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震救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抗震救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时间:2022-0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能否成功应对灾难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同时,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许多启示。6月14日,日本发生了7.2级地震,震前10秒气象厅向全国发出紧急预警,使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到较小程度。这次汶川地震发生后,整个国家的应急措施迅速启动,标志着我国在建立健全现代突发事件管理体制和应急机制方面正在走向成熟。在这次抗震救灾的紧急关头,国家迅速调动兵力组成救援突击队,同时配备专

抗震救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能否成功应对灾难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这些灾难有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海啸、雪灾、洪涝、台风、干旱,等等;也有人为灾难,比如战争、重大事故、恐怖事件、动乱、政变、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等等。有的国家经受不住考验,从此民心涣散、国力不振;有的国家会愈挫愈奋,更加雄起和强大。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属于后者,虽饱经磨难,却永远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次灾难都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对民族力量的一次凝聚。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情系灾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展开了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这次抗震救灾,救援速度之快、投入人力物力之多、募捐数额之大、救灾效率之高,堪称“我国乃至全球抗震救灾史上的一个奇迹”,显示了党和人民的伟大力量,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进一步坚定了人们对党的信任、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必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许多启示。

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工作,提高科学预测和防范灾害的能力

基础研究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源泉,每一个重大突破,往往会使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这次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把关注的目光聚集到地震管理部门和专家身上,引发了不少关于地震预测预报的争论。地震灾害预测难度大,但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我们能科学把握地震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就能够更多地挽救生命和减轻损失。6月14日,日本发生了7.2级地震,震前10秒气象厅向全国发出紧急预警,使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到较小程度。必须大力推进基础研究,这些工作虽然在短期内看不到成效,但在关键时刻将凸显其重要性,发挥主导乾坤的作用。

加强防灾减灾研究。树立全面防灾减灾意识,不能今天发生了地震灾害就突出地震研究,明天发生了冰雪灾害就突出气象研究,防止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当前,要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这次地震毁损严重的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和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其它建设工程进行质量和抗震性能鉴定,保存有关资料和样本,搞好防震抗灾分析研究。要着眼长远,面向全人类,加强对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时空分布等规律和致灾机理研究,揭开更多的自然奥秘,为科学预测和预防自然灾害提供理论依据。要强化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完善气象、水文、地震、地质、海洋、环境等监测站网,构建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鉴于自然灾害成因极其复杂,应该对灾害预报预警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完善,增强基础研究人员对灾害预测预报的责任心和能动性

切实保障基础研究投入。为了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世界上先进国家普遍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并出台了确保本国基础研究保持领先地位的各项政策。据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早在2002年,美国、日本、德国、瑞士等国家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均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其中基础研究经费占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量的比例均在15%-20%之间。2007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1.49%,其中基础研究经费占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量的比例仅为0.052%。由于经费紧张,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仪器设备精密程度、科研人员待遇等方面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致使研究进展拖延,也导致一些创新项目、前沿项目得不到有效支持。国家要充分发挥支持基础研究的主导作用,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要按照相关要求,在编制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分配时,应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科研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措施,引导企业、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应通过项目、财税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省市,结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在国家科研经费的总盘子中,应从科研机构(基地)正常运转经费、科研项目经费、科技基础条件经费等方面,提高对基础研究稳定投入的比例。要适应科学研究规律和科技工作特点,逐步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对有重大突破和突出贡献的科研单位加大预算经费,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抓好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责任感强、研究水平高的专业人才队伍,是推进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保障。要改善基础研究人员的工作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稳定人才队伍。要研究建立有利于激发基础研究人员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的工作机制,增强他们献身基础研究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要围绕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灾害防治工作中尚未解决的科学难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提高我国基础研究的水平。

