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谁来为青少年的体质下降负责

谁来为青少年的体质下降负责

时间:2022-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后,120急救车迅速赶来。又是一个多小时的抢救,又是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终结。学生晕倒,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2005年3月1日,银川市英才学校在体育馆内举行开学典礼。现在的问题是青少年整体体质下降。该校学生处处长田宏印说,现在学生的整体体质比20年前下降很多。青少年体质下降的恶果已经让一些单位过早地品尝到了:银川市有家银行在营业前常常开会。因此,这部分人群更需要体育锻炼。

谁来为青少年的体质下降负责?

痛心:大学新生猝死体育场

2004年10月的一天,西部某高校在为大一新生上体育课。这节课学的是比较柔和的长拳,就在同学们作好准备活动,将要学习新课时,一个男生脸色苍白、站立不稳,老师、同学立刻围拢过来,把他送到只有50米远的学校医院进行抢救。十几分钟后,120急救车也及时赶到,但是一个小时的抢救,仍然没有留住这个鲜活的生命。无独有偶。2005年5月,还是在这所高校,还是一个大一男生在运动场上出了事。当时,他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三级跳远比赛。在三次起跳都没有取得名次之后,他回到宿舍休息。一个多小时以后,他在赶回运动场的路上突然跌倒并摔破了脸皮,走在他前面的同学听到声音过来救助,几位校医也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随后,120急救车迅速赶来。又是一个多小时的抢救,又是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终结。

事后查明,这两个学生的高考体检和入学后体检,都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如果说这两起事件发生时记者都不在现场的话,那么此后不久,在宁夏一所医学院校新校址的奠基仪式上,记者就亲眼看到一个身穿旗袍、身披锻带、临时充当礼仪小姐的女大学生当场晕倒的情景。当时,正是不冷不热的季节,她站立的时间总共也就一个多小时。所幸并无大碍,她休息一会就恢复了正常。

这些现象,引起记者对青少年体质问题的关注:大学生猝死和大学生晕倒,都是偶然的吗?在这些表象背后,有哪些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补救措施?

忧心:军训场上的“特殊部队”

现在,全国各地高校为增强学生体质都开展了军训活动。没想到,就是这样强度不算很大的军训,竟暴露出许多人的体质问题。不论是站军姿,还是其他训练项目,都有人体力不支、当场晕倒。某学院一位处长告诉记者,他们每年军训晕倒的都有几十人。学生晕倒,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

就是这难得的锻炼机会,有不少大学生还采取了逃避的态度。在西部这所高校,每年都有十分之一以上的学生以种种借口不参加军训。该校学生处处长坦率地承认,由于担心发生意外,这些学生的申请,有许多没经过十分严格的审查就批准了。这样,每年都有不少人游离于军训之外,只做一些轻微的活动。他们成为军训场上的“特殊部队”,一些大学生戏称他们为“伤兵连”。而一些被列入“伤兵连”的人,居然没有一点羞色。

有件事更让人哭笑不得:在打靶时,有人竟趴在靶位上起不来了。原来他不敢打枪,吓晕过去了。

担心:岂独为身体素质?

说到现在大学生的体质问题,许多人都认为,问题不在大学,是他们从小就没有打好基础。

有人曾用“双杠上不去,跑操喘粗气”来描述一些中小学生的身体状况。其实,如果仅仅是上不去双杠、喘粗气跑操,问题还不算十分严重,中小学生的身体问题远远不止这些。

有人说,现在的中小学中,胖墩多,豆芽菜多,近视眼多。银川市教育局局长张晓沛告诉记者,全国初中生有40%近视,而高中生竟有80%近视。银川的情况与此大体相当。

2005年3月1日,银川市英才学校在体育馆内举行开学典礼。英才教育集团董事长郑培峰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发现,竟有学生接二连三地晕倒。晕倒的人数总共有20人之多!开始有人晕倒时,他还以为是那个学生病了,没有太在意。后来看到晕倒的人越来越多,他才警觉起来。当他忧心忡忡地向学校的校长、老师谈到自己的忧虑时,有人告诉他,这种情况很普遍,在其他学校都不止一次发生过。学生体质差,已经不是个别现象。有一个学生竟在举行升旗仪式时晕倒,而升旗仪式总共不过20分钟。有人问,难道我们的孩子连20分钟也站不住了吗?银川市教育局局长张晓沛告诉记者,每年中考、高考都有人晕倒在考场上。有人甚至中途退场,无法完成考试。这里面既有心理因素,又有身体因素。

