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龙江的佛教文化

龙江的佛教文化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国明寺的主持老僧在龙江信众的支持下,于乌沙岗下建起两间小屋,称积善居寺。“文化大革命”期间,尼姑解散,庵堂没收为国有财产。改革开放后,旅加华侨何杰民先生捐资600多万元人民币,乡人又自发捐资,龙江镇政府决定重建紫云阁,耗三年时间建成。如今的紫云阁寺院巍峨,规模宏大,成为龙江信众弘扬佛教的一方净土。据《顺德县志》记载,清末民初,龙江曾发生乡人毁教堂赶洋教士事件。
民俗民风_名镇龙江

宗 教

1.佛教

佛教早在东汉延熹年间已由天竺传入岭南。据《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所载:“西域、中亚虽为中国北部通印度之要途,然迂回取道南海者,亦有其人……取道海上则常经广州。故广州在南朝亦为佛法重镇也。”从东汉末年开始,广州、苍梧、交趾(今越南)各地间的水路交通发达,逐渐成为相互间的文化交流中心。汉代的龙江,大船可以直泊至凤山下的码头,而龙江又位于广州与苍梧之间的北江河道交通要冲,所以在汉末晋初,佛教有可能以两地往来的船只为媒介传入龙江。据《龙江乡志》载,龙江佛教古建筑紫云阁“始名于汉晋年间”,是可信的。

龙江紫云阁始建于汉晋年间

5世纪末,印度菩提达摩来到广州弘法,其后六祖惠能又在岭南开创了禅宗,一时佛教在岭南得到迅速的传播和发展。

另一方面,唐代社会富裕,统治者大力推崇,佛教空前繁荣。在中原文化的影响和推动下,龙江也涌现出不少佛教信众。唐开元年间,龙江建国明寺,成为南海县较早弘扬佛教的丛林,比大良宝林寺还要早200多年。宋代,龙山建积善庄、狮子林、西竺寺,龙江又建光孝寺。明代,龙山建湖园寺、国寿寺,龙江建国寿寺、隆兴寺;其间两龙境内又建有尼庵多间。明中叶,世宗嘉靖登位,笃信道教,排斥佛学,于是全国掀起一股毁寺之风。明嘉靖二年(1523),“两龙”有不少寺院被毁,僧众流离失所。后国明寺的主持老僧在龙江信众的支持下,于乌沙岗下建起两间小屋,称积善居寺。清初,里海则在一埠和“长春洞”建有寺院和庵堂多间,一直香火鼎盛。新中国成立前,此积善居寺已破败不堪,龙江就只剩下几家散落民居的小型尼姑庵。“文化大革命”期间,尼姑解散,庵堂没收为国有财产。改革开放后,旅加华侨何杰民先生捐资600多万元人民币,乡人又自发捐资,龙江镇政府决定重建紫云阁,耗三年时间建成。如今的紫云阁寺院巍峨,规模宏大,成为龙江信众弘扬佛教的一方净土

里海东头的天主教堂是在清代建筑的基础上扩建而成

2.天主教

据《顺德县志》载,顺德有天主教始于明代万历年间,而正式传入龙江则在清朝。光绪年间,龙江街区、里海东头村先后建成天主教堂,不少教徒是祖辈相传、族内发展的。据《顺德县志》记载,清末民初,龙江曾发生乡人毁教堂赶洋教士事件。“文化大革命”期间,天主教传播活动停止。1982年,顺德天主教协会重新成立,天主教徒才恢复活动。

此外,龙江虽然尚未发现大型道观的记载,但民间中自发的道教组织却不少,又有职业巫师、堪舆及星、卜职业者,但比起佛教的广泛性就相差甚远。

神 诞

1.家神

过去龙江除了有供奉祖先的祠堂、各类神庙、社坛外,还供奉家神。一般来说,家神一般设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街门口的左边设有街神,全称为街头土地福德正神。街门上贴有用红纸印制的武官,称门神。进入街门的左墙上边一般留有一神龛(也叫神台),供奉的是南昌五福车大元帅、都天至富财帛星君、门官土地福德正神、敕封五显华光大帝、三田和合樟柳榆仙,俗称为门官神。而在院子(天井)的正面墙上有“天官赐福”,供奉的是天官。屋内厅堂中央设有神龛,神龛的大小视厅堂大小而定,一般有2—3米长。神台中间供奉的大神是关帝,两边联曰:“英雄镇宅丁财旺,义气临门老少安。”关帝的右边供奉的是财神,左边是祖先。神台下供奉的是地主土神。此外,井有井神,灶头有灶君神,厕所供有紫姑神,都属于家神中的一种。

