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授美梦断亦难

教授美梦断亦难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节前夕,和几位老政协委员同桌吃饭。就是昔日当教授的努力屡次受挫,以至于教授梦断。因此第一次教授梦很快胎死腹中。第三次教授梦断在1980年。从此死心塌地从政,教授美梦又断。但是教授梦仍然藕断丝连。虽然聘书金字闪闪,但毕竟不是正式的,心中的教授情结“到底意难平”。成良同志流连于青山绿水之间,或关山攀行,或江河泛舟,深深为之陶醉,并于醉眼朦胧之中,青山成了异兽,绿水变成了美女。

教师节前夕,和几位老政协委员同桌吃饭。他们有的原是厅局领导,有的原来是教授和研究员。都是年过花甲的老同志,平时见面无所不谈。大家边吃边聊,谈着谈着不知怎么谈到我头上来了。一位教授朋友问我,你现在有什么遗憾没有?我说这辈子要说遗憾嘛,就是没能当上正儿八经的教授。

我这话是心里话。我原本一介书生,从政多年仍然不改书生习性。我瞧不起那些醉心勾心斗角的不学无术的政客,对西方一些官员素质羡慕不已。他们出身知识界,在职能当官员,退位能当学者。连国防大员也由学者担任。我也以能政能研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职期间,刻苦钻研,努力学习研究现代科学知识,努力做一名理论型、学者型的官员,退休后好继续我的书生生涯,搞点科研什么的。到退休时,知识还不算太差,也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就是昔日当教授的努力屡次受挫,以至于教授梦断。

第一次教授梦断在1977年。历经十年浩劫,百废俱兴,大学教育开始大力发展。北大老师透信,学校想调我回校当教员。一向想成为名副其实的教授的我,当然求之不得。但是家属户口进不了北京。老伴是北大毕业生,还好办一些。两个孩子尚小,全家四口都进京很困难。而且我父母年老,我想把他们接来一起生活,就更不容易。再说领导正要我出力,也不会同意放人。就是获准也没有房子。因此第一次教授梦很快胎死腹中。

第二次教授梦断在1978年。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招考副研究员和助理研究员。我当时已发表数十篇法律论文,出版两本小册子。在辽宁报考的几十名学子中,算是出类拔萃的。在此之前,省检察院一位老检察长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任副所长,他很想带个人去,但本单位没合适的。他熟悉我的情况,但我们单位的领导不同意。这次是国家统一招考,我的领导没理由阻挡。不足的是外语已扔了多年,重捡不容易,而且俄语已不吃香。于是我抛开俄语,突击日语。规定每天要记下20~30个单词,我起早贪黑,上下班在自行车上也背单词。经过一年努力,我已拿下了复旦大学四册日语教材,当时外语考试获得第三个高分。录取后,也是因为全家进北京户口解决不了,单位与组织部门不同意放人,社会科学院也调整了录取地点,专门做学问之念只有作罢。

第三次教授梦断在1980年。当时要筹建辽大法律系和省社会科学院,由于在宣传法制时活跃,有老同志推荐我参加筹建。我当时正面临住房困境,四口人仅住12平方米小房,而且准备接父母来沈。这两个单位穷得叮当响,哪里有房子?机关正在盖房,分到两间没问题。而且我已有两次“不安心工作”的前科,再向领导提出必须破釜沉舟。而领导对我不错,过去不放我,也是好意,怎么也不好撕破面皮。斟酌再三,没有动地方。从此死心塌地从政,教授美梦又断。

但是教授梦仍然藕断丝连。研究学问是书生的爱好,我不想使自己的知识淹没在繁琐的文山会海中,多年来我一不跳舞,二不打麻将,业余时间全用于研究。我采取用啥学啥,干啥研究啥的办法,研究对象是实用法学,研究的目的是用来指导工作。这种研究,既不同于机关就事论事、数据加实例的调查,也不同于大学里“从书本中来,到书本中去”的坐而论道,而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种研究使自己的学识和工作水平互相促进,同时提高。多年来,行政职务不断提升,实用理论研究也成绩斐然。我先后出版了八九本书,有了自己的理论专著。除了当选为几个学会的理事、理事长外,还先后被大学和社会科学院聘为特聘教授和研究员。虽然聘书金字闪闪,但毕竟不是正式的,心中的教授情结“到底意难平”。值此教师节来临,特将对教授的百结柔肠,化为对传道、授业、解惑的全体教师的无限敬重,向老师们恭贺节日。