最令人忧虑的,还不是一些中小学生没有健康的体魄,而是许多人缺少志气、毅力,缺少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有的人体力稍有不支,就轻易放弃;有的人一喘粗气,就当逃兵。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居然没有一点忧虑,对自己的怯懦行为,竟然满不在乎。

揪心:体质下降不再是“个别现象”

如果是一两个人体质下降,也许还不值得大惊小怪。现在的问题是青少年整体体质下降。银川市体育局局长高杨忧心忡忡地说,问题确实相当严重,再也不能掉以轻心了。

银川市体育局竞赛训练科科长王北珍认为,中小学生体质最好的时期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以后则每况愈下,现在独生子女多了,生活水平高了,体质却跌入最低。

有资料显示,某地中小学生的耐力、爆发力、柔韧性、心肺功能都有明显下降。有人查阅了某地中小学生运动会的记录,发现多数记录保持了10余年,没人能打破。银川四中体育教研组组长范伶俐至今还记得他1996年教过的6个初中毕业班。6个班体育成绩平均达到43分(满分为50分)。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立定跳远竟有80%的人达到满分。现在,难度要求降低了,优秀的比例也降低了,满分者竟由80%降到了50%以下。

西北二民院体育教学部部长潘义田无可奈何地说,由于学生的体质较差,一些体育教学计划无法执行。像中长跑项目,就因为许多人跑不动而不得不降低要求。该校学生处处长田宏印说,现在学生的整体体质比20年前下降很多。当然,一些竞技项目的成绩也随之下降。

青少年体质下降的恶果已经让一些单位过早地品尝到了:银川市有家银行在营业前常常开会。以前,这样的会都是站着讲、站着听。有一次,领导的话还没有讲完,有人竟然晕倒了。此后,在同类会上,又有人晕倒。先后晕倒的,都是年轻人。有鉴于此,这家银行便将这类会改成坐着讲、坐着听,这才没有人晕倒了。

操心:皇帝不急太监急

现在,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在体育馆内、运动场上经常健身锻炼的,多是中老年人,很少看见年轻人的身影。

某大学学生处处长对记者说,你在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在各个运动场上活跃的都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教职工,很难看见年轻教职工。近年来,新到学校工作的年轻人不少,但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很少。

不锻炼身体的年轻人都到哪里去了呢?其中许多人都坐到了电脑桌旁。在终日与电脑为伴的人中,又有一些人热衷于网络游戏,沉迷于虚拟世界不能自拔。难怪有人愤愤地说,那些网络游戏,对于有些年轻人来说,简直就是“电子鸦片”!

有些年轻人在电脑桌前一坐就是几小时,腰酸脖僵也不知道活动一下。这对心脏、腰椎、颈椎极为不利,长此下去将会带来综合性的疾病。因此,这部分人群更需要体育锻炼。而令人忧虑的事实,偏偏是他们最缺乏锻炼。

许多年轻人出门,就是只有一两站地,也要乘车,不肯步行。他们不愿意吃一点苦、受一点累。有位老师告诉记者,有个学生居然窝在公寓里一周没有下楼,吃饭、喝水都是打电话让人送进来的。这样的人,怎么会有健康的体魄?

范伶俐老师说,十年前,他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文化课学得很好,但体育成绩很差,开始竟连一个引体向上也作不了。但这个同学很有毅力,硬是和同学比着练,最终达到优秀。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有这样毅力的人却减少了。有些同学的体育成绩很差,但老师怎么讲都不上心、不着急。老师替他们操心,他们自己倒满不在乎。西北二民院对学生的体育锻炼一直十分重视。他们根据对学生的测试情况开出“运动处方”,发出“健身建议”,但有许多人竟对此毫无兴趣、毫不在意。为了让学生参加早操,学校采取了很多办法。各系负责人、班主任、辅导员常常到学生宿舍逐个去叫,有不少人是在很不情愿的情况下才去跑操的。个别人居然在点了名后并不跑操,溜回去接着再睡。

有人感叹,这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等到体质衰弱、疾病缠身时才想起锻炼,就为时已晚了。

伤心:卡车碾死跑操师生的深刻教训

再也不能忽视体育锻炼了!所有现象都给我们这样一个警示。有识之士也看到了这个问题的严峻性。2005年11月14日凌晨5时40分,山西省沁源县发生一起震惊全国的交通事故:沁源县二中900名师生在公路上跑操时,一辆疾驰而来的载重卡车碾压过来,有21人死于非命。

在痛惜之余,人们纷纷质问:为什么要让学生到公路上去跑操?谁该为此负责任?这个惨剧,折射出学校体育运动场地不足的问题。原来,由于这所学校操场太小,无法容纳全校学生跑操。除了初一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只能到公路上跑操!