2.菩萨游街

明代开始,随着龙江一带农业经济的崛起,一些大族宗祖仓廪充实,神功、醮会随即兴起。

每年农历正月或二月,村人到社庙迎神出游。队伍出行时,先以庙堂的头牌开道,锦旗罗伞拥簇,菩萨居中。接着是锣鼓柜,锣鼓柜为飞檐四柱亭子结构,中悬大鼓,后置沙鼓、战鼓、木鱼等敲击乐器。锣鼓柜后边还有一班弹奏八音的乐手及乡绅尾随,其中也请来飘色、狮子、舞龙等项目助兴,沿途队伍浩浩荡荡。这就是有名的菩萨游街。游行队伍沿大道而行,绕村一周。所到之处,村人均设香烛以祀,叫“迎菩萨”。绕行完毕,再恭请菩萨归庙。是晚,请来红船戏班演戏,招待亲朋,极尽一天之欢娱。翌日,村民又再次到庙前拜祭,答谢过去一年来得沐神恩,祈望新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007年2月,时隔半个多世纪的沙田庙会重现

3.醮会

醮会源于佛教,是规模较大的“附荐亡灵”活动。每年七月孟兰节,邑中大乡多建醮坛,延火居道士或高僧礼拜,奏青词、破地狱,超渡幽魂,或三昼连宵,或七昼连宵,动辄费数千万金。由于这种活动经济开支庞大,组织工作繁琐,除了祖尝雄厚、人才众多的大族以外,一般小族人是无能力举办这些活动的。所以,醮会就往往成为望族大族炫耀实力的象征。

醮会使用的场地较大,需要搭棚作醮坛,摆设宽大的灵台。有些还分设僧道两坛,村人将先人的神主牌陈列坛上,坛内大厅还挂上由油灯组成的各种灯饰。僧尼、道士诵经作法,每日三次,连续七天。其间也有主缘前来礼拜,祈望先人亡灵得以超度西方极乐世界,一些无主孤魂得以超度和慰寂。醮会期间,还有搭棚演戏、赛龙舟、放烟花、放鞭炮等助庆活动。这种具有浓厚迷信色彩的醮会活动,在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被禁止。

在里海观音堂举办的观音诞

4.观音诞与观音开库

龙江于汉晋年间建紫云阁,到唐代以后,阁内开始供奉观音。所以,民间信奉观音的人较多。在龙江、龙山、甘竹三堡境内都曾建有不少观音庙、观音堂、水月宫等供奉观音的庙堂。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和普度众生的宏愿给予了人们在精神上极大的寄托,所以不少民居也将观音作家神供奉。有一些人家为保小孩平安而将小孩“上契”给观音的做法也很普遍。

平时,观音庙内香火不绝、人流不息。祭祀观音的活动一年有多个,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十一月十九日都是观音诞,但以正月二十六日的“观音开库”最为隆重。

正月二十六日这天,除本地人外,还有港澳地区及顺德、南海等地的信众都前来参觐。是日,乡人还搭起高高竹架,大放鞭炮助庆。

5.扒(划)龙船

龙江水网密集,船艇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千百年来,这里孕育了一批批扒船高手。自明代以来,扒龙船成为当地的一种群众性文化活动。

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事语》说:“四月八日浴佛……是日江上阵龙舟,日出水龙,潮田始作。”这里的“出水龙”,就是龙江人俗称的起龙船。起龙船这一天,村人都可以听到热闹的金鼓声。

