、资金、技术等各项服务,同时积极探索产业环节间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

工业经济抓突破,努力使加工、矿产、建材、化工四大支柱工业在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和技术创新上实现新的突破。加工工业以黄姜深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和机械加工为重点,努力提高经营效益;矿产工业加大资源勘探普查力度,加强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力度,由初级加工向精细深度加工转变,逐步向探、采、选、冶一体化迈进;建材工业抓好扩能改造,实现规模化经营;化工工业要加强企业管理,挖潜提效,扩大在工业经济增长中的份额。力争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07年突破3.6亿元。

市场繁荣抓城镇,即按照山水园林城市规划,本着“老城抓改造,引资建新城”的思路,拉大县城骨架,扩大规模,健全功能。优先发展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的集镇,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合理集中,力争到2007年全县城镇人口达到6万人,城镇化水平由8.5%提高到25%以上。

经济增长抓项目,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抓好基础、生态环境和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争取立项,实施安旬白316国道白段“三改二”、县乡环县路“四改三”项目,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水资源治理、小流域治理和兴水治旱工程,积极做好白旬二级公路改造及白河电站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着力实施白河县“十大建设项目工程”。

以固强五大绿色产业富民、突出工业经济富县、加快城镇建设开发、实施重点项目带动为重点,白河县今后五年将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力争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达到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000元,使全县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跻身西部中等以上县市行列。

(原载2003年1月22日《安康日报》头版头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