其实,在全国,何止一个沁源县二中操场小,何止沁源县二中的学生在公路上跑操!

沁源县二中的情况在全国很普遍。有关人员告诉记者,在银川市的中小学里,没有几个运动场地是达标的。也很少有学校不到校外跑操的!郑培峰董事长对记者说,有的场地站都站满了,更不要说活动了。有的操场,竟然小到不能安排几个班同时上体育课。

银川四中是个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历来重视体育教学,运动场地也比许多学校大,但他们也没有400米跑道。由于场地不达标,他们曾多次在相关评比中被扣分。银川一中是一所投巨资兴建的现代化学校。但该校一位老师告诉记者,由于学校人数太多,要让所有学生都在校内跑操,同样很困难。这样,学生到公路上跑操,就成为各学校无可奈何的选择。

再也不能让沁源县二中的悲剧重演了!几乎所有人都会发出这样的呼吁。几乎所有人都问:难道我们的学校就不能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闹心:一条两难选择的禁令

沁源县二中的悲剧发生后,各地、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都立即发出紧急通知,明令禁止到公路上跑操。

应该说,这样的禁令是严厉的,也是有效的。按照禁令,类似沁源县二中的悲剧也不大可能重演了。但这样的禁令,对于本来就对体育健身不够重视的地区和学校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有许多学校干脆就此取消许多健身活动。跑操,在一些学校已经成为历史

高杨局长说,现在有些人已经到了“谈‘体’色变”的程度。怕出事,已经成为许多校长、许多老师、许多家长的共同心理。学校的许多体育活动和竞赛项目,仅仅因为担心出事而取消。甚至一些冲撞性、危险性不大的活动,也难以开展。

王北珍科长常常为开展活动发愁。去年,银川市体育局准备举办小学生足球赛,秩序册都印好下发了,但响应者寥寥无几。无奈,高杨局长亲自给各学校校长打电话,但有些学校报名后又因为担心学生受伤而退出了。到开会研究如何比赛时,只有两个领队、两个教练员到会,还被校长叫了回去。这场精心筹划的活动也就此“流产”。

2005年,某市体育局要组织个女子篮球队,竟发现许多女生根本不会打篮球。他们原计划在每个市辖区各组织一个队,但最后全市总共才凑成了一个队,比赛成绩也很不理想,赛完就解散了。现在,有一定风险的体育项目都被“另眼看待”。据一位体育老师介绍,有些课程,老师们都不敢开了。他举例说,过去各学校都开的“跳山羊”课,现在80%的学校都停了。搞体育活动,人们都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甚至只考虑安全问题。就是体育活动本身没有任何危险,有人还担心意外伤害。就因为考虑往返路上的安全,有的学校毫不可惜地放弃了参赛。

“不出事什么都好,一出事什么都不好!”很多人都认定这个理。“谁都怕担责任,有些责任谁都担不起。”这样的事例、这样的“经验之谈”随处都可以听到。

有人说,注意安全是对的,但也不必草木皆兵、因噎废食!但是,“因噎废食”的,不是哪一所学校、哪一位老师、哪一个家长,而是许多学校、许多老师、许多家长!是要安全,还是要健康?安全和健康,本不是互相对立的事物,也不是非此即彼的选题,竟让许多校长、老师、家长陷入两难选择的境地。而许多人实际作出的,并不是明智的选择。不能出事,不能出事!一出事就不得了!为了不出事,宁肯不干事。人们都担心出事,都为安全考虑,但又有多少人在为一代人的体质问题而忧虑呢?既要安全,又要健康!两者兼得,真的那么难吗?

寒心:体育健身的位置在哪里

有人告诉记者,有的学校高三学生基本就不上体育课了。而在有些初中,被挤占最多的也恰恰是体育课。

一位在中学工作过8年的体育教师告诉记者,在一些中小学,体育课上到什么样都无所谓,很少有人关注。重视体育课,一时看不出成效来;不重视体育课,也好像没有什么。有的校长只重视外出参赛,因此不择手段争抢体育尖子,目的是为学校争名次。有的体育课,就是发几个球,让学生自己去玩。党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应试教育从中作祟,在有的学校就只剩下“智”了,只要文化课考得好,别的都无所谓。是否全面发展,也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