龙江举办龙舟活动的情景

每年端午节,已起好的龙船就在这天开扒庆贺。扒龙船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应景”的“斯文龙”,船上罗伞、彩旗飘扬,船手身穿清一色的衣服,有节奏地敲打锣鼓,这是一种表演式彩龙。另一种是没有罗伞,只有锣鼓助威比赛的竞渡,即赛龙船。这种赛龙,屈氏在《广东新语·事语》有说:“顺德龙江,岁五六月斗龙船,其水直不湾者为龙船场……得全胜者,是为三场最,于是主者写以状头标,张伎乐、簪花挂红,为四六庄语,送之还埠。凡出船者曰‘埠’,斗得全胜还埠,则广招亲朋燕饮,其埠必年丰人乐,贸易以饶云。”龙船多以坤甸木制成,木质坚韧,去水快,耐腐蚀。船头船尾各镶有木雕制成的龙头和龙尾。端午过后,龙船即被埋入河底防腐。

清末,扒龙船这种群众性活动慢慢演变成族人炫耀经济实力的象征。龙船的数量、赛龙的名次,成为了一族人综合实力的衡量标准。

祠 庙

1.祠

明代开始,广东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龙江在弃田种桑以后,经济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各姓大族宗祖资产有了丰厚的积累,他们争相营建祠堂祭祀宗祖,以示孝道。祠堂还以封建道德为标准,制订出不少相关的宗规族约,客观上起到了维护地方稳定的作用。这种风气愈演愈烈,一直延至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初期,龙江共有祠堂500多间,大部分坐落于龙江、龙山、里海三片地方的通衢大道及乡村间。

祠堂建筑讲究,房舍宽敞,门面一般以打磨的花岗石砌成,并饰以砖雕石雕、木雕、灰雕。正殿高大巍峨,富丽堂皇,雕梁画栋,很是讲究。祠堂成为了一个姓氏宗族在当地政治实力和经济实力的一种象征。

坦田张氏九世祠

规模大的祠堂为三进(三大座)、两天井结构,两边还有多间庑房,后座设有灵台,是摆设先人神牌的地方。门口照壁前有一石砌大水池,既是风水池塘,也作放生之用。池边有块宽大的场地,场地两旁竖立着昭示该族子孙历代获取功名(举人以上)的旗杆夹。祠堂面积大者达3000—5000平方米。

祠堂门口上正中挂着一块长方形的牌匾,写有“某氏大宗祠”,表明该祠堂所供奉的是某姓太公。也有人将太公名或官名作为祠堂名称,如长路的“大方伯祠”,就是取材于“方伯藩侯,左右布政之号”。

祠堂除了用作祭祀祖先以外,一般还是族长村长议事的地方,于是祠堂又成了宗族权力的象征。有些70岁以上的族内长者还可在祠堂内祝寿摆宴,有些子侄能登上进士第或当官的,也可以借用祠堂作庆贺场所。

新中国成立后,祠堂划入集体财产,大多改建为学校,也有不少改为民宅,如今剩下的已寥寥可数。

2.庙宇

龙江、龙山、甘竹三堡曾有过的庙宇包罗万有,数量极多。若连同社神庙、土地神庙计算,有不下数百间。庙宇的建筑面积较祠堂小,大的也有上千平方米,小者只有几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大部分庙宇被拆弃,或由集体改作其他用途。“文化大革命”期间,庙宇基本被扫平。改革开放后,政府宗教政策放宽,镇内又重修了不少庙宇。龙江较大的庙宇要数相公庙、华佗庙、龙山观音阁以及里海观音堂。这几间庙宇均建于明代,约于正德至万历年间建成。龙山观音阁在新中国成立前已圮毁,相公庙与华佗庙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拆毁,相公庙已被改建为龙江戏院。现在龙江的庙宇,是由乡人及港澳同胞在20世纪90年代初集资重建。

重修后的狮江古庙外景

衣食住行

1.衣

明代,普通老百姓穿青黑色便服,布料多是以蕉麻织成的蕉布,或以棉麻织成的葛布,俗称粗衣麻布。男士盘发,戴头巾,穿蓝袍或青白色衣衫,穿唐鞋袜。妇女戴包头巾,饰以珠玉金银首饰,身穿绫罗衣裙,穷家妇女则戴荆钗穿裙布。

清代,男士扎长辫,穿长衫马褂。妇女除穿旗装外,也穿锦绣衣裙,也有穿大衿衫。《龙山乡志》称“服饰好趋时,妇女为甚,忽焉而作苏装,忽焉而作旗装,又忽焉而用上海装”,其实是指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流行服饰而已。

