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艺术的真实就是生活的真实

艺术的真实就是生活的真实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着实是一篇力作。唯一让他开怀的是他的女儿。对于儿子的更进一步的堕落充耳不闻,熟视无睹,判若路人一般。至此,应该说,白嘉轩与白孝文的血亲该是彻底断了的。对恶人惩罚、折磨,但不杀害。冷先生的冷是职业病,白嘉轩的冷是心冷。包括两家的下一代中都有革命者一样,既是艺术表现的需要,也是生活真实的反应。不过,是白、鹿两家之局外人而已。“学做好人”才是朱先生教书的真谛。

艺术的真实就是生活的真实——读《白鹿原》有感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着实是一篇力作。这篇小说展示出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是一轴中国农村斑斓绚丽、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这篇小说以白嘉轩为主人公,鹿子林是他的对手,应该说是第二主人公,以五十年历史风云变幻为背景,通过白、鹿两家的争权夺利,如巧取风水地,恶使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换,家仇国恨交错纠缠,冤冤相报代代不已……表现了深邃的思想内容,复杂的人物性格,多变的人生,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这些已取得了读者的共识。我仅就几个人物来谈一谈小说的艺术特色。

白嘉轩是作者倾心塑造的主人公。这个人的性格变化很有意义,也很完整。他一出场就遭遇了六次丧妻的沉重打击。这应该说是作者的精明之处,也是老辣之道。敢从难处下手,先声夺人,直接给读者一个深沉老练、阴险毒辣的典型符号。虽然文中有一个冷先生,可他比冷先生还冷。这种以冷衬冷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作者的匠心。白嘉轩不是一个善人,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恶人,他是一个阴险毒辣的坏人。然而,作者却压抑住内心的厌恶,正笔去描述他。这样,反而使白嘉轩这个封建残余的顽固势力更立体化、生动化,避免了人物的面具化、情绪化,使人震撼于这种真实。

白嘉轩一生谨慎,很少表露自己的得意,除了他喜得贵子那阵子,脸上有了笑意——那是不再担心白家无后的宽释。作者说:“白嘉轩太喜欢这两个儿子了,他往往在孩子不留意的时候专注地瞅着那器官鼓出的脸,却说不出亲热的话也做不出疼爱亲昵的表示。”唯一让他开怀的是他的女儿。可是,这个让他开心的女儿却一次又一次地惹他生气,最后他终于咒她死去。后来,女儿真的死了,他又痛心地责备自己:是我把娃咒死的。而他的儿子白孝文起先让他荣耀,可是中计堕落后,他又翻脸不认人,毒打他、嫌弃他,甚至断了父子情意。对于儿子的更进一步的堕落充耳不闻,熟视无睹,判若路人一般。鹿子林拆房,他竟没有任何不爽,甚至让鹿子林把残墙破壁也一齐拆了。然后,媳妇在他眼皮底下活活饿死,并没有鹿家媳妇那样引起多少闲话。也就是说,媳妇没有给白家丢人。至此,应该说,白嘉轩与白孝文的血亲该是彻底断了的。可白孝文后来做了保安团营长时,他又认下了这个儿子。一直到后来白孝文做了县长,杀了黑娃,他才翻然有忏悔之意。这种悔意竟然是:“我这辈子就做下这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我来生再世给你还债补心。”可以说,没有黑娃的死,就没有这个白善人的人性复活。那么,他的人性为谁而死,为谁而活?白家的荣耀又建立在怎样的道德基础上呢?

然而,白嘉轩也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坏人。他之坏就坏在对家法的忠心。但他又是一个好人。以“学做好人”为标准,对给人使暗手向来不屑一顾。正如他后来忏悔的巧换风水地是唯一一件暗事一样,他很少给人使阴招。(不过,他暗地里给三媳妇找主儿也是一件暗事。不过,这件事并没有引来恶果。)当发现儿子白孝文阴谋陷害鹿兆谦的事儿时,急得得了“气血蒙目”。他对冷先生说:“你当初就该让它破了去。”也不过是恨自己亲眼看到了自己的儿子也使阴招罢了。故而,白嘉轩的伪善可谓明矣。作者倾心塑造这样一个传统典型,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封建理学把国人性格扭曲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国人究竟应该怎么活?人性与理性究竟应该怎样达成妥协,才能让国人活得清清爽爽呢?白嘉轩的忏悔,有时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血性传承的领悟。可以说,作者呕心沥血塑造白嘉轩这个人物,就是要彻底地清洗中华民族饱经沧桑的心灵,给出一个清亮心灵世界。