2007年6月23日写于沈阳嘉麟“寻味”书屋

多娇江山赤子情—析张成良诗集《我的祖国》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1945年东方巨人毛泽东,面对灾难深重的祖国,以诗人的独特视角,发出了由衷感叹。在国难当头,外敌入侵的非常时刻,历史上多少忠贞儿女,“凭将士气扶中夏,泪洒山河对北风”,他们或奔走呼号,或喋血疆场,用鲜血和热泪,写下了气冲斗牛的壮丽诗篇。如屈原的《离骚》,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秋瑾的《宝刀歌》,田汉的《义勇军进行曲》等等。这些诗作,哪一篇不是悲壮激昂,哪一篇不是热血满腔?同历史上爱国诗词一脉相承,张成良同志的心声三部曲之一《我的祖国》,同样是洋溢着爱国激情的诗篇。不同的是,成良同志的诗,是在国家没有战争硝烟的和平时期产生的。面对蒸蒸日上、蓬勃发展、日益繁荣强大的祖国,成良同志的诗主要是通过对祖国锦绣山河的壮景,对名胜古迹的描绘,对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弘扬,对建设祖国的风流人物的讴歌,抒发出热爱祖国的一片真情。通读全书深深感到,成良同志的肺腑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同呼吸。成良同志的心脏随国家兴旺发展的时代脉搏同跳跃。

(一)

“美哉,祖国的山河!”面对风景如画的丽山秀水,成良同志发出声声赞叹。这种赞叹通常是面对一山一石、一江一水、一草一木,通过细腻的笔调欢愉而发。

神州处处是青山华夏遍地皆丽水。成良同志流连于青山绿水之间,或关山攀行,或江河泛舟,深深为之陶醉,并于醉眼朦胧之中,青山成了异兽,绿水变成了美女。“不知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专程来到这桂林落户/可能是漓江的水太青、太甜/那长长的鼻子/深入江中便不再举出水面/化作了江中一座不老的青山/春夏秋冬、年年岁岁常绿/日日月月伴随着漓江唱晚”(《题象山》)。如果说这里只是对似象的青山作了恰如其分的描绘的话,那么桂林的绿水在成良笔下似乎已经传神了。“本来就是一个窈窕淑女/身着飘飘的青罗带/万般清秀/万般俏逸/可这烟雨濛濛中的漓江/隔着迷雾看/隔着细雨看/又添了多少姿色神韵/恰似飞天神女/恰似奔月嫦娥”(《烟雨漓江》)。漓江似仙女,雨中的漓江更似出浴嫦娥。成良同志是擅长丹青的国手,他笔下仙女般的山水,不仅栩栩如生,而且呼之欲出了。

读者也许会说,桂林山水,本来就秀甲天下嘛。其实,由于成良同志倾注心血浇灌,即使赤地千里的沙漠,从此也不再荒凉。“列车喘息着奔跑了整个一昼夜/犹如从太阳升起的地方向太阳归宿的地方奔去/经过了关山重重/经过了云路迢迢/始终没有跑出大戈壁/无边的骆驼草/熠熠的戈壁石/格外增添了漫长的思绪”(《戈壁滩上行》)。读罢这段文字,哪里能感受到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荒凉?给读者留下的感悟是中华疆土的辽阔广大,这不正是我们中华儿女引以自豪的吗?再看《陇上人家》∶“一堵堵黄土叠成的院墙/一幢幢黄土为壁的瓦房/一个个很漂亮的小角门/一户户人家坐落在陇上/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美酒/醉红在陕北汉子的脸上/一件件红花花的小袄/夸耀着淳朴姑娘的青春漂亮/一家家的欢乐、期冀、温馨/耕耘着陇上的山山梁梁/一根根连着四方的电视天线/新鲜事一件件、一桩桩”。这里没有边塞的荒凉,没有偏远地区的贫困。有的是边塞人家院落的宁静,村庄的别致幽雅,儿女的勤劳、美丽,家庭的幸福、温馨。这幅陇上人家的美丽画图,足以与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相媲美,也是成良同志对今日边塞河山哼出的一曲美妙的颂歌。