薯莨衫薯莨衫于清代末年流行于岭南海滨渔民,慢慢成了渔民传统的劳动服装。衫以白棉布为料,用红薯莨胶汁蒸染而成,既防水又能抵挡阳光照射,耐用易干,很受水乡人们的欢迎。这种衣服特别适合劳作于桑基鱼塘的农民穿着,清代民初时十分普及流行,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有人乐意穿着这种衣服。

木屐先秦时期木屐已出现,而普及穿着是在明代以后。当时流行有棕面木屐、棉布身木屐,清末民初时有黑漆底花鸟图案木屐。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龙江已经很少人穿木屐了。

2.食

粤菜是我国著名的菜系之一,龙江属粤菜系范畴。据史书载:粤菜形成于秦。岭南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大量中原人南迁,使中原的饮食文化习俗传入岭南,于是粤菜吸取了中原菜系的精华。鸦片战争以后,粤菜又渗进了不少西餐成分,所以说,粤菜是“集技术于南北,贯通中西”,但也包含着古越人“滥食”的习俗。《广州府志·物产篇》称“其植物则有郁然以馨,其动物则粲然以文”。《龙山乡志》也说“越人以蛇为上肴,吾乡为甚”,包括猫、狗、蛇、虫、鼠等飞禽走兽也纳入烹饪之列。这不能否定其中也继承了古代饮食遗风。

龙江人均以大米干饭为主食,以午晚饭为正餐。一般人家早餐以白粥为主,富有人家会佐以糕点。一般人家日常佐膳以瓜菜和腌制的头菜、萝卜、咸菜、腐乳之类。富家以鸡、鹅、鸭、猪、牛、羊、蛋、鱼,并以烧、炸、焗、煮、煲、蒸等多种传统烹调方式制作。

糕点龙江的糕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用米粉发酵后加糖蒸成的松糕;以生熟粉加糖搅拌成浆后再逐层蒸成的九层糕;用马蹄粉加糖浆蒸成的马蹄糕;以萝卜、芋头、南瓜为配料蒸成的咸味萝卜糕、芋头糕、南瓜糕。清末民初,龙江正街萧联制作的九层糕层次分明,软滑可口。其制作玫瑰粉糕点,更是芳香扑鼻,用慢火煎过后更为芬香浓郁,入口爽滑,齿颊留香。

煎堆煎堆是龙江历史悠久的食品,以香、甜、甘、脆的特点誉满港澳。时至今日,省港澳地区春节期间出售的煎堆,仍然冠以“龙江煎堆”之名。龙江煎堆形似蟠桃,近似圆形,取其“煎堆碌碌、金银满屋”以及大团圆之意头来迎合人们向往美好的心愿。煎堆是用糯米爆谷加糖浆黏结后经油炸而成。其馅料丰富,花生、瓜子、榄仁代表人丁兴旺、生机盎然;爆谷为花开富贵之兆,配以芝麻为多福之意。据传煎堆的原产地为南雄珠玑巷。宋末,珠玑巷人大迁徙,部分落户于龙江,每逢过年都制作煎堆,以怀念家乡。

粥品龙江地处亚热带,冬短夏长,平均气温高,人体水分散发量大。因此,食粥成为当地人们普遍的一种饮食习惯。

龙江人对食粥历来就很讲究。粥的品种繁多,有艇仔粥、及第粥、猪红粥、鱼片粥、鱼骨粥、鱼头粥、鸡粥、田鸡粥、青蛙粥、水蛇粥、皮蛋瘦肉粥等等。龙江粥品,除了品种多样外,其制作及用料都有一番学问。例如粥底(白粥)要讲究火候,还要加上白果、腐竹同熬,煮成的粥才会香滑可口。

近年来,龙江集北制作的水蛇粥以其传统独特的工艺和用料精湛而驰名省港澳。

龙江鱼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五方人民》称:“东南之人食水产……鱼、蚌、蛤、螺以为珍品,不觉其腥臊也。”龙江地处河网地带,以养殖淡水鱼著称,因此人们对食河鲜特别讲究。龙江的鱼餐美食菜谱超过百款,但一般以下列数种食法为主。

