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学创作技巧教学

文学创作技巧教学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熟”,为了“生巧”,作家必须付出艰巨的劳动:多学习,多磨炼!李白从老妇人决心把铁杵磨成绣花针一事得到启发,刻苦攻读,完成学业。创作技巧必须通过刻苦学习、认真磨炼才能够掌握。如讲究“推敲”的贾岛,写诗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夜吟晓不休,苦吟鬼神愁。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人们不一定像贾岛这样“苦吟”,但是,“心与身为仇”可以说是作家的职业特点。

欧阳修写过一则故事,写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而旁观的卖油翁却不特别赏识,说不过是手熟罢了。他当场把油从一定高度通过钱孔灌入容器而钱不沾油,说这亦不过手熟罢了。这说明熟能生巧。学创作技巧也同样是这样。为了“熟”,为了“生巧”,作家必须付出艰巨的劳动:多学习,多磨炼!

李白从老妇人决心把铁杵磨成绣花针一事得到启发,刻苦攻读,完成学业。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自己为学“不遑寝息”,“以至口舌成疮”;“劳心灵,役声气,连朝接夕,不自知其苦”。

学无止境。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说:“只有确切通晓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造成的文化,只有改造这种以往的文化,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对“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造成的文化”(自然包括前人所积累的创作技巧在内),不仅要“确切通晓”,还要“改造”,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我们在前面谈到,没有生活深度、思想高度的作者,不可能解决重要的创作技巧问题。但是,有了生活和思想,并不一定能够解决技巧问题。创作技巧必须通过刻苦学习、认真磨炼才能够掌握。

在文学创作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有出息的作家总是在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上奋勇前进。文学史上的事实告诉我们,没有一部激动人心的创作不是作者呕心沥血的劳动成果,不是穷年累月探求的结晶。像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写了十年,作者说:“有时候简直弄得精疲力竭,扑倒在沙发上就睡着了。而一醒过来,又开始啃笔杆。”歌德创作《浮士德》一共花了60年,他说:“人们常常以为我是个特别的幸运儿……但是老实地讲,我的一生无非是劳动与工作而已。”在我国,这方面的事例也很多。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真是“看来字字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高则成写《琵琶记》时边写边唱,边唱边改,持续了三年,由于打拍子,脚把楼板都踏穿了;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在四年多的时间里,“九易其稿,反复增添删削何止数百次……涂抹过的稿纸,可以拉一马车”。——写长篇很艰苦,写短篇的东西也不一定轻松。如讲究“推敲”的贾岛,写诗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夜吟晓不休,苦吟鬼神愁。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人们不一定像贾岛这样“苦吟”,但是,“心与身为仇”可以说是作家的职业特点。有同志说:“文学本是十分艰巨的事业,只有自讨苦吃并且死不后悔的人,才能进入它的殿堂。”这话有道理。总之,“玉不琢,不成器”,只有辛勤地千锤百炼,鼓足克服困难、顽强探索的勇气,下定严格要求自己的决心,才有可能创作出在艺术上成熟的作品。

(原载《边疆文艺》1983年第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