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教产生的缘由

佛教产生的缘由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个问题就像问为什么乔达摩·悉达多要创建佛教一样。”郑老师仰视着眼前高大的佛像,把问题直接上溯到历史的源头。刘晨轻声问道,“我记得历史书上说,佛教是由乔达摩·悉达多在公元前6世纪创立的。我还听说,乔达摩·悉达多原本是一个王子,他为什么要去出家当和尚呢?”

望着数百个石窟里大大小小近十万尊佛像,同学们都震撼得久久说不出话来。

师生们上午刚参观完白马寺,中午就直奔龙门石窟,然后就在这无数尊佛像面前几乎迷失了自己。

“那时候的人们为什么要开凿龙门石窟,修建这么多佛像啊?”这是同学们共同的疑问。

“这个问题就像问为什么乔达摩·悉达多要创建佛教一样。”郑老师仰视着眼前高大的佛像,把问题直接上溯到历史的源头。

“是啊,为什么呢?”刘晨轻声问道,“我记得历史书上说,佛教是由乔达摩·悉达多在公元前6世纪创立的。我还听说,乔达摩·悉达多原本是一个王子,他为什么要去出家当和尚呢?”

大家望着眼前无数的千姿百态的佛像,仿佛要从佛的神光中看到答案一般。

姚老师也望着眼前的佛像,仿佛不是向同学们讲课,而是在佛前祈祷一般。

“公元前6世纪,在喜马拉雅山山麓和恒河之间有一个小国,国王名叫净饭王,他有一个小王子叫乔达摩·悉达多。这个小王子从小就非常聪明,无论什么事情一学就会,而且对任何事情都愿意问一个为什么,非要得出答案不可。净饭王非常喜欢小王子,希望有一天小王子能成为一个一统天下的人。但净饭王也很担心这个小王子,因为他总喜欢思考一些在老国王看来十分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他问,同样是人,但为什么有的人是婆罗门,有的人却是首陀罗?而且,婆罗门的子子孙孙都是婆罗门,首陀罗的子子孙孙永远是首陀罗,这又是为什么?老国王回答不出来,只能说这是上天安排的,但悉达多说,他不相信,又说他要找到一个让人人平等的办法。

“悉达多19岁的时候结了婚,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但有一天,悉达多出城游玩,看见一位老人拄着木棍,艰难地移动着脚步;走出不远又看见一个病人倒卧在污泥中;然后又遇着一群鸟啄食一具尸体。他问一个过路人这是怎么回事,过路人说:‘真是少见多怪,这种事经常发生,又不是第一次。’回宫后,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十分烦闷和苦恼。他想:难道人的一生就不能免除生、老、病、死的痛苦吗?

“又一天,悉达多看见一个人穿着破烂的衣服,捧着一个瓦钵,一副悠然自得、满足快乐的样子。王子问随从这是什么人。随从说:‘这是出家修道的人。’悉达多赶忙向修道者行礼,并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快乐。修道者对他说:‘世事无常,只有出家人可以得到解脱。’回宫后,王子又在想那个修道者的话,他很激动,并产生了出家的念头。第二天早晨,他的妻子为他生下一个儿子。消息传出后,全城都在庆祝净饭王得了孙子,悉达多有了儿子。但悉达多在思考了一夜之后,决定出家修道。他悄悄走过妻子的房间,看见她怀抱着儿子,想走进去看上一眼。但他犹豫一下后还是痛苦地下定决心,毅然离开了家。

“第二天,悉达多走出了国境,在一条河边拔剑剃掉自己的头发,做了一个修道者。此后,悉达多四处周游寻访有名的学者学习哲学,又跟随苦行僧学道。当时印度流行所谓‘苦行’,就是要用各种自找苦吃的办法来求道,比如不吃不睡。悉达多也曾经用过这种修行法,结果弄得精神和体力几乎衰竭,仍然一无所得。一天,他来到一条小河边,想洗个澡,把出家后6年来积在身上的污垢统统洗净。河边放牛的小姑娘看到悉达多身心交瘁的样子,很是担心,便给他喝了许多牛奶。悉达多终于恢复了元气。后来他意识到,只有身体强壮,才能找到真理。他走到一棵菩提树下,盘膝而坐,在那里闭目沉思,静修了整整6年。