鱼生——宜用清水趸养活数天的鲩鱼,或者鲮鱼、鲈鱼,去血去皮取肉切成薄片,备以姜、葱、荞头、萝卜、洋葱头等细丝,加花生油炸成的香料搅拌成酱,蘸拌而吃。其味鲜甜爽滑,回味无穷。

清代,龙山地区有一家叫“成利”的饮食店,其制作的鱼生选料上乘,做工细腻,闻名四乡。

浸鱼——将鱼去鳞开腹,取去内脏,以80—90摄氏度的水温浸至刚熟,捞起上碟,再以姜葱、豉油、花生油佐之而食,亦是一道美菜。

煎鱼饼——将鲮鱼肉剁烂,搅成胶糊状,称鱼崧,再用慢火将鱼崧煎成金黄色的饼状,其味香浓,也是佐膳的佳品。龙江以麦塱鱼崧为佳。

蓝肉鲩龙江是产鱼区,以养殖淡水鱼驰名。在养殖的家鱼中,以鲩鱼的经济价值最高。鲩鱼入口鲜美爽滑,往往成为接待亲朋好友的席上佳肴。龙江域内河涌交错,在河涌长成的鲩鱼肉质非常鲜美。而位于龙江镇西北边陲一个叫河澎塱的地方,曾经出产过一种其肉蓝色的鲩鱼,人们称为蓝肉鲩。这种鲩鱼外表与其他海鲩无异,只是肉质结实,切成片后,呈现出深深的蓝色,表面有一层光泽。蓝肉鲩不但味道鲜美、脆滑,而且不肥不腻,是鲩鱼中的极品。

酱鲮鱼鲮鱼喜暖畏寒,自古以来就是岭南的特产。时至今天,不少华侨、港澳同胞回乡探亲时都喜欢买一些酱鲮鱼作为手信。鲮鱼生长在鱼塘底层,肉质鲜美,产量高,是养殖户首选的养殖品种。

除了煎、炆、炒、汤等多种烹调方法外,鲮鱼最有乡土特色的做法是腊鱼干。

冬天,选择一条新鲜的鲮鱼肚去血后用水洗净,先用细盐腌制半天,再用清水重洗一次,放(挂)在烈日下由干燥的北风吹晒两至三天,最后涂上乌酱,再风吹一天就完成了。

乌酱是龙山陈涌特产,用黄豆熬汁后配以其他佐料晒干而成,味鲜美而略带辣味。鲮鱼配上乌酱后甘香鲜辣,是一道百吃不厌的美食。

三鯬鲥鱼俗名三鯬,是一种喜欢在咸淡水交汇处栖息和生长的鱼类。由于它比其他鱼类缺少三种器官,故称为三鯬。三鯬鱼肉质细嫩,味道甘美,是淡水鱼中的极品。

“甘竹最好是鲥鱼,海目山前味不如。丝网肯教鳞片损,玉盘那得烩香余。”这是清人屈大均赞美甘竹滩鲥鱼的一首诗,说明甘竹盛产的鲥鱼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

甘竹滩是西北两江交汇处的一段支流。过去,西北两江有较大的水位落差,滩口河底乱石嶙峋。汛期时,水流由滩上倒泻而下,有如万马奔腾。甘竹滩的水流环境适合鲥鱼的生长。三鯬蒸炆皆宜,其中以鼓汁蒸三鯬及凉瓜伴三鯬最为闻名。

禾虫禾虫不但风味奇特,香浓鲜美,嫩滑可口,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龙江人自古以来都爱吃的一道美肴。

禾虫盛产于珠江三角洲,栖身于咸淡水交界的稻田中,以腐烂的稻根为食。每年5—8月是收获期,一般在天气突变或涨潮高峰期时漂浮在河涌水面上。明代以前的龙江还有相当数量的禾田地。当时珠江口的沙田区还未形成,珠江退潮快,回潮也快,回潮时咸水可以灌入龙江河涌,形成适合禾虫生长的环境。

龙江人喜欢吃炖禾虫,做法是将禾虫洗净后放上食盐,让禾虫爆浆,然后加入食油、火腩、果皮、大蒜、榄角、粉丝之类作配料一齐炖,炖熟后再用木炭火炙,即可食用。烹调得当的禾虫香浓扑鼻,其味无穷。

