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入新疆罗布泊的瑞典探险家

深入新疆罗布泊的瑞典探险家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瑞典民族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数量之多,令人惊讶。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1885年,20岁的斯文·赫定中学毕业。斯文·赫定深知,探险家必须具备丰富的学识。他三次深入新疆罗布泊,重大贡献之一,是发现了楼兰古城。1901年1月,斯文·赫定重返中国新疆:3月3日,赫定按预定计划到达了奥尔得克发现雕刻木板的地方——这是旧罗布泊湖畔的一座古城,往日的繁华已烟消云散,留下的只有死亡与沉寂。不过康有为去瑞典不是探险,而是避险。
深入新疆罗布泊的瑞典探险家_如画北欧

斯德哥尔摩是一座文化之城,除了瓦萨博物馆、北欧博物馆之外,还拥有诸多博物馆。在斯德哥尔摩埃斯泰尔马尔姆以东的挪拉尤尔格丹,有一座属于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民族博物馆,最为中国人所关注。瑞典民族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数量之多,令人惊讶。这些中国文物,大都是由瑞典探险家、地理学家斯文·赫定(Sven Ahders Hedin,1865~1952)从中国运回去的。1948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设立以斯文·赫定命名的基金会,和瑞典民族博物馆合为一个单位。

斯文·赫定在中国相当知名,他的著作《亚洲腹地探险八年》、《我的探险生涯》先后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很巧,我从北欧回上海之后,正巧上海书展在新疆喀什设立分会场,我应邀到那里签名售书。在谈起喀什的历史时,多位当地朋友都提到了斯文·赫定,因为很多喀什文物被斯文·赫定带到瑞典,如今收藏在瑞典民族博物馆。

斯文·赫定跟诺贝尔一样,是一个充满冒险精神和传奇色彩的瑞典人。他怎么会先后五次从遥远的瑞典来到中国西部探险呢?

1865年2月19日,斯文·赫定出生于斯德哥尔摩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生活在一个“向地图上的空白点宣战”的年代。北极、南极、热带密林、沙漠深处、高峰之巅这些人迹罕至的地方,成为探险家们探索的热点。谁在这些空白点里有所发现,就名垂青史。1880年4月24日,瑞典北冰洋探险家诺登舍尔德率领的极地探险船“维加号”回到斯德哥尔摩,全城沸腾,把诺登舍尔德作为英雄欢迎。15岁的斯文·赫定目击了当时的盛况,他说:“有朝一日,我也要这样衣锦荣归。”就这样,小小年纪的斯文·赫定立志要当探险家。

picture

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

1885年,20岁的斯文·赫定中学毕业。这时正值诺贝尔投资俄国中亚巴库油田,一位瑞典工程师要到那里工作,想为儿子聘请家教。真是机缘凑巧,经中学校长介绍,斯文·赫定得到了这一工作机会。斯文·赫定头一回出远门,领略中亚风光,非常兴奋。翌年,合同到期,斯文·赫定花费5个月南下做纵贯波斯的旅行,对于地理探险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他所言:“命运之神引导我走向亚洲大道,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年少时到北极探险的梦想已经逐渐淡去,从那一刻起,亚洲这片地球上幅员最辽阔的陆地所散发出最令人着迷的力量,显然主宰了我往后的生命。”聪明好学的斯文·赫定,在这次旅行中还学会了鞑靼语和波斯语

斯文·赫定深知,探险家必须具备丰富的学识。他在回国之后,进入斯德哥尔摩大学,学习地质学、物理学和动物学。毕业之后,他前往德国柏林大学深造,成为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教授(Richthofen,1833~1905)的高足。李希霍芬教授曾经多次到中国考察,是近代中国和西方国家科学交流的重要先驱。他还是“丝绸之路”这一名称的首创者。李希霍芬教授深刻地影响了斯文·赫定的一生,使他的探险目标锁定亚洲,锁定中国。

当斯文·赫定还在师从李希霍芬教授学习的时候,1890年4月,瑞典王国外交使团远赴中东,需要懂得鞑靼语和波斯语的翻译。斯文·赫定担任了翻译,前往中东。在完成使命之后,斯文·赫定提出要从中东前往亚洲大陆探险,获得瑞典国王批准,并提供了经费。这样斯文·赫定从德黑兰东进,在1890年12月,来到中国西端的城市喀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深深吸引了他。