某地初中升高中统考,体育成绩要记入总分。最初,这项考试有推铅球、引体向上(男生)、仰卧起坐(女生)、立定跳远、中长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等科目,在升学考试总分中占了50分。在几分、十几分的差距就决定能否进重点高中、重点班的情况下,体育成绩举足轻重。而体育成绩最高的和最低的,竟相差二三十分。因此,学校和家长对体育成绩相当重视。有的在考前进行突击训练,有的甚至千方百计托人、拉关系。但50分的标准只执行了一年,就降为45分,三四年后又降为30分。不仅如此,连考试科目也完全变了,即由原来单纯的竞技项目,改为身体形态、身体技能、运动技能三项。据说,这样考查,充分考虑了个体差异,更具人性化,但实际上是降低了要求。有人认为,这样降低体育分数、降低要求,与强大的社会舆论和一些老师、家长的强烈要求有很大关系。几年前,某重点高中教导主任在新生家长会上宣布:体育成绩不达标,将没资格参加高考。一些家长颇受震动。但是,三年以后,并没有听说哪个学生因体育成绩不合格而无缘高考。由于高考对体育没有要求,许多学校的体育教学就处于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地位。

有人说,现在的中小学生简直变成了学习的机器。每天爬起来就是学习,排得满满的文化课,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好不容易放学回家了,还有没完没了的作业等待他们,哪还有时间、精力参加体育锻炼?

有些学校除了每周的两节体育课外,本来还有早操、课间操和下午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其中就有体育兴趣活动),但由于升学压力,很多健康有益的活动都被不声不响地取消了。

体育健身,在很多校长、很多老师、很多家长心里,还没有摆在应有的位置。范伶俐老师说,这种大环境,不是几个体育老师就能扭转的。我们虽然有很多想法也在全力去抓,但结果常常令我们失望。

尽管有的中小学称自己重视体育教学、有的老师也称自己的体育教学没有问题,但体育教育中的问题,还是无时无刻不在暴露。在这方面,有些大学老师很有发言权。西北二民院体育教学部部长潘义田发现,有些人中小学读了十几年,竟连一些常见的体育项目都没有接触过。有的简直一点都不会,个别女生甚至不会跳远。一次,有500人上体育课,在几大球类中,只有30多人会打排球。由于基础太差、体质不高,中小学体育课欠账较多,他们不得不在每学期拿出三分之一的课时来上体能课。潘义田说,不能让大学体育教学总是从零开始吧?

收心:该为体育健身留出足够的空间

青少年体质下降,是应试教育结出的恶果!许多采访对象都向记者表达了这一观点。

张晓沛局长说,青少年体质下降,是诸多矛盾、弊病、问题的集中反映。我们的教育,应该让学生具有健全的灵魂、强健的体魄、完善的人格,三者缺一不可。过去那种只盯分数、只盯钱的作法,挫伤了学生、累垮了老师、愁坏了校长、害苦了家庭。现在,要全方位反思,彻底转变教育观念,调整对学校和学生的评价机制!

高杨局长说,是把学生培养成“羊”,还是把学生培养成“狼”?是否把体育摆在应有位置至关重要。我们的下一代不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能是弱不禁风、一碰就倒的玻璃人!不能成为新的“东亚病夫”!一个人学习好,就是好学生?一定要改变单纯以考试论英雄的错误观念。没有健康的身体,就可能什么事也干不成!

现在,应该从应试教育的困扰中把心收回来了。

张晓沛认为,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不仅关乎他们的体能体质,而且对培养他们的精神、毅力、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忽视不得。他认为,现在每周只上两节体育课远远满足不了青少年成长的需要,必须增加多种课外体育活动。

那么,如何摆正体育教育的位置、尽快改变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状况呢?

张晓沛、高杨、潘义田都认为,首先,全社会都应该提高对体育和健身的认识,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营造良好的氛围。其次,要加强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提高学校建设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决不能再建体育设施不达标的学校。同时还要尽可能扩大现有学校的体育场地、增加体育设施。第三,各类学校都要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增加锻炼的时间和强度,上足上好体育课,规范教学,严格管理,杜绝挤占、挪用,科学评价体育教学成果。第四,增加体育投入,在学校、街道、社区安装健身器材,让人们随处可以健身锻炼。第五,公共体育场馆应该向社会免费开放,学校体育场地也应在节假日无条件向公众开放……

为了提高青少年体质,还有多少工作要做?为了让青少年具有强健的体魄,做多少工作都值得!

后记:记者是怀着沉重的心情进行这次采访的。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的心情也变得越发沉重。青少年体质问题,真让人痛心、忧心、揪心!记者衷心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这个问题,都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贡献一点力量。

(原载2006年4月1日《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