“鸟飞返故乡,狐死必首丘”,成良同志对祖国的山川热爱,也表现在对生养他的家乡水土的痴迷,请看成良同志的《白塔情》∶“说你不高/你抚摸着悠悠的白云/说你不老/你堆积着辽金风尘/说你名气不大/多少诗人为你高歌低吟/说你不够风流/多少传说展开翅膀/飘着彩裙/塔下,桃红柳绿/古城,焕发青春”。这段文字,用反问的形式,对这块孕育了文学巨匠曹雪芹和关东才子王尔烈的土地,进行了精心描绘,寥寥数语,勾画出白塔古老的娴美与文采风流,确实使人荡气回肠。其实“吾爱吾庐”的乡情,正是“吾爱中华”的国情。成良同志这位多情的东北汉子,本来就是这块肥沃的黑土地上长出的一棵红高粱,所有这些就是他的恋乡情结所在。

(二)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成良同志的纪游诗,视野宽广。大至长城、边关、要塞,小至贝壳、石碑、炮台,皆可入诗。这些诗,不单是为“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纵论天下之兴亡,探求古今兴替之教训。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诸多的名胜古迹,就是最好的见证。边关之雄伟,要塞之险固,古堡之完整,常使成良同志的心灵震撼不已。“巍巍祁连/漫漫古道/莽莽戈壁/万里长城如一条巨龙/在这里戛然而止/把高昂的头颅高高举起/我们雄心勃勃的祖先/在这里搁置了这偌大的险隘雄关/一头连着大海/一头拥抱群山”(《登临嘉峪关城楼》)。巍哉!此关!壮哉,斯楼!这是何等长的历史画卷,这是何等大的民族气魄,只有我们伟大的祖先,才能创造出如此壮丽的杰作。再看《古城门》一首:“一座旧损了的城门/墙垣上满是风雨剥蚀的老年斑/一个王朝从这里浩浩荡荡地出发/一段历史从这里走远……”成良同志没有说是何处的城门,也没有说何年代所建,但这确实是一个风雨斑驳的古城门,这样的城门在华夏大地到处可见。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旧城门,却是一个历史新纪元的开始,一段具有显赫历史文明的崛起点,名满欧洲的凯旋门哪有这座普通旧城门辉煌!成良同志的历史思绪将我们引向遥远的空间。

我们的祖国,也曾遭遇强敌欺凌。我们祖国的历史,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抗敌、自强不息的爱国史。对此,成良同志也作了忠实记录:“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大街小巷/河汉堰堤/一夜之间/竟遍布海盗们的铁蹄/一块肥美的沃土/被宰割得破碎肢离”(《街巷》)。强盗的侵略,遭到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曾有过辉煌/曾发出一声声惊天动地的凌厉炮声/捍卫这块不容玷污的神圣土地”(《营口西炮台》)。为了有效防御外敌入侵,我们的祖先曾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等一系列防御工事。但是有时候,长城、要塞、险关,并未能有效制止侵略者,因此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适时提出了防御的新见解。清朝初年,古北口总兵曾向朝廷上书:“长城倾塌甚多,请行修筑。”康熙皇帝批复拒绝:“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康熙皇帝“修德安民”的防御思想,颇有见地。成良同志也是一位远见卓识者,他在《山海关》、《感受烽火台》等诗中,感悟了先人们的真知灼见,提出了自己的防御见解:“我遍访了连绵不断的烽火台/俯寻茫茫关内外大地/彻悟出一个道理/长城须在整个民族中延伸/雄关更要在人们心里筑起”,“狼烟熄灭了/火种还要子孙后代用心珍存”。成良同志希望加强国防教育,将工事修筑在人民心头,在人民心中播下不熄的火种,才能修筑起一道无形的、真正固若金汤的防线。曾几何时,穷凶极恶、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主义,不就是在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筑起的新的长城下打起白旗的吗?

