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柳山弦歌怀想

柳山弦歌怀想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比较而言,柳山更为高大挺拔,更加峻峭秀丽罢了。后人就将此山改名为柳山。终于在江南为官时接到授其为衢州司马的任命,他决定辞官读书。柳浑来到山的脚下,遂弃船登岸,投入其怀抱,在此读书怡情,修炼心志,终成风流人物,一代名相,耿介之士,清名远扬。万山丛中,独柳山矗立于修江中段,如飞来之峰。宋绍兴年间,世居柳山之下的陈功显在柳浑精舍旧址建柳贞公祠,且辟讲肄称柳山书堂。山空水静,弦歌不再。

翁还童

柳山之于武宁,就如石钟山之于湖口,南山之于都昌,南崖之于修水,是古老县城近旁一座文化积淀深厚的山。相比较而言,柳山更为高大挺拔,更加峻峭秀丽罢了。汉唐时武宁古城西安和新县均在柳山脚下。唐天宝四年,武宁县城迁至修河北岸的玉枕山前,南望柳山二十余里。柘林水库建成后,武宁县城又迁修河南岸南市岭,与柳山又靠近了一步。在邑人眼里,柳山成为武宁城的一个标志,有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意蕴,有李白“相看两不厌”的情怀。

地方志载,柳山原名飞来峰。相传许逊捕蛟至长乐乡,知其地有妖氛,用剑劈土,土掷飞五十余里,至此坠落,遂成一峰。飞来峰在修河边上看船来帆往,是在等待什么呢?终于在唐肃宗至德年间等来了河东人柳浑。县志上说,柳浑授浙江衢州司马时,弃官隐居此山,筑精舍读书。后征拜监察御史,官做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宜城伯,谥曰贞。后人就将此山改名为柳山。柳公修筑的精舍是他在此读书修道的所在,也成为这里最早的书院。此后千百年来,人们常来登临怀想。

登柳山不像登泰山或庐山,动不动就是陡峭的山崖,让人生畏。柳山有长长的缓坡,山脊的小道蜿蜒向上,树林连着竹海,山花点缀其间,兰香扑鼻而来,时时给人以惊喜。直至来到古山门,有柳山书院的古迹供你寻觅,有柳山禅寺的香火让你静心。休整片刻,抬头就见高高的柳山尖,让你产生最后冲刺的激情。走在这古道之上,凭吊柳贞公遗迹,不禁让人神思飞越……

到山间修炼,似乎是唐人的一种风尚。柳浑自小志向远大,出仕后一直在选择时机和地方,要让自己的精神有一个高地。终于在江南为官时接到授其为衢州司马的任命,他决定辞官读书。一个人只有能放弃俗世的功名,又能容受荒远的寂寞才可以悟得人世的大道。雇船出鄱阳,从吴城入修江,溯水而上,不想进入武宁境内,竟是险滩不断,日行数里。从箬溪到县城六十里,有十三座险滩,再到柳山有六座恶滩。拉纤的船夫拖长声音喊着“喂嗬喂嗬”的号子,一步一步往上走,纤绳深深地陷进肉里。两岸山川秀美,田畴如画,他们只是不见,只觉水声呜咽,猿啼鹤悲。柳浑的心情想必也好不到哪去。行约两月,每日见到的就是一座山峰立在远处,似乎总也走不出他的视线。也许是修河的险滩让他想到仕途的艰难,也许是那孤独的山峰给了他人生的启示。柳浑来到山的脚下,遂弃船登岸,投入其怀抱,在此读书怡情,修炼心志,终成风流人物,一代名相,耿介之士,清名远扬。柳浑以飞来峰为平台出道,飞来峰亦从此涅槃。

精舍的名字真是好,就是精神家园啊!静静站在柳贞公当年的读书台巨石上,感到古代先贤到山间读书正是为了养天地之气,取得俯视人生的力量吧。

好的精舍自然修筑在好的山上,柳山的独特在于无人自芳的高洁,在于独自凭栏的意境。七百里修江迤逦东下,北有幕阜连绵,南有九岭逶迤。万山丛中,独柳山矗立于修江中段,如飞来之峰。古人说它像君子一样端庄,像学士一样秀雅,像隐者一样幽静,像侠士一样特立独行,真是一点也不为过。我想,这座飞来之峰之所以为河东人柳浑爱慕,为县邑人青睐,就在于她不与万山相连,不与群峰为伍的孤独,从而在无数比她高峻的山岭间显示出自己的脊梁来。

弃官而入山,被召而出山,也就是此山的一个过客。但是从此山人化为一体,山因人而名,人因山而存,后人还不断在此修祠堂,建书院,昭示人间一种不可磨灭的永恒。宋绍兴年间,世居柳山之下的陈功显在柳浑精舍旧址建柳贞公祠,且辟讲肄称柳山书堂。后毁于兵乱,功显之孙陈时章重建,丞相章鉴作记。元代又毁。明成化间,知县冯琦再建,并作记。其间屡废屡建。直至民国期间仍在柳公祠内设小学。后毁不复重建。山空水静,弦歌不再。千年修行道场,只在地方志上留下寥寥数语。从唐代的精舍,到宋代的书院,私家讲学,研究学术,进而形成一股向上的力量,影响实际政治与世道人心,让中华文明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

胡适之先生说:“一时代的精神,只有一时代的祠祀,可以代表。”柳山书院供奉柳贞公,虽历代讲学内容可以不同,但自学和研究的精神,忠诚与清廉的品德不正是人间普遍的价值追求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