“35岁那年,他终于想通了解脱人间痛苦的道理,创立了佛教。后来,悉达多就到各地去传教,招收信徒,希望大家相信他说的一切,并且照着去做。佛教就这样产生了。作为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被他的弟子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姚老师的讲述声,在数百个石窟中荡漾,就像是无数的佛像在讲述他们曾经的故事一般,让同学们久久沉浸在其中。

“当初悉达多王子出家的机缘是他看到了人生的苦难,之后他在菩提树下苦修所悟出的人生真相也是苦难。”郑老师打破静默,点出实质,“大家还记得悉达多出城看到的情景,以及他回宫之后反复所思考的:难道人的一生就不能免除生、老、病、死的痛苦吗?”

“对于人生痛苦缘由的思考是佛教全部理论的出发点。”姚老师也强调道,“我们常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何况那时的生存现实更是十分严酷,也就是说人生是苦。悉达多作为幸福的王子,能够以悲悯情怀去思考这个问题,确实了不起!”

在同学们心目中同样具有悲悯情怀的姚老师由衷地赞叹了一句。

“也就是说,悉达多创立的佛教其实是一种帮助世人解脱痛苦的理论。”李毅诚总是能够从纷繁的思绪中抓住问题的实质。

“佛教产生之时其实是一种人生哲学。我们了解佛教,其实是为了探讨佛学。佛学是一种哲学,它与中国传统的道家哲学有很多相通之处,尤其是庄子哲学。”郑老师比较着,“当悉达多王子看到人的生老病死的痛苦后,就思考痛苦产生的缘由,以及如何消除这种痛苦。诸子百家更多的是思考社会问题,悉达多则是从常、乐、我、净四个方面来考察人生问题。他领悟到人的寿命短暂,不可谓常;‘人生不如意常有八九’,有受皆苦,不可谓乐;因缘和合,我不能做主,不可谓我;身中污秽,不可谓净。并以根本四谛揭示了人生的真谛。”

“人生的真谛?”同学们写作文时常常用到这个词,但其实并没有认真思考其中的真正含义。

“‘四谛’又是什么?”同学们对这新出现的概念也不清楚。

“既然人生是苦,所以人生的目的就在于如何消除痛苦而获得幸福。悉达多把他在菩提树下悟出的人生的真相及获得幸福的方法总结为四种:苦(人生是苦)、集(苦产生的根源)、灭(灭苦求乐)、道(灭苦的方法)。”

“这四种人生真相和方法就是‘四谛’,‘谛’是指真理之义。”姚老师不忘教学生怎么解释词语,“‘四谛’也就是四种真理,也称‘四圣谛’,这是佛教的根本教义,佛教的一切论说都是由此建立起来的。”

“所谓苦谛,是说人生是苦。所谓人生是苦,是说人生的根本感受就是痛苦。这一观点代表了佛教对人生及世间的根本否定的态度,是佛教人生观的核心。佛教对此描述为‘有受皆苦’。”郑老师具体阐释“四谛”的含义。

“在你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让你们感到痛苦的事情?”姚老师突然问道。

“嗯,我考试不及格,被爸爸追着打很痛苦。”张翔首先说出他的痛苦。

“我吃不到好吃想吃的东西也会感到痛苦。”王迪老老实实不隐瞒他的痛苦。

“我做不出难题的时候也会感到痛苦。”还有学霸李毅诚做不出来的题目,并且还让他感到痛苦,这让张翔和王迪都很吃惊。

“我的好朋友与我分开了,我会感到痛苦。”重情义的刘晨说道。

“我练武术时,有一次不小心骨折了,感到钻心地痛,也是痛苦不堪。”看来要想练成武术高手的赵蕾还会有无数的痛苦等着她。

“有一次,我帮妈妈梳头,看到她有白头发了。我不想妈妈老去,那一刻我感到了痛苦。”颇有孝心的周婧雨的痛苦也是诗意化的。

“同学们的痛苦都是真实的,也是各种各样的。那么,人生到底有哪些痛苦呢?”姚老师追问道。

同学们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想想自己的痛苦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的,大家都觉得有些惭愧。抬头看看眼前无数的佛像,觉得又必须思考这种攸关世间万众的问题,但一时又理不清头绪。