必须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确保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和危机尤为重要。应当看到,这几年各级应急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基础仍然薄弱,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一些突发事件的复杂性、关联性、危害性和应对的难度在增加。要坚持把加强应急管理贯穿于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全过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进一步深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次汶川地震发生后,整个国家的应急措施迅速启动,标志着我国在建立健全现代突发事件管理体制和应急机制方面正在走向成熟。当前,要下功夫完善基层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扩大应急预案覆盖面,使街道、乡镇、社区、村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都有各自的应急预案。基层应急预案要符合实际,职责清晰,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并根据需要不断修订完善。要采取规范标准、评估分级、试点示范、奖惩考核等措施,在城市和农村广泛开展应急管理示范社区、示范村创建工作,提高基层整体应急管理水平。要加强应急预案动态管理、演练和评估工作,确保同一层面预案之间和上下级预案之间,在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应急保障等各个环节实现有机衔接,切实把预案的东西变成实战能力。

抓好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在这次抗震救灾的紧急关头,国家迅速调动兵力组成救援突击队,同时配备专业化的地震救援团队、医疗卫生队、电力、电信、交通抢险队,依次跟进,迅速形成有效救援的局面。地方、部队及各方面救援力量均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军地协调、各方协同,提升了抗震救灾的整体应急效能。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目前国家和省级层面对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工作措施不断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健全,但市、县(区)、乡、村的应急管理工作相对薄弱,并呈逐级减弱现象。要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建设,夯实地方各级政府主要领导的“第一责任”,将应急管理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和各级领导班子考核内容。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奖惩制度,对不履行职责引起事态扩大、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依法追究责任,对预防和处置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要尽快完善应急管理财政扶持政策,建立应急资源征收、征用补偿制度,探索利用保险等各种市场手段防范、控制和分散风险。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改善技术装备,提高各类应急队伍综合协同应对能力。强化物资保障能力建设,增加储备品种、完善储备设施,提高备用生产能力,健全应急物资的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要建设好国家、省、市三级综合应急平台,以及各有关部门和领域的专业应急平台,实现预案联动、信息联动、队伍联动、物资联动。要建立及时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这次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的消息,政府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电视、广播等媒体以24小时直播的方式,全面、深入、准确地滚动报道灾情和抗震救灾的进展情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灾区每天召开新闻发布会,为抗震救灾提供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舆论氛围,获得了国际社会的理解、同情和支持。坚持快速反应、主动引导和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依法做好重特大突发事件及敏感事件的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这是制止谣言、稳定民心的重要手段,也是应急机制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要认真贯彻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政策,逐步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提高全民避险自救互救能力。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善于紧急避险才能保障生命安全。在这次地震中凡有地震常识的,进行过应急训练的,大多有幸地存活下来,相反有些完全可以安全撤出的,由于不熟悉逃生常识而遇难。得益于坚持数年的安全教育和紧急疏散演习,在紧邻重灾区北川的安县桑枣中学,在地震发生后,全校2200多名学生和上百名老师,仅用1分36秒,从不同的教学楼、教室中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无一伤亡。这一成功的自救,让人欣慰,发人深省。如果有更多人具有自救常识,这次地震伤亡人数就会降到最低程度。要结合这次地震,引导人们将防灾避险融入日常生活,有针对性开展各种避险自救训练。要将灾害预防等科技知识纳入国民教育,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纳入全社会科普活动,提高全民防灾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互救能力。社区和乡村要充分利用活动室、文化站、文化广场以及宣传栏等场所,广泛开展应急知识普及教育。生产经营企业要依法开展员工应急培训,使生产岗位上的员工能够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有关防范和应对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推进应急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把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加快发展应急产业。要适应应急能力建设,开发培育应急产业。要深入研究监测预警、通信信息、救援装备和个体防护等方面对应急产品的需求,加快制定促进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充分运用保险、税费、信贷、政府采购等经济手段,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应急产品研发和制造,建立一批应急技术转化基地,扶持一批有能力的规模企业,使我国的应急产业在较短时间内有一个大的发展。