蚕蛹蚕蛹自古以来是龙江的特产。当蚕成熟后结茧,茧中的蚕吐完丝后会变成蛹。人们在缫丝时将蚕茧的丝抽出后,金黄色的蚕蛹就显现出来。

龙江于唐代开始育蚕,尤以清代为盛。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龙江一直是珠江三角洲的一个蚕丝生产基地。因此,龙江有大量的蚕蛹供食用。

用油起锅后,将蚕蛹放进锅内以慢火爆香,再与韭菜、青椒丝同炒就可食用。蚕蛹营养丰富,是龙江人的一道传统的风味菜肴。

蚬肉龙江镇内河汊发达,盛产淡水蚬。龙江野产有沙蚬与泥蚬,均栖息于洁净的河底中。中秋过后,河水干浅,是捞蚬的最佳时节。将蚬肉加入姜汁、糖和少量酒、盐,用油爆干后,再加乔菜、酸菜、腊肉同炒便成。

蚬肉味甘性平凉,有解酒、除烦、利小便之效,其味甘香鲜美,价格便宜,是龙江人自古流传下来的一道野味美食。

甘竹辣椒酱在当今市场的众多品牌酱料中,龙江左滩的甘竹辣椒酱以其味好、醒胃的独特风味,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誉满粤港澳。

甘竹辣椒酱源自晚清左滩村一户余姓人家,是余家自制的一种酱料,原本是作家庭自用或馈赠亲友的礼品。后来一位余家人试着将自制的辣椒酱拿到滩圩出售,一些途经的客商尝试过后都认为这种酱料色鲜味美,纷纷购买。

甘竹辣椒酱开始的销量并不大,每天只在10斤左右。直到民国初年,销量逐步增加。于是余姓人就在滩圩开设了“成益”与“冠益”两间专卖店,扩大经营,渐而名声大噪,销量日增。但好景不长,日寇侵华时,交通封锁,百业萧条,“成益”与“冠华”均被迫停业。经济复苏后,余氏后人移居香港,继续经营甘竹辣椒酱,至今仍历久不衰。20世纪70年代末,左滩村又恢复这一名牌酱料的生产,近年的销售量多达400多吨。如今,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不少饭店、食肆都乐于食用甘竹辣椒酱。

3.住

龙江肇迹于新石器时代,得名于汉晋,在三千多年的发展史中,除土著居民外,大都是由外地迁入的移民。他们一般都是聚族而居,因而形成了不少庄园式的建筑群。新中国成立前,民居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种。

普通人家是简单的平面壁墙,屋顶以杉木承瓦,一般以砖、蚝壳等混合三合土泥砌成墙。

中等人家的民居是三间两廊形式,即两房一厅一天井。天井两边为廊(俗称横屋),一边廊门与街巷相接,另一廊为厨房。

此外,也有设计成前厅后房形式的,谓之神后房,也有以中为厅,两边为房的四第房。又有些住宅在天井外多建一室,称为朝厅,一般作居室、书房或小客厅用。

位于排沙的“京卿第”是清代建筑

明代开始,随着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教育文化的兴起,龙江也出现了不少富豪大户和官绅望族。这些富豪望族,先后在龙江建造了一幢幢豪华大宅,特别是在清代的龙山堡,出仕者、经商致富者明显增多,他们都乐于广建豪宅。这些豪宅不少是“楼房高至六七丈,遥望之如浮阁……四檐落水,内阁三层,中有八柱,厅下有井,有窖”,不少豪宅宅内厅、廊、庑有序排列,衬以水榭亭阁,又有园林花木点缀。豪宅用料讲究,多从东莞县购进青砖砌墙,从番禺沙湾购置地砖和瓦片。宅内还饰以砖雕、木雕,形成“两龙”在明清时代豪华住宅连片的一大景观。

龙江历史上的豪宅,不少因年代久远经不起风雨侵蚀而日渐圮毁,但大部分是在日寇侵华、龙江沦陷时受到人为的严重破坏。

世埠村中保存得较为完好的清代豪宅

4.行

在古代交通工具中,轿是最常见的。据说先秦时期已有轿子。汉代有过“輿轿逾岭”的史籍记载,故称为輿轿。

龙江是水乡,人们外出从事社会活动均以乘船为主,若路程不算远时,便可以轿为交通工具。明清时期,“两龙”及里海人使用的轿主要有以下三种:

竹轿——其骨架以竹制成,中有靠背,两边用竹杠把轿牢牢夹住,竹杠两头用木条相系。此类轿子最普遍,明清期间,龙江、龙山、甘竹均有经营轿子的商店,都会带有轿子出租及配以轿夫。殷富人家则自备竹轿,聘有专门轿夫。

花轿——专供新娘出嫁时乘坐,多用杉木为架,四周饰以木雕,并用红色彩缎衬顶,所以也叫大红花轿。

大轿——为当官仕人乘坐,杉木制成,饰以丝绸锦缎。

社会习俗

自梳女通过举行仪式,把发髻梳起以示终身不嫁的妇女称为自梳女。自梳女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也是顺德以至珠江三角洲的独特风俗乡情。就龙江而言,历史上的自梳女为数不少。

自梳女源于清代。有明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清代,不少女子走出家庭成为专业缫丝女,收入可观。于是有些妇女就认为,结婚为人妇后地位低下,比不上未出嫁时的生活,所以宁愿选择自梳不嫁。

决定梳起不嫁的姑娘需选择吉日进行仪式。当日,姑娘穿起新衣,拜祭祖先,接着跪拜父母,然后自己对着镜子亲手将辫子盘起,梳成髻状,以示终身不嫁。礼毕,鸣炮志庆,如若是有钱人家也设宴款待亲友。

自梳女现象是当时妇女对封建社会压迫表达不满所作的抗争。新中国成立后,自梳现象已不再见于年轻女子。

金兰契金兰契是自梳女风俗产生后所出现的一种特殊风俗现象,同样流行于清代及民国期间。金兰契又称契相知,实为两个自梳女订立契约关系的金兰恋。

女子自梳不嫁以后,随着家中兄弟长成结婚,家庭诿诽日增,特别在父母辞世后,当中有些不受兄嫂所容,就找一相好的自梳女彼此订立金兰之约。经过拜祭天地之后,她们同居共处,情如夫妇,多数契相知的自梳女均能一生相好。自梳女大多毕生勤劳、节约有度而薄有积蓄。年老时,他们就选择嗣女照料起居,继承遗产。嗣女日后又招女友缔结金兰,如是者代代相传,而互无血统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及人类文明的进步,金兰契习俗也随之消失。

不落家不落家是自梳女子的一种假婚习俗。封建社会,女子在母家终老是世俗大忌。有些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自梳女子,就出资设法托人觅一头不落家的家门,作年老归宿之所。

而承诺“妻子”不落家的男家,往往又是家庭贫困、无法娶妻的男子。他们贪图不落家“妻子”一笔可观的妆奁金,可以日后用作娶妾之资。

婚礼前,自梳女必须“相知”其他女友及金兰姐妹。大婚当晚,拒绝同“丈夫”共寝。因有约在先,“丈夫”不可莽行其事。三朝回门后,“妻子”即长居母家不返,但彼此以后仍然保持表面的夫妻关系,逢年过节及红白二事,“妻子”仍过门执主妇礼。不落家妇女年老病重时,则由男家接回送终,死后葬入男家墓地,以后亦算作男家宗族一员。

妈姐清末民初,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珠江三角洲的缫丝业和织造业曾一度出现萧条。一些以织缫丝为生的自梳女成了失业者。其间有些自梳女为求生计,跑到香港、广州等大城市打住家工为生。长期的打工生涯养成她们刻苦耐劳的性格,长期独立的生活又养成她们为操持家务的能手。她们大方得体,而又深谙人情世故和烹调技术,往往博得主人的欢心。那时,有人把这些来自珠江三角洲的特殊打工一族称为妈姐,因“妈”是多音字,其上声近似“马”音,所以有人又讹读成马姐。

缠足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两龙、里海的街道上,往往可以发现一些穿细小鞋子、踱着碎步而行、上了年纪的裹脚妇女。