我国是诗的国度,诗人们往往抓住典型镜头,记录河山沧桑。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曾创作了《金陵怀古》数首,著名的一首是《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人以敏锐的眼光,只抓住过去繁华的朱雀门外野草在开花,和过去栖息于贵族豪门屋檐下的燕子,现在不得不在百姓家筑巢这两件事,道出昔日六朝金粉繁华金陵,经过安史之乱已元气大伤,破败不堪了。成良同志1995年到南京游览,也去了乌衣巷边的秦淮河,面对经过改革开放,欣欣向荣的南京,秦淮河重现昔日繁荣风采:“多少灯火/多少酒旗风/多少画栋雕梁/多少轻舟双桨”,成良同志还抓住“李香君酒店”这一小店的特写镜头,写出了南京历史性的变化,歌颂改革开放,热爱祖国山河的激情溢于言表。

(三)

数千年来,我国人民不仅创造了光辉的历史,也酿造出灿烂的文化,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成为世界的文明之邦。反过来,这灿烂的文化,又使我们古老的祖国顾盼生姿,使祖国的大好河山更富有传奇的迷人色彩。

成良同志的诗,首先宣扬铸造中国文明的儒家文化。《孔庙》一首,颇能耐人寻味:“几位圣人在中国执教了几千年/走进这象征圣人精神的庙宇/在仰望中既贴近又遥远/近就在我们凡人之中/远又如矗立在一座高峻的峰巅”。儒学可称国学,长期以来在中国是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形态。成良同志用简洁的语言,形象地概括出儒学在中国“在巅莫及”的文化品位。而中国文化,往往与文化名人相连。政治上的坎坷,往往造就了他们的文化成就。爱国诗人屈原就是一个代表。“几遭谗陷/有国不能报/有家不得归/却始终磨砺一把利剑/路漫漫而求索成长夜里的呐喊/把《天问》、《离骚》在神州大地上枝繁叶茂地生长出来”。屈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把中国诗歌推向新阶段,他的骚体诗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她凝聚了千年古文明。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成良同志在《在黄河岸边》一诗中对此作了热情的赞颂:“黄河的颗颗水珠/那是黄土地的奶汁/黄河的每个漩涡/那是我们祖先的美丽传说/黄河的朵朵浪花/那是我们先人的情歌/黄河上的号子/那是我们民族的性格/黄河的曲折/那是我们的峥嵘岁月/黄河的一泻千里/那是我们的选择……”为了讴歌黄河文明,成良同志又写下了《开封寻古》、《卢沟晓月》、《题乔家大院》等诗篇,写下了一曲又一曲中国文化的颂歌。

在寻觅中国文化源头的同时,成良同志更多地钟情于南国风情。从江南小镇的风姿,鲁迅故乡的乌篷船,到海南椰林、侨乡、水牛、小溪竹船、傣族村寨等,无一不入成良同志的法眼。因篇幅有限,这里仅把《昆明四季花》推向读者。“不分大街小巷/不嫌人流熙攘/不计土壤肥脊/不靠娇生惯养/一年四季不知疲倦地开放/一簇簇、一团团/开得那样炽热、芬芳”。中华文化从来就是多彩多姿的,成良笔下的中华文化,处处是花团锦簇。细品起来,昆明的四季花不就是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中华文化的品位,乃至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吗?