必须自觉按规律办事,推动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重大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也加深了我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依规律而行则兴,逆规律而行则衰。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改进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牢固树立百年大计的思想,遵循“质量决定安全”的规律。在这次地震中有的建筑经受住了考验,而有的建筑顷刻间化为废墟。这除地震破坏力因素外,还有选址和质量问题。重大公共设施和城镇、村庄建设一定要重视和搞好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科学进行选址,尤其要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群众建房选址的管理。要认真搞好规划,对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商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标准进行设计,增强抗震设防能力。人口稠密的大城市应当根据人口密度,建设紧急避难所,完善紧急情况下疏散、转移、安置群众的城市功能。要严把施工组织、材料及设备和工程质量监督及管理等关口,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加大对劣质工程的依法查处力度,严惩工程建设中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国家有关部门对这次地震中毁损严重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其他建设工程进行调查评估,对"豆腐渣"工程将追究有关人员责任,这是对遇难群众的告慰,也对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敲响了警钟。非灾区地方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和技术力量,对辖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建筑质量进行一次排查和评估鉴定,对质量不合格的建筑及早采取安全措施,并对相关人员实施责任追究。

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经济实力强大了,干了过去多少年想干而干不成的事情,特别是基础设施面貌日新月异,现代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人民群众确实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但客观上讲,过去的一些工作方式方法现阶段出现了"后遗症",对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比如以“搞运动”的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互相攀比、急于求成,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普九"当年铺摊子较大,超越了当时地方财力,就连不少行政村也东拼西凑修建起了教学楼,由于当初对未来生源考虑不周,目前因入学高峰已过、生源减少,致使不少教学楼闲置,利用效率低,造成了资源浪费。这次地震中倒塌的不少教学楼质量问题也与当年“普九”硬性达标验收有一定关系;工作条件不具备,时机不成熟,常采取先发展后完善的办法,其结果是大多要付出很高的成本去完善,有的甚至无法完善,成为今后发展的障碍。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确定不同的考核内容,实行分类考核,不搞"一刀切"。要把运用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使用结合起来,引导各级干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摒弃各种短期行为,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研究部署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时,要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统一,围绕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和着眼长远发展打基础,把实事求是同开拓进取结合起来,使我们作出的决策、采取的措施、开展的工作符合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符合群众的愿望和利益,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律。各类自然灾害频发,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发展方式有很大关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资源缺失和生态环境容量限制两大约束,如果继续沿袭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发展下去,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将难以实现。因此,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一是要抓住当前成品油价格和电价等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的契机,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依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消费方式、生活模式。二是要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先进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要通过加大对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的防治、荒漠化石漠化的治理、林业和草原的建设,从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逐步发展到有效修复生态环境。三是要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和国家经济布局,完善产业政策,改革现行财政政策,推动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等主体功能区建设,实现资源开发、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第一要务,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试想,如果没有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没有强大的国力作为后盾,面对如此巨大的国难,我们拿什么来应对。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2165亿美元增加到3.23万亿美元,年均增长9.6%,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26美元增加到2100美元,增加了8倍多,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多万减少到1000多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财政收入由1132亿元增加到5.13万亿元,增加了44倍多,国家财力大大增强。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抗击这场特大地震灾害的显著成效,得益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奠定的雄厚物质基础。

截至6月30日12时,各级政府投入抗震救灾资金547.1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496.11亿元,调运救灾帐篷157.97万顶、活动板房53.95万套;调运棉被486.69万床、衣物1410.13万件,还有大量粮食、食品、药品等救援物资源源不断运到灾区。中央决定,今年安排700亿元建立灾后重建基金,明后两年中央预算还要再做相应安排。灾区政府也及时调整年度财政预算,增加了抗震救灾资金投入。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发展才能为我们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把综合国力搞上去。

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这是已经被实践证明并将继续被实践证明的真理。同时应当看到,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形成一套比较完整、比较定型的体制机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随着改革进入新的阶段,触及许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大大增强,更需要坚定信心,付出艰苦的努力。要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不失时机地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国家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重点推进“三大改革”:一是要在深化中央大型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把关注点转向推进地方国有企业的战略重组,增强地方经济活力;二是立足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建立“东部反哺西部”的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三是统筹解决好地方行政事业单位富裕人员的“出路”问题,为地方行政和事业单位改革顺利实施创造条件。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加快提升国家工业化水平。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也是提高国家应急保障能力的关键所在。一是要下大力气振兴装备制造业。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人们在赞叹俄罗斯重型运输直升机性能的同时,对我国先进装备制造发展也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如果投入足够类似这样的机械,就会在救灾的时间和效率上赢得主动。要在继续提高各类工程装备制造水平的同时,加快发展满足特殊用途的装备制造。二是要着力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要积极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加快推进高技术产业专项,对符合转变增长方式的高技术产业给予政策支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三是要加快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建设。要增强能源忧患意识,在提高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利用率的同时,积极发展核能、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源等现代能源产业,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能源安全保障。四是要抓紧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要改变目前我国各种交通运输体系自独立发展的状况,从国家层面制订交通运输规划和政策,建立统一指挥、综合协调的交通运输管理机制,整合交通资源,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实现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等高效有序运行,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五是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建设以通讯、广播、电视、网络、卫星系统为重点的现代信息产业体系,不断提高我国信息化水平。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这是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综合国力的根本途径。要加紧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实现我国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缩小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要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抓紧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通过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科技的竞争关键在人才,要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

