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燕与“马燕效应”

马燕与“马燕效应”

时间:2022-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燕艰苦求学的事迹经法国一家报纸两个整版的充分报道,引起广泛关注。在马燕就读的预旺中学,1200名学生中女生只有130人左右。现在,马燕给女孩争了气,也让许多人对女孩刮目相看。据说,这其中有些人是想走马燕的路子,渴望得到马燕得到的资助。马燕的际遇也引起一些人“眼红”。据说,马燕的母亲竟被要钱的人打过。马燕成了新闻人物。而由此产生的“马燕效应”,更是耐人寻味的。

马燕与“马燕效应”

“我们这山沟里有个马燕,成了世界名人!”

的确,现在知道马燕的人越来越多。不仅宁夏人知道她、全国各地许多人知道她,而且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许多人也知道她。现在,马燕的知名度还在上升。

2005年只有16岁的马燕,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一所中学的高一学生。她的家在距同心县县城几十里外的张家树村。这里因为自然条件恶劣,被列入“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许多家庭至今未解决温饱,许多少年儿童因为贫困无法坚持正常学习,马燕就曾在上小学时两度辍学。而在同心县预旺中学读初中,她更是历尽磨难。

马燕的出名,带有一定的偶然性。这个从小学四年级就一直坚持记日记的回族女孩,为自己不幸的命运、为自己不能与两个弟弟同样上学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为了争取上学的权利,她多次据理力争,向妈妈哭诉哀求。在面临又一次辍学危机之时,她甚至给不识字的妈妈写信、请弟弟代读,把记下自己心声的几本日记塞到妈妈手中,希望以此感动妈妈、促使妈妈改变决定。但这个贫寒之家,实在无力供养三个孩子读书。“丢卒保车”(当地普遍存有重男轻女的观念)实在是无奈之举。马燕在日记中记下了自己对读书的渴望、对辍学的担心以及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决心。马燕的不懈努力,终于打动了妈妈,她重返校园。就在这时,她的三本日记辗转送到来此采访的法国记者手中。马燕艰苦求学的事迹经法国一家报纸两个整版的充分报道,引起广泛关注。马燕的日记在法国出版,又激起强烈反响。随后,《马燕日记》又被译成多种文字在9个国家和地区出版。马燕那纯真、向上、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读者。马燕因此也得到社会的很多资助和一笔相当可观的版费收入。马燕的命运也得到根本的改变:她再也不用为上学的费用发愁了!

马燕的传奇经历,在当地产生巨大的冲击力。

马燕的传奇经历,冲击了当地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过去,在当地许多人看来,女儿一出嫁,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花那么大代价去培养不划算。在一些回族群众中,女儿一大就不愿让她们再到外面抛头露面了。有的女孩在十五六岁就订了婚。在一些村庄,居然没有一个女孩上过初中。马燕就是张家树村的第一个女初中生。在小学三年级前,整个同心县的男女比例基本相当。到了初中,就变成60比40了。而在农村,女生的比例还要低。在马燕就读的预旺中学,1200名学生中女生只有130人左右。现在,马燕给女孩争了气,也让许多人对女孩刮目相看。有人感叹:再不能轻视女孩了!有出息的女孩,比一般男孩强多了!同心县马高庄乡的一户农家有三女两男,两男都在学校正常读书,三女中一个没上过学,一个只上了一年学,另一个小女儿上到五年级也面临辍学的命运。但她却不肯像两个姐姐那样向命运低头了,她要向马燕学习,坚持学习,不懈抗争!在马燕的影响下,马燕所在的村庄,小学入学率现在达到百分之百,许多辍学者重返校园。预旺中学的女生也由原来的130人增加到370多人。同心县教育文化体育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2003年,同心县有位女生考上一所重点大学,家里因为她是女孩居然不想让她上了,经过据理力争并得到社会关心帮助,她最终才如愿走进大学校园。

马燕的事迹,使外界了解了宁夏、了解了宁夏一些地区的贫穷以及基础教育的现状,也使许多人的心灵受到不小的触动,使许多同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许多中小学生说,想想马燕求学的艰难经历,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不久前,马燕在辽宁省营口市向读者朗读自己的日记时,很多人当场就流泪了,有相当多的人想为宁夏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提供帮助。就连远在万里之外的法国,也有许多人为此慷慨解囊。

马燕的命运,使越来越多的人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马燕是因为学了知识,才会写日记;写了日记,才感动了他人:先是感动了自己的母亲,然后又感动更多的人,不仅争回了上学的权利,而且赢得社会的同情和支持。一个文盲,决不会作到这一切。马燕命运的转机,虽然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但也有一定的必然性:为什么这样的事会发生在马燕身上,而没有发生在别的孩子身上?尽管当地至今仍有许多人为此感到不平,但有理智的人还是认为,马燕用知识改变命运,还是合情合理的。

日记改变了马燕的命运,使不少人受到触动、受到启发。现在,在预旺中学及当地不少学校都兴起一股“日记热”。除了马燕仍在记日记外,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据说,在预旺中学,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在记日记。在马高庄乡的一所小学,有一个小学生已经记了三本日记了。这其中有不少是家长和老师要求和督促的结果。据说,这其中有些人是想走马燕的路子,渴望得到马燕得到的资助。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这也不是坏事。马燕的经历告诉我们,坚持记日记、多看些课外书,对素质教育是有利的。

马燕的际遇也引起一些人“眼红”。有人说,马燕命好,凭的是运气。她并不比别人出色,好事不能只便宜她一个人,应该人人有份。据说,马燕的母亲竟被要钱的人打过。马燕一家正考虑搬到镇上居住。

马燕成了新闻人物。两年多来,先后有数十家媒体前来采访。马燕本人也三次进京,走进中央电视台、法国电视二台的荧屏。2004年2月,马燕还到北京、沈阳、大连、营口等地签名售书。三月下旬,她又远飞法国参加为期一个月的活动。

成为新闻人物、也变得富有的马燕,依然保持着原来的纯真、质朴、善良、节俭。曾有不少人愿帮她转到条件较好的学校去读书,既有银川的,也有北京的,条件都比预旺中学强得多。但马燕不为所动:“我不转学,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我们这里的贫困同学、资助我们这里的贫困同学!”

事实上,现在,像马燕一样得到外界资助或得到马燕资助的当地学生,已经有几十人了。

马燕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这是一个奇迹。而由此产生的“马燕效应”,更是耐人寻味的。

(原载2004年5月21日《光明日报》三版头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