不过,这篇小说重在人物性格的变化,充分反映了人是历史的产物,性格也是历史的。白嘉轩得意时不张狂,失意时不慌张。对恶人惩罚、折磨,但不杀害。故而,他对鹿三杀媳表示了不满,对善人佩服、信赖不狡诈。如对白孝文、黑娃、鹿子林等等,有爱有恨,有怒有怨,也有谅解。正因为如此,他反而比冷先生还冷。冷先生的冷是职业病,白嘉轩的冷是心冷。

鹿子林与白嘉轩相比,的确是根基浅薄。为人得意时忘形袁失意时便思报复,图谋害人。如他的设美人计害了白孝文,耍巧害了自己的儿媳,充分说明这个人自以为聪明,结果反被聪明误。面对白嘉轩的以不变应万变,他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当然,作为对手,鹿子林这个形象还是蛮丰满的。这样的人,在西北农村几乎随处可见,可得。应该说作者的生活底子是很深厚的,艺术表现力也是很有张力的。

鹿三是个忠厚的仆人,少有一些侠肝义胆罢了。但是让他成为鹿家的一个成员,同样展现了作者的功力是多么的了得。不能让鹿家的整体性格搭配因为是白家的对手,就一抹黑,必须富有层次。包括两家的下一代中都有革命者一样,既是艺术表现的需要,也是生活真实的反应。

朱先生是个热心肠。热心于关中学派,热心于编县志,热心于扶贫济困,热心于解民于水火,后来热心于抗战。但事实却让这位热心的读书人心灰意冷,命归黄泉。这个人在很多地方反而比白嘉轩更富个性。不过,是白、鹿两家之局外人而已。作者只好惜墨如金,没有展开来写。我很喜欢这个人物,对这个人物有很多的想法。他是这个历史时代中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很热心于建功立业,却不热心于功名利禄,也不贪财。以一个知识分子的高瞻远瞩被乡里称之为神。他的教书更是为圣人立言。他说他教的最好的学生是土匪。因为土匪黑娃来求学是为了“学做好人。”“学做好人”才是朱先生教书的真谛。至于以后的掘墓所发现的砖文:“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和“折腾到何日为止。”不过是作者再一次使传统文化说话,表达了对乱纷纷时局的极端厌恶。

对于鹿兆鹏,白灵等革命者的塑造,作者显然表现得力不从心。不过,这些次要人物还是比较好地反映了时代的变化。这里,我想说的是,作者在这些人物上没有精心刻画,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作者在为一个属于白嘉轩时代画句号,有意无意间,对另一个全新的时代就只能兼顾一下,完全是为了两个时代的交接而给出的一个接力棒。

白孝文从流氓到投机革命,最终掌握政权,与黑娃革命失败被迫为匪又转为革命相比,结果是黑娃的“学做好人”害了他自己,被白孝文加害身亡。当然,也是那个时代必然付出的代价。黑娃悼念朱先生的一副挽联,也许正是作者描绘朱先生的点睛之笔:“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同时,通过黑娃的命运再一次对朱先生这个人物的典型赋予更深的寓意。

在手法上,作者也是匠心独运。如暗示、隐喻、前后照应,打埋伏等一些小说的经验方法都能够娴熟地运用。如给黑娃起名为鹿兆谦,白嘉轩就说,谦谦君子。黑娃先为匪后为君子,正应了这句话。再如,朱先生诳语言中的几件事,乡里称之为神。后来,他又特意说了几件事,尤其是让白嘉轩把地分给穷人,是否言中呢?白嘉轩后来果然深悟此言之妙。另外,鹿兆鹏让黑娃反正,或投县保安团。后来,黑娃果然投了保安团,并策反了保安团。再就是白孝文枪杀张团长,补了那一枪,让焦振国余悸在心,可黑娃没有反应。后来,焦振国力辞归故里,黑娃却挨了白孝文的另一黑枪。

朱先生给白嘉轩的锦囊妙计和白孝文投机革命的成功,是作者对历史的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辛亥革命,鲁迅先生通过阿Q说明革命的不彻底性,而陈忠实通过这篇小说想说的历次革命都难免有投机分子混进来,或者至少有投机思想混进来。这是历史已经证明了的。

总之,这篇小说的成功和获奖是应该的。我在拜读之后,深表敬重。缀文成篇,以畅心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