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面对这次特大地震灾害,中央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办大事的优势再一次展现出来。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人、华侨拧成一股绳,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各地救援队伍源源不断赶赴灾区,救灾所需各种物资迅速向灾区调运。据民政部报告,截至6月30日12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552.70亿元,已向灾区拨付捐赠款物合计198.23亿元。上万名伤员转移到其他省市接受救治。为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步伐,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灾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实行“一省帮一重县”的办法,建立对口支援机制,安排19个省市将以不低于1%的财力,对口支援重灾县3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互助协作机制高效运转,这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特有政治优势,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难以效仿的。要不断奠定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广泛、更加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使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机,不断焕发出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要求,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只要不断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尊重和体现,使人民更多地享受到发展成果,就能激发和积聚起更加深厚的民族伟力。

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发扬社会主义协作精神。全国各地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在任何时候都要自觉服从全国大局和中央统一部署,政令畅通、步调一致、紧密协作,确保国家在紧急关头快速调动、组织、分配全社会的各种资源,打好大会战、攻坚战,这是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保证。

面向世界,主动融入并加强国际合作。正是因为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始终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一改32年前唐山大地震的自我封闭、拒绝援助的做法,主动加强国际合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和援助。这既增强了我们抗震救灾的力量,又展示了中国自信、开放的大国形象。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既争取和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办好中国的事情,又积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已成为凝聚全国人民和全球华人情感、力量的重要纽带。要坚持“两手抓”的方针,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传承中华民族团结互助、扶贫济困、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把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同伟大的民族精神结合起来,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更加紧密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抗震救灾的实践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最伟大、最正确、最光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如果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就不会取得抗震救灾的重大阶段性胜利。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连续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政治局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并亲赴四川灾区指导抗震救灾。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及时对全力救治伤员、安置受灾群众、加强卫生防疫、防范次生灾害、抢修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和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做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温家宝总理担任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亲临现场指挥。在抗震救灾的不同阶段,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先后在行进的飞机、火车上,在灾区帐篷,在北京召开多次会议,对抗震救灾工作及时做出具体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领导同志也对抗震救灾工作给予了有力指导和协调,使整个抗震救灾工作果断有力、紧张有序、持续有效地向前推进。同时,在抗震救灾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灾区共有17500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2288000多名共产党员奋战在第一线,组建各类“党员抢险队”、“党员突击队”1.82万多个,参与党员达118.3万余人,在救灾一线和灾民安置点组建临时党组织720多个。非灾区各级组织部门积极采取多种形式支援灾区,在全国组织系统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了自愿交纳“特殊党费”活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抗震救灾第一线,成为带领群众抗震救灾的主心骨。不少优秀青年火线入党,从废墟中救出的青年发出“我要入党”的肺腑之言。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再次展示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光辉形象,也极大地提升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活动,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要认真总结我们党领导的这次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采取报告会、图片展、影视片、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宣传党中央、国务院组织指挥抗震救灾的重大措施以及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的先进事迹,宣传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人们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信念,拥护党的领导,在党的带领下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巩固和提高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提升执政兴国的水平、执政为民的水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水平。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要通过加强理论武装、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与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相适应的领导水平和能力。

深入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引导广大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紧密结合起来,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当前,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坚持一手抓支援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把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带领群众为胜利实现今年各项目标任务而奋斗。

(新华网 2008年7月7日首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