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明的追思

清明的追思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早进入清明节的历史人物应该是春秋时晋国的介之推。晋文公看后十分感动,于是又改寒食节为清明节。只是,后来人们对清明的情有独钟,才渐渐地合二为一,只剩清明到今天。多年来,对于客居海外的同胞而言,清明节更是一个引发他们思念故土渴望回归的节日。清明节因为介之推的缘故,跟政治清明结下了前世夙愿。到了1976年的清明节,一场诗歌的革命载入了历史。

清明的追思

清明既是一个自然节气,又是一个人文节日,当然也是一个很值得解读的日子。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首先是一个生命的节气,是能够听到春天的脚步声和呼吸声的日子。这一天,万物复苏,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景象。古语说:“万物生长到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清明。”应该说这是自然万物的“复活节”。中华民族是一个主张“天人合一”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把生死等同看待的民族。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而庄子更是主张“齐生死,一物我。”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都把生与死看得很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一个万物复苏的节日里,人们却想起给予他们生命的父辈、祖辈先人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来到先人的墓前烧纸钱,送春衫,表达后辈儿孙们的哀思。活着的人想起死去的人,就会更好地活着。这就是中国人的清明节。

于是,一切解读都从传说开始。传说不过是一种文化形式,是给这样的一个节日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的方式方法。

最早进入清明节的历史人物应该是春秋时晋国的介之推。相传晋公子重耳流亡国外期间,介之推跟随护驾。后重耳返国即位晋文公,论功封赏,要给介之推封官晋爵。可是介之推不但不做官,还背着老母躲进绵山不出来。为把介之推逼出山来,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不料介之推宁可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很不了解他的这位患难兄弟,更没想到他会如此跟自己较劲。但是烧山大火已经来不及扑灭,患难兄弟竟然如此落难到自己手里,晋文公心里很是难过。心里骂介之推让他陷入了不仁不义,但又有什么办法呢?只好自己宣布绝食一天。但还觉得不够,就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人民可以吃饭,但不能动烟火。后来,人们在绵山树洞里发现一封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看后十分感动,于是又改寒食节为清明节。所以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说:“古人常常把清明和寒食联系起来。”而实际上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寒食早于清明一天,两个节日都存在。只是,后来人们对清明的情有独钟,才渐渐地合二为一,只剩清明到今天。

政治清明,也许就是介之推用生命来诠释的一种传统文化。至于介之推这个人,究竟是许由式的道家人物,还是儒墨一家的士大夫精英,就很难说得清楚。但是,“天清地明”,在中国人心目中,不仅仅是一个春天就能够说得清楚的。“朗朗乾坤”更是无数仁人志士愿意用生命换取的价值追求。晋文公失去一个介之推,中华民族却代代涌现无数“舍生取义”的大英雄。

清明多雨,润物无声;春寒料峭,生机蓬勃。在这个生命萌发的节日里,让人们想起长眠于地下的亲人们,引起人们绵绵不尽的哀思。历代文人墨客都会通过心中的灵犀来诗会“清明节”,自觉为清明节赋予更多的文化价值。最为经典的诗文当属唐代诗人杜牧《清明》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诗不事雕琢,明白自然,写出了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也映照出了人们的普遍心境。读来质朴淳厚,余韵邈然,耐人寻味,实为吟咏清明之绝唱。“新乐府”大师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也是描写清明祭祀的佳作:“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一样的通俗简洁,一样的自然天成。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把清明节的精神内涵关于“生与死”的形而上的追问,通过丘墟,寒食,纸钱,古墓,春草,梨花,暮雨,归人八种意象生动鲜活地表达了出来,呈现出了一幅唐代清明扫祭图。

宋人高菊卿《清明》诗中的两句“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更成了后来郊野扫墓、悼念亡人场面的佳联。