祖国大地上,文化遗存多多,而且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辉,诗文楹联与亭台楼阁一体。成良同志《登岳阳楼》对此有所表述:“这岳阳楼本来就是天下奇观/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不知又为名楼壮了多少色彩。”文为楼写,楼因文名。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青年才俊王勃的一篇文字洒脱、词藻华丽的序,冠压群芳,也使地处“南昌故郡,洪都新府”的滕王阁名扬天下。在华夏诸多名胜中,几乎每处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这种神话故事往往能使生命载物,河山增色。这在成良同志的笔端多处触及。《望夫石》则是其中一首:“背着孩子/爬到这陡峭的山上/望着日落日出……/天长日久/把一腔恩爱化作一块巨石/在这里久久站立”。这种人间真情,是一枝道德奇葩,人世间的痴爱,难道有比这更醇更美的吗?

(四)

土地与人民是国家构成的要素。在中国这块960多万平方公里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地灵人杰,英才辈出。成良同志笔下的风流人物,有叱咤风云的帝王将相,有柔情万种的才子佳人,有农夫背夫等弓身劳作的芸芸众生。这些人物属于三教九流,成长年代不一,但热爱祖国,为祖国献身是他们的共同品格。

在这些风流人物中,不少人是伟大祖国的保卫者。如有力主收复北方半壁山河的民族英雄岳飞,有力挫分裂我西疆的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功勋将领左宗棠,对他们的业绩多处着墨。有趣的是,成良同志还选了一块颇能反映爱国将领侠肝义胆风骨的《试剑石》,“漓江岸上耸立着一座伏波山/传说一位将军在这里试剑/将军的雄风长在/宝剑锋利不老/留下了这辉煌的试剑石/光照人间”。这里成良同志娓娓道来,犹似给一群小青年讲述伏波将军的故事,毫无雕琢痕迹,句式看似平常,实则笔法老到。他用简朴的语言,阐明一个永恒的真理:一切保卫祖国的志士不老,将军的豪气雄风常驻,他们的英雄业绩永存,读者仿佛听到劈石将军回旋于天地间的一声长啸。

在这些风流人物中,更多的是祖国河山的建设者。京张铁路线上的《詹天佑塑像》,就是人们心目中的一座丰碑。这条铁路,所在地段地质结构复杂,穿崇山、越峻岭、过峡谷,很多洋人不敢问津,然而中国人詹天佑独立设计,中国建设者自己铺设。铁路“如同一条血脉/在一个民族的魂灵中延伸”,“在这条铁路面前/那些看不起中国人民的外国人/低下了高傲的头颅/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也挺起了低惯的胸脯”。在这些建设者中间,很多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背筐夫》就是其中一个:“汗珠落地有声/筋管鼓胀突起/劲使在心里/苦装在心里/一切都放得下、拿得起”。成良笔下的小人物佳篇迭出,这些能吃大苦、耐大劳的人,是中华锦绣河山的装潢者,他们是人间的真正造物主。

