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分使群—隆礼的根据

明分使群—隆礼的根据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迪解释道,“‘明分使群’的思想可以说是荀子关于社会起源的思想,以论证礼乐教化的必要性的。”王迪语气凝重,似乎看到了人类不“分”不“群”的悲惨局面。“‘千载循于斯’就应该是说以礼治国的理念持续了其后两千多年,是中国社会传统的治国理念。”郑老师帮助解释了“礼”的深刻本质。

走过长长的甬道,前面又一牌坊庄严肃立。大家走近一看,上面“长青”两字赫然入目,可称之为“长青”牌坊。

“为什么叫‘长青’?”又是张翔率先发问。

“这首先得明白什么是‘青’,你说说看!”王迪把问题又踢了回来。

“什么是‘青’?这是什么问题?”张翔眼睛眨了眨,正好看见了语文老师正笑盈盈地看着他,灵光一闪,“‘青’是指《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青’,是指后人通过学习能够超越前人。”

语文老师笑逐颜开,说明张翔解释得不错,课文也背得不错。

“那么‘长青’就是指荀子的思想有着‘长青’的魅力,还包含着要不断地超越前人,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必须敢于超越、勇于创新的寓意,故名‘长青坊’。”王迪的解释言简意赅。

“我们参观的这三座牌坊的名称之间有什么联系?”郑老师突然问了一句。

“博雅、知明、长青。”大家都低声琢磨着。

“要先‘博雅’地学习,以达到‘知明’的境界,才能得以‘长青’。”大家纷纷推断道,“说不定设计者当初就暗含着这层理念,我们只有理解了每一座牌坊的内涵,才能理解设计者的设计意图。”

“为什么这座门叫‘巨擘’?有什么内涵吗?”张翔指着正门问道。

“长青坊”身后就是庙院大门了,正中大门匾额上书“巨擘”两个金字。

“‘巨擘’比喻的是在某一方面居于首位的杰出人物,梁启超以此来形容荀子,是指荀子是先秦诸子百家中首屈一指的人物,是真正的思想大师。荀子的思想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最主要的是他思想中的两大内容。”王迪双手分指正门两侧,“正门两侧,一左一右,一东一西,有两扇侧门,分别是‘隆礼门’和‘尚法门’。大家想想设计者的意图是什么?”

大家跟着王迪来到东边的“隆礼门”前。

“我们在谈论荀子的‘隆礼’思想时,要先回顾‘知明坊’楹联的下联‘明分在悟莫从先分代后分’的‘明分在悟’。在那里,我们谈论的‘明分在悟’的第一层意思是什么?”王迪问道。

“明于天人之分。”众人答道。

“‘明分’还有第二种含义,就是‘明分使群’。”王迪解释道,“‘明分使群’的思想可以说是荀子关于社会起源的思想,以论证礼乐教化的必要性的。”

“也就是社会是怎样形成、组织起来的。”郑老师帮了一句腔。

“荀子注意到,虽然人类与其他自然万物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甚至与某些动物具有相同的生物学特征,但人与它们的区别才是主要的: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因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因此‘最为天下贵也’。他说,人的力量不如牛,奔跑不如马,而牛马被人所驱使,为什么呢?‘曰:人能群,彼不能群。’因为人能‘群’,即人能组织社会,而动物不能。而人之所以能‘群’者:‘人何以能群?曰:分。’‘分’即是建立社会等级,从事不同的社会分工,将社会协同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以面对自然、战胜自然。如果人不能‘分’,做不到‘群’,那会怎么样呢?”王迪在长篇大论后突然抛出一个问题。

“不能‘分’,不能‘群’?”刘晨思索着,“那就是没有分工、没有组织,那一切都乱套了。”

“是的,‘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以人类单薄的身体,在自然界是争不过其他动物的,那就惨了!”王迪语气凝重,似乎看到了人类不“分”不“群”的悲惨局面。

“那人类怎么来‘分’,怎么来‘群’呢?”张翔问道。

“我觉得,‘群’应该是靠‘分’的,但是‘分’又是靠什么来维系呢?”李毅诚思考得更进一步。

“关于‘分’靠什么维系,荀子有两种说法:一是‘分何以能行?曰:义’。荀子说过‘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二是‘分莫大于礼’,为了维护‘群’,必须‘礼义以分之’,通过圣人的制礼作乐,将社会分为上下有序的等级,以解决基于物欲的争斗。”王迪的解释清楚明了。

“靠‘义’的‘分’,侧重于道德教化;依‘礼’的‘分’,侧重于礼法制度,因此有‘礼义’之说。”郑老师补充了一句。

“谁最看重‘义’?”张翔几乎是本能反应,自问自答道,“提倡‘舍生取义’的孟子最看重。”

王迪没有被张翔旁逸斜出的思维所打断,仍旧按自己的思路阐述:

“荀子论述了人如果不能‘群’不能‘分’的后果,也论述了为什么要有‘礼’,‘礼’是怎么来的?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如果‘欲而不得’,就会产生争夺和混乱。制定礼义的目的即在于调节人的欲望,从而避免纷争,保持社会的安定。那‘礼’的内容有哪些呢?荀子认为,礼的内容有‘养’和‘别’两个方面。‘养’即‘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即满足人的物质欲望和需求,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个应该好理解。‘别’是什么呢?具体来说,‘别’其实就是这副对联的上联。”

大家都顺着王迪的手指看“隆礼门”的楹联:

奉家室序人伦六经同归此,通神明治邦国千载循于斯。

“‘奉家室序人伦’就是‘贵贱有等,长幼有差’,就是‘别’,应该是‘礼’的一个方面的具体体现。”刘晨边读边思考。

“‘六经同归此’的‘六经’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同归此’应该是指‘六经’的主旨其实都是劝导人们遵循‘礼’的法则。”周婧雨解读道。

“‘通神明治邦国’应该是指‘礼’的社会意义和作用。”李毅诚分析道。

“‘千载循于斯’就应该是说以礼治国的理念持续了其后两千多年,是中国社会传统的治国理念。”赵蕾也推断说。

“是的。”王迪肯定大家的思考,“荀子在《礼论》一文中,对‘礼’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重点论述了丧祭之礼,然后提出了‘隆礼’的观点,指出‘礼’是治国的根本,是‘人道之极’,如按‘礼’来‘治邦国’,就能‘天下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从之者存,不从者亡’,对‘礼’在维护社会安定方面的作用予以高度评价。”

“荀子认为,‘礼’的作用还在于正确地处理了‘顺’与‘节’的辩证关系。‘顺’指满足人的正当需要,‘节’就是对人的需要进行节制,一是要与社会财富的支撑力相适应,二是要对众人的需要进行调节。这样,‘顺’与‘节’的关系处理好了,就能使社会与个人健康发展,而‘顺节万物’也是‘礼’的本质。”郑老师帮助解释了“礼”的深刻本质。

“‘千载循于斯’就是因为‘以礼治国’吗?”张翔隐隐觉得还不够。

“当然,‘千载循于斯’不仅因为荀子‘隆礼’,还因为荀子同时‘尚法’。”王迪一指西侧的门,“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到‘尚法门’去讨论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