从那以后,斯文·赫定一次又一次前往中国探险。他不仅得到瑞典国王的资助,而且还得到诺贝尔的赞助。他三次深入新疆罗布泊,重大贡献之一,是发现了楼兰古城。

那是在1900年春,斯文·赫定带领探险队深入罗布泊:

在罗布泊旧河床,他们突然发现了几间木屋的残迹耸立在一个土丘上,好像悬在空中一样。显然这是多年风蚀作用的结果。一番搜寻后,发现了几枚中国古钱、几把铁斧和几块木雕,一块刻着一个手持三叉戟的武士,另一块刻的是头戴花冠的人,还有一块刻着莲花。斯文·赫定立即把这些东西装了起来,派人送往新湖。接着,斯文·赫定扩大了寻找范围,在木屋东南大约1公里处,他们又发现4座塔楼,但斯文·赫定无法搞清楚它们是军事堡垒还是烽火台,或者是宗教建筑

第二天,斯文·赫定决定离开此地,携带的水已经不多,这里又是沙漠腹地,不可久留。走了20多公里后来到了一块洼地,里面长着几棵红柳,说明地下可能有水。皮囊里的水仅够维持两天了,于是,斯文·赫定下令在这里掘井找水。这时,他们才发觉仅有的那把铁铲不见了,仆人奥尔得克忽然想起并爽快地承认,是他把铁铲忘记在木屋那里,他愿意回去取来。

奥尔得克经历沙暴第二天回来时,不仅带回了那把铁铲,还带回来一个重大发现。他告诉赫定说,暴风刮起时,他迷路走进了一座土台,那土台旁边有许多房屋的废墟,许多图案精美的壁板半埋在沙土中。他顺手拣了几枚钱币,拿了两块雕刻木板,然后寻到先前的木屋遗址,找到了那把铲子。但木板太重,没法带回来。斯文·赫定一听,立刻派他和另外几个人去把木板带回来。当赫定接过雕刻木板时,他简直目眩神迷,那雕刻的漩涡花饰和树叶无比精美。当他听说那里有许多这样的东西时,恨不得立即到那里去,但他知道这是一个愚蠢的想法,因为只剩下两天的水了,他不能打乱经过缜密考虑的旅行计划,不能拿人的性命作赌注。唯一的选择,就是等到明年冬天再回来探寻那一片废墟的秘密。

1901年1月,斯文·赫定重返中国新疆:

3月3日,赫定按预定计划到达了奥尔得克发现雕刻木板的地方——这是旧罗布泊湖畔的一座古城,往日的繁华已烟消云散,留下的只有死亡与沉寂。所有的屋舍几乎都是木制的,墙壁则是用一束束的柳枝糊上泥巴构筑而成。赫定仔细地勘察了这座与世隔绝的古城遗址,并在地图上描绘平面图。这之后,他开始了挖掘。

picture

喀什老城维吾尔高台民居远景

就这样,斯文·赫定发现了楼兰古城。1980年,笔者在罗布泊追寻失踪的上海科学家彭加木时,曾经到过楼兰古城。

斯文·赫定毕生忙于探险,无暇娶妻,跟诺贝尔一样终身未婚。斯文·赫定说:“我已经和中国结了婚。”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从中国“深入”到瑞典的一位名人,乃是康有为。不过康有为去瑞典不是探险,而是避险。

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之后,作为维新派领袖的康有为遭到清政府通缉。这年10月27日,康有为乘坐英国客轮“重庆”号逃抵日本,从此开始流亡之旅,周游世界31国。

康有为游历加拿大、美国、墨西哥之后,七赴法国,八游英国,十一次出入德国,还游历了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希腊等国。1904年底,康有为来到瑞典,为斯德哥尔摩的美丽所倾倒。康有为在游记中这样写道:“瑞典百千万亿岛,楼台无数月明中……岛外有湖湖外岛,山中为市市中山……欲徙宅居之。”

1906年康有为再度来到瑞典。他写道:“天下风光之美,瑞典第一,瑞典风光之美,沙丘巴登第一。”所谓沙丘巴登,是斯德哥尔摩东南沿海的一座小岛。康有为在小岛上建起中国式的园林,取名“北海草堂”。直到1907年,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如今,康有为当年在斯德哥尔摩所住的沙丘巴登岛,被当地华人称为“康有为岛”。

picture

作者夫妇在喀什香妃墓前

康有为在瑞典时写下的《瑞典游记》中文单行本,于2007年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瑞典人斯文·赫定到中国探险,中国人康有为到瑞典避险,见证了中国与瑞典交往史上不寻常的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