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名家工作室制度应有自己的特色

名家工作室制度应有自己的特色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县的名家工作室制度也不例外,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又如文化名家工作室,不应该单单把出书作为工作室唯一的成果体现,而应该把送文化下乡、在群众中普及传统文化知识作为自己的一项工作。也就是说,每个名家工作室,在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同时,还要把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作为工作室的一项常规性工作。所以,可以规定,两个文化名家工作室,都应有一定年龄以下的年轻人,最好是形成梯队。

为加大对教育、卫生、宣传、文化和体育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重点培养一批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家,我县从2012年开始实行名家工作室制度。

为规范该项工作,我县制定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工作方案。方案内容包括申报、立项、实行的计划,年度的总结,考核等级的评定,工作室成员的培养等。这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提高我县知名度和对外的影响力,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

所谓成功,就是不断完善的过程。任何一种制度都需要不断完善。我县的名家工作室制度也不例外,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第一,每个名家工作室应有自己的特色。

如教育名家工作室,在做好自己工作、搞好科研成果的同时,还应把扶贫助教,比如帮助山区孩子,甚至提高山区老师的教学水平,作为自己的一项工作。

如名医工作室,也应该在提高工作室成员的水平的同时,把宣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送医下乡、普及人民群众的医学知识,作为自己的一项工作。

又如文化名家工作室,不应该单单把出书作为工作室唯一的成果体现,而应该把送文化下乡、在群众中普及传统文化知识作为自己的一项工作。最好是把传统文化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讲解。一种文化,如果单单在学者的书房里,在研讨会上出现,没有走进百姓的生活,没有转化为自觉的行为方式,这种文化实际上已经死亡了。毕竟研究文化,不是为了成为古人,而是为了服务当代生活。

也就是说,每个名家工作室,在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同时,还要把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作为工作室的一项常规性工作。这样,经过几年的培养,可以造就一批业务精湛、社会服务能力强的专家学者。这些专家学者,也是社会需要的专家学者,不是空头理论的专家。对整个社会而言,这也可以形成服务的合力,使更多的群众受益。回到名家工作室本身,这也巩固了它们初建时的宗旨,因为名家工作室的工作,最终还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满意。

可以让每个名家工作室在上报科研活动计划的同时,上报一项与社会服务相关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也是如此。不定期抽查其社会服务的情况,这就可以避免名家工作室的工作流于形式。

第二,对成果突出的工作室应有奖励。

现在对工作室也实行奖励——每年考核,考核合格的,给予适当的奖励。但是这种奖励还是力度不够。

如工作室成员要出一本书,一本专著,至少要三万到五万元经费,而工作经费一年也就两万元。工作室成员不少,其中年轻人也不少,薪酬有限,这样的奖励力度不足以支撑工作室的发展。

所以,对于能够出成果的,出学术专著的,尤其是达到一定层次的学术专著的工作室,在工作补助之外,应该给予适当的奖励。这也是对新人的培育方式,也是真正有利于提高工作室,学术水平的一种方式。

第三,应有相对年轻的“名家”。

能够称得上名家的,大都是经过不断的努力,刻苦的自学,得以成才的,因此大多年龄较大。我县最顶尖的名家都是年近八旬的老先生,虽然在我县文化系统教育较有知名度和影响力,但是,毕竟年事已高,有许多不便之处。寻找“名家”,就应关注有潜力成为“名家”的年轻同志,以免青黄不接。

所以,可以规定,两个文化名家工作室,都应有一定年龄以下的年轻人,最好是形成梯队。这样就可以实现新老交替,代代相承。

2015年7月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