“悉达多把人生之苦分成七种。”郑老师并不指望同学们现时就能思考出来,“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同学们数着这七种痛苦,想着刚才自己的痛苦是属于哪一种。

“‘生、老、病、死’是生理上的痛苦,是一种难以克服的自然规律;‘怨憎会、爱别离’体现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无奈,不愿见面的人偏偏无法躲开,愿意长相厮守的人又偏偏被拆散;而‘求不得’又是一切痛苦的总括,因为所有的痛苦都是人的愿望得不到满足的结果。人之所以会产生无法满足的愿望,产生种种贪欲,又是由于人自身的原因,是因为人由五种成分构成,不是一个独立自在的自体,这五种成分便是‘五蕴’。”

“五蕴?”又是一个新概念。

“悉达多认为,人生的所有这些苦都是由‘五蕴’,也即人们对于五种事物的贪嗜造成的。这五种事物就是:色(物质)、受(感情、感觉)、想(理性活动、概念活动)、行(意志活动)、识(统一前几种)。各类都是由众多因素积聚在一起形成的,故谓之‘蕴’。‘五蕴’与‘取’(一种固执的欲望)联结在一起,又名‘五取蕴’。人由五蕴和合而成,不得自在,就会产生种种对外界的贪求,贪欲的集结是痛苦产生的根本原因。所以若要消灭痛苦,就得斩草除根,消灭痛苦产生的根源——人们对‘五蕴’的贪欲心。如此就过渡到集谛。”

“第二个阶段,探求痛苦的原因。”姚老师提示道。

“苦是当下的状况,而集则是说明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苦的原因是有欲,有欲的原因是有身,正是由于人身的有漏(有漏,意为自我本性不圆满)才导致了对外物的欲求,而人身的有漏又是由于它是由‘五蕴’构成的,并非一个圆满的自体,也就是说,人身是多,不是一,人身内部的矛盾导致了对外界的依赖和追求,这就是痛苦的根源。所谓集,是指事物由因缘和合而成,是多种因素的有机的聚集,此即佛教的‘缘起说’。”

“前面两个阶段恰似议论文的‘是什么’和‘为什么’,那么从第三个阶段就要谈什么了?”姚老师趁此锻炼同学们的议论文思维。

“那就要谈‘怎么办’了!”同学们对这个思路还是非常熟悉的。

“是的,是的!这跟写作议论文的思路是一样的,其实也是人们思考问题的一般思路。”郑老师肯定道,“苦、集说明人生当下的状态及其原因,说明人生受业力的驱动,不得自由,谓之‘流转’。认识到了人生的痛苦及其原因,就要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消除苦难,这就过渡到了‘灭谛’与‘道谛’。此二谛是讲出离世间及其方法的,是摆脱流转的,谓之‘还灭’。”

“所谓‘灭谛’,是指与苦相对应的清净寂灭的状态,也就是‘涅槃’。”姚老师赶紧插了一句,“‘涅槃’这个概念你们应该知道吧?”

“郭沫若的《凤凰涅槃》。”周婧雨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那首诗里‘涅槃’是指经过苦难,浴火重生,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

“郭沫若的《凤凰涅槃》中的‘涅槃’就是借用了佛学里的概念。佛教里‘涅槃’是指远离杂染烦恼、出离生死轮回,从而实现真正的常乐我净,达到人的最高理想境界。”姚老师又普及了文学常识。

“看来只有懂得了哲学才能读懂某些文学作品。”周婧雨为此深有感触。

“这个观点我倒是赞同的,所以我们先进行‘哲学之旅’再进行‘文学之旅’。”姚老师少见地让语文谦虚了一把。

“所谓‘道谛’,是指出离生死、达到涅槃的方法和途径,一般概括为‘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后来又扩展为‘三十七道品’,总括为‘三学、六度’,总之都是讲出离世间的途径的。”郑老师继续阐述着。

“‘道谛’也就是讲具体的修行方法吧?”

“是的,通过‘道谛’的修行方法,人就可以达到‘涅槃’的境界,就能解脱人生的痛苦,并且不仅解脱的是今世的痛苦,而且出离了‘生死轮回’,从此解脱了永生永世的痛苦。”

“‘生死轮回’这个概念我们经常听说,不过不明白具体的含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