清明墓祭固然凄清悲切,但清明时节,杨柳依依,桃花李花,竞相开放,扫墓之余,一家大小因利趁便,就在山野间游乐一番,顺手折根柳枝戴在头上,等到入暮回家插在门框。于是清明节也就有了春游踏青、赏花折柳的喜庆习俗。不忘死去的先人,难免悲伤;珍惜生者的时光,自当尽欢。唐人顾非熊《长安清明言怀》就真实地记载了当时京城长安清明宴乐游赏的风气。其中“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两初晴”句更是一派莺歌燕舞、热闹非常的景象。唐末诗人韦庄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是这样写的:“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宋朝诗人吴仲孚的《苏堤清明即事》场面更加鲜活:“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两首诗都在描绘情景交融的清明春色,姑娘们在撒欢地荡秋千,游客们乘时郊游,歌咏欢乐。

宋朝诗人文彦博的《清明后同秦帅端明会饮李氏园池》一诗写尽了人们在清明赏花宴饮的愉悦心情:“洛浦林塘春暮时,暂同游赏莫相违。风光不要人传语,一任花前尽醉归。”自然万物,如朗星明月,流泉清风,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无论穷人富人得意人失意人,大自然一样敞开胸怀,让我们尽乐尽醉而归吧。清明是良辰美景,游春是赏心乐事。唐人崔护念念不忘的一段清明时节踏青的艳遇,把它化作一首《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样的清明节,似乎意蕴更深远,品味更淳厚。

古人如此,今人又何尝不如此呢?多年来,对于客居海外的同胞而言,清明节更是一个引发他们思念故土渴望回归的节日。台湾诗人余光中《招魂的短笛》和《春天,遂想起》两诗就积郁着诗人几十年来浓得化不开的乡愁。诗句说:“……归来啊,母亲,来守你火后的小城。/春天来时,我将踏湿冷的清明路,/葬你于故乡的一个小坟。/……而清明的路上,母亲啊,我的足印将深深,/柳树的长发上滴着雨,母亲啊,滴着我的回忆。/魂兮归来,母亲啊,来守这四方的空城。”又说“清明节,母亲在喊我,在圆通寺/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

中华文化千年文脉不断,这跟我们这个民族信仰历史有关。清明节因为介之推的缘故,跟政治清明结下了前世夙愿。到了1976年的清明节,一场诗歌的革命载入了历史。这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全国人民无限悲痛,广大群众以各种方式寄托自己的哀思。悼念活动却遭到“四人帮”一伙的竭力压制。人民群众忍无可忍,利用清明节缅怀先烈的传统习俗,自发地集合到首都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敬献花圈、花篮,张贴传单,发表演说,朗诵诗词,抒发对周总理的悼念之情,痛斥“四人帮”的倒行逆施。后来人民文学出版社收集整理出版了《天安门诗抄》一书。当时我还读小学,就记得一首《扬眉剑出鞘》的诗,写得真是惊心动魄:“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还有一首《大鹏冥慧目》的诗,后来读到的,感受很是深刻。“此景几时有,永生忆清明。江山浸泪雨,日月痛难寻。悲声告总理,明年再祭君。”清明,有一个愿景在中国人的心里,几千年来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清晰。

西方的复活节来自宗教传说,而中国的清明节虽然也有历史传说,但毕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与自然界的变化联系更紧密。西方人重推理和逻辑,中国人重感悟和意会。也许在哲学的抽象观念上东西方会得出一样的答案,但在具体的表现上恐怕很难找到一致。东方,特别是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特别尊重自然,主动体会自然,亲近自然。清明节就是一个和自然最亲近的人文节日。节气和节日“合一”,这样的节日有几个?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清明节”,一个关于生命的节日,更是一个关于生命的形式。

当下,清明时节又如何?但我可以断言,失去的不应该都忘却,到来的不一定都接纳。

向往春天的时候,我们会怀念刚刚离去的那个冬天的。

记住清明这一天,这一天是一首需要用心灵来呵护的诗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