这些风流人物,又是祖国统一的维护者。这些人物,既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又有献身祖国统一大业的弱女子。且看《秦始皇》自语:“从我开始/一统天下/秦始皇/连的就连/并的就并……/一种横扫六合精神/把六个王朝打翻在地/有了一个威武雄壮的开始”。就这几行字,把一个“振长策而御宇内”第一次真正实现中国统一的始皇帝跃然纸上。如果说秦始皇主要用武力统一中国的话,那么黄帝就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国家统一的精神象征。“千百年来/香火不断/为了一次凭吊/多少炎黄子孙/不远千里万里/不怕跨洋过海”(《黄帝陵》)。这段文字,道出了普天之下炎黄子孙的共同呼声,也是对各种分裂势力的有力鞭笞。国家统一,匹夫有责。成良同志通过《王昭君》一个弱女子远嫁的故事,寄托了小人物献身国家统一的大主题。“骑着剽悍的骏马/走向茫茫的草原/一曲琵琶消融了弥天大雪/由此阴山绿、黑水甜/胡汉干戈,化为玉帛桑田”。这位在长安不起眼的小宫女,这位手无寸铁的弱婵娟,却能够化民族猜疑为民族团结,化国家分裂为国家统一,化边疆干戈为边疆和平,化塞外凋零为塞外繁荣。她的功绩胜过王侯,她的作用胜过百万大军。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一个居住在“中央帝国”黄金屋里的宫女,为什么毅然远嫁?历来文人的推测不完全对。其实,这不难理解,建立一个统一强大的祖国,从来就是风流人物的共同心愿。现在国外敌对势力和国内一些民族分裂分子贼心未死,他们最终一定会在建立在民族团结基础上的铁打的一统江山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诗言志,志关情。其志其情即见其人。而成良同志的诗品是出于他的人品。我真正了解成良同志,是通过诗。我俩于1989年秋至1990年夏,相识于中央党校。我们曾漫步在昆明湖畔,万寿山下,促膝长谈,或谈论抱负,或研究问题。我们年龄相若,都是步入仕途不久,都是臭老九,彼此气味相投。我对他的第一印象,这人是党务型的官员。当时参加学习的都是厅局级以上的干部。他当时任辽阳市委副书记,我也知道他的学历和履历,以为对他已经了解了。后来成良同志陆续推出几本诗集,每出版一本,都签名送我,我也简单浏览一下,有个粗浅印象。后来累计收到八九本,读多了,印象就加深了,对成良的认识也有了深化。认识到此公既是官员,又是学者,但又不同于纯官员与纯学者,而是两种气质相兼的严谨而多情的诗人。我这么看是有事实依据的。

一是看问题层次高。“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决不是参知政事范仲淹个人认识,而是官员兼学者这一批人的同类认识。现在成良同志虽然退休,“处江湖之远”,但仍心怀天下,关心政事,忧国忧民的责任心一如既往,而且对事物的认识不是囿于职务、行业、地域等局限,没有狭隘的“门户之见”,既考虑国家,又考虑百姓,站得高、看得远,全面、客观、公正。此种认识方式在成良同志的诗作中处处可以觅踪。

二是思维方式科学。笔者有切身体会:官员属于行政管理型、事务型、经验型。说话、办事从实际出发,不凭想当然办事,写文章措词严谨。诗人作家,思想方式属务虚型,作文写诗必须发掘联想空间,张扬想象的翅膀,其作品才能鲜明、生动、感人。成良同志既是官员,又是诗人,其思维方式既有官员逻辑思维的严谨,又有诗人艺术家形象思维的浪漫,既有哲人的理念,又有诗人的情思,这在他的诗作中反映明显。这两种有时互相矛盾的思维方式在一个人身上统一起来,既活泼又不死板,没有很高的学识修养,很难达到这个境界。

三是人生感悟较深。成良同志受过高等教育,当过百姓,做过官员;当过基层、部门领导,又当过地级市的主要领导;当过市级副手;又当过市级一把手;工作与生活中有过一帆风顺的成功,也有过挫折和失败。其阅历丰富,见解深刻鲜明,从一草一木、一山一石往往能演绎出兴亡之道,而且能够通过诗作向社会敞开心扉,与老百姓沟通与交流,故其诗作感慨,颇有“人生感悟,涉世指南”的韵味。我们这一茬人,一般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即“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长期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和儒家文化的熏陶。思想比较传统,在一些年轻人眼里,也算得上“老古董”了。我也出过几本诗集。有的同志说,你们这些人的诗很正统。有亲情、友情、乡情、国情,就是没有爱情。成良的诗当然也属于这种传统型的。其实,我们这一代人并不是薄情之人,不仅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也有诗人学者的激情燃烧,感情更深、更真、更挚、更丰富,只是厚积薄发而已。我以“多娇江山赤子情”为题,赏析成良同志的诗,是从情的至要之处讲的。从情爱的层次、品位上讲,爱国之情乃公民最高的情爱。成良同志作为诗人,是至情至性的人,《我的祖国》这本诗集,就是他写给可爱祖国的一本情书。至于社会上那些有悖于伦理大限“情哥情妹”之类言情诗作,有些句子都羞于出口,还是不写为好。

2003年6月18日写于沈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