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一节满负荷工作法的由来和产生

第一节满负荷工作法的由来和产生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负荷”是电工学或电力学的一个专用术语,是负担荷载的意 思。达不到额定的量,就是低负荷或少负荷。满 负荷或全负荷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理想目标和状 态,也就是说是一种最佳目标和状态。由于种种原因,改革初期企业内部的各个方面都在低负荷或无 负荷甚至负负荷运 行。五是工作不负责任。日本二三线人员占企业总人数的8、33!既然机器能满负荷运转,人也应该能满负荷工作。这就是“满负荷工作法”的由来和产生。
第一节满负荷工作法的由来和产生_人性的“新大陆”

“负荷”是电工学或电力学的一个专用术语,是负担荷载的意 思。实际负荷达到额定的量,就是满负荷或全负荷;超过额定的量, 就是超负荷或过负荷。达不到额定的量,就是低负荷或少负荷。满 负荷或全负荷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理想目标和状 态,也就是说是一种最佳目标和状态。在认识、实践过程中,人们千 方百计追求这种目标和状态。

企业内部的人、财、机、物以及时间等各个方面,按其作用可以 说都要“负担荷载”一定的能量,其能量的发挥,也都具有最佳和最 好的状态,也就是具有“满负荷”状态。

由于种种原因,改革初期企业内部的各个方面都在低负荷或无 负荷(如设备闲置等)甚至负负荷(如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扯皮)运 行。以前,我厂内部存在很多问题,归纳起来有五大问题:一是管理 混乱。供、产、销、人、财、物不衔接,底数不清,数字不准,有章不循 和无章可循的现象严重。二是产品粗糙。即产品质量次,粗制滥造。 从外观质量、内在质量、花色品种,到为用户服务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在国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在国际市场上根本没有竞 争力。产品走不出河北,更走不出中国。三是技术落后,主要指工艺 技术和操作技术落后。没有好设备、好原料生产不出好产品。有了 好设备、好原料也生产不出好产品。如我厂1984年引进的离型纸 法人造革生产线,设备是引进的,技术是外国人教给的,原材料是 进口的。可以说除了人不是进口的,其它都是进口的,而生产出来 的产品和进口产品比较,总是差上一档、两档。这是为什么呢?主要 原因就是操作技术和工艺技术落后。在国外考察时,我们也看到人 家有的设备并不是很先进,但生产出来的产品却是一流的。这又是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人家的工艺技术和操作技术先进。当然,工艺、 操作技术落后和责任心不强,有很大关系。四是纪律松弛。所谓纪 律松弛,不仅仅是迟到、早退,还表现在上班操作松松垮垮、懒懒散 散、敷衍了事,甚至磨洋工、消极怠工,上班不像上班,工作不像工 作。五是工作不负责任。在工作中,扯皮风、拖拉风、嫉妒风严重,为 了一句话、一件事、一项工作,可以扯上几天、几个月。说了不算,定 了不办,要反复检查落实,催促才能完成。有的人不但不从工作出 发,出于嫉妒情绪,还故意“设障置卡”,刁难讽刺,甚至顶着不办, 使工作难以进行,企业蒙受损失。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造成企业人力、物力、财力和设备的严 重浪费。1984年我们曾经抽样调查每人每天有效劳动时间,全厂平 均只有2.3个小时,即2小时18分钟,占应效劳动时间的32.4! (应效劳动时间每年按306天计算,运转班每班按7个小时,常白 班每班按7.5个小时计算9。1987年我厂完成4200多万元的产值, 保守点说,需要400人就可以了,而我厂当时是800人,人力的浪 费是十分严重的。流动资金方面,我厂1984年的流动资金周转天 数是123天,一年周转不了三次,而日本同行业的资金周转天数一般不超过30天,一年可以周转12次。和日本同行业相比之下,我 们的资金要多占用4倍多,利息也要多付四倍多。资金的浪费又是 多么严重呀! 1984年我厂的主要设备开车率只有40(多,有50! 以上的时间闲置,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设备常年睡大觉,换算成 设备价值为700多万元,可以说一年有700多万元设备不能发挥 作用。再有,物质消耗高,跑、冒、滴、漏严重。1987年“双增双节”中, 我们曾经计算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浪费就价值67万多元。那些 “看不见、摸不着”的浪费现象就更为严重。

以上问题和浪费现象的存在,造成的后果是,企业效率低下、 效益低下。1984年我厂人均产值仅为2.8万元,是日本同行业的十 五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1985年我厂人均产值只达到4万元,也仅 是日本同行业人均效率最低企业的十分之一。

差距在哪里呢?我们进一步作了对比分析。例如,同型号、同规 格的四辊压延机,日本每班定员为6人,而我厂每班定员为18人。 日本班产量为8吨,我们是6吨。日本的开车率为99!以上,而我 们的开车率平均仅为50!。这一数字还说明,日本6个人是全年在 干活;而我们18个人半年在干活,半年在闲着。再一个差距,就是 人员结构极不合理。日本二三线人员占企业总人数的8、33!,而我 厂1984年底二三线人员有320多人,占全厂职工总数的40!多 (如果把机修车间和生产车间的二线人员计算在内,二三线人员高 达410多人,占全厂职工总数的51.5!)。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劳动效 率低的原因。由于浪费现象严重、劳动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也是十 分低下的。1984年我厂人均利润仅为3000多元,1987年人均利润 也只有4000多元,不及日本同行业一个人的月工资收人。由此可 见我们的效益是非常低下的。

这些问题和现象怎样纠正呢?在日本考察时,我们曾经问他们四辊压延机的效率为什么这样高?他们说:“我们的设备是买得快、 安装得快、发挥效益快,一年四季满负荷运转。”我们就想2你们日 本的四辊压廷机能满负荷运转,我们的四辊压延机也要满负荷运 转。既然机器能满负荷运转,人也应该能满负荷工作。其它方面,如 资金、物料等,也都可以达到满负荷状态。所以,我们就提出了一个 “满负荷工作法”。这就是“满负荷工作法”的由来和产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