古代的妇女缠足很普遍,尤以清代为甚。在封建时代,“妇女素尚缠足”。人们认为妇女小足是高贵的体型,视妇女天然大脚为下贱,所以不论富贵或贫穷人家的少女,自幼就需缠足。

民国初期,虽曾禁止妇女缠足,但只是一种动员,未能杜绝。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缠足的陋俗才完全消失。

博戏龙江历史上的赌博现象,于邑志、乡志中虽没有记述,但事实上在晚清民国年间十分普遍。据一些龙江老人的回忆,从清末到民国时期,两龙七区境内各大圩市乃至各乡村都设有番摊馆、麻雀局。这个时期又是省城广州赌风最盛的年代。龙江与广州关系密切,交通往来频繁,单是龙江每天就有多班轮渡与广州对开,还有九江沙口、甘竹、勒流等多个来往航班。

龙江每天都有不少农户随船运鱼到广州、佛山等城市沽售塘鱼,因此不少人在广州参与赌博而输去钱财,以致妻离子散,抱恨终生。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重建社会道德风范,有力地扫荡了旧社会遗留下的赌博痼疾。当时的六七联区军政委员会在龙江、龙山、里海三地扫荡了各种赌档、番摊馆近百家。以后历年历禁,并且立法禁治,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吸烟历史上不少龙江人都有吸烟的习惯。烟草是从外国传入的,广东又是烟草传入和种植较早的省份。崇祯四年(1631),朝廷实行禁烟。逮至清末民初,烟草经过长期的自发性生产,逐步形成了几个较大的生产区域。珠江三角洲就以鹤山、新会两地为主。当时的龙江人大都吸食红烟丝,其中以新会、佛山的朱广兰、朱有兰、广恒、罗奇等几个品牌最流行。男士抽烟多用纸把烟丝卷成锥形,女士则多用金属制成的水烟筒吸食。民初,外国卷烟开始进入中国,不少人就改抽卷烟,传统红烟慢慢淡出市场。

鸦片有清以来,两龙、甘竹经济发达,与外部社会的商贸及文化交流频繁,吸食鸦片的陋习很快传入。鸦片的传入,使龙江陷入了一场灾难,不少人嗜上鸦片不能自拔,从而放弃事业和工作,整日沉迷此道,因此倾家荡产,甚至有人吸食鸦片后精神颓丧或死亡。

道光十八年(1838),朝廷特诏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禁烟。林则徐甫抵广州不久,即颁布《禁烟章程十条》。顺德是吸食鸦片的灾区,于是官府统一行动,对其进行严厉查禁。最终在龙江、龙山两地查缴烟土、烟膏数千两、烟枪两百多支,还查封了所有烟馆,同时严惩贩烟者,训诫吸食者。结果人人拍手称快,不少商号、家庭还纷纷燃点鞭炮表示庆贺。

道光二十二年(1842),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吸食鸦片又在龙江死灰复燃,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被遏止。

歌 谣

岭南人善歌。《广东新语·粤歌》有云:“粤俗好歌,凡有吉庆,必唱歌以欢乐。”《龙山乡志》也说:“嫁女之家,前一夕集诸女伴,共席唱歌以道别,曰‘坐歌台’。”从明初乡人邓伯凯的诗歌作品《龙江八景》中的“南浦渔歌”与“尖峰樵唱”可见,当时的水乡人不论出海打鱼、下田劳作、上山打柴,都爱哼歌谣。遇到喜庆事时,更是唱歌助庆了。估计当时所唱的歌,均以龙舟歌、南音、木鱼为主,尤以龙舟歌较为流行。

老人正在i演唱龙舟歌

龙舟起源于龙江。龙江是龙舟之乡,乡民普遍爱唱龙舟歌。龙舟歌是由含龙舟韵律的民歌配上锣鼓进行演唱,后来演变成粤剧曲艺的一种曲牌,与粤讴、南音、木鱼等成为带有浓郁乡土味、易编易唱易懂的一种民间演唱曲目。

自清代开始,每逢节日,一些民间艺人手持木雕制成的小龙舟,挨家逐户先讲一番恭维祝颂的话,然后敲响锣鼓,唱起龙舟歌,此时总能引来群童围观。主人高兴时,往往会以金钱、白米送给艺人作为酬金,感谢其增添了节日气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