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杜拉拉”人物形象的启示

“杜拉拉”人物形象的启示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办行政主管忽然辞职了”,杜拉拉领命于危难之际,负责上海办的装修工程。在“王蔷事件”中,杜拉拉明知对手死穴,经深思熟虑后,采取了容忍的办法,没有向其上司举报,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平稳过渡。杜拉拉软硬兼施,以柔克刚,令王伟这个“33岁身材高大,英俊儒雅,待人居高临下的北京汉子”初战即退,充分展示了优秀女性对强势男人的“俘获力”。这一事件,突出了杜拉拉“遇浪不惊,妥善应对,在斗争中长才干”的形象。

在高校毕业生大量涌向社会,教育产业大量批发就业人员的社会背景下,作为职场修炼小说的《杜拉拉升职记》,受到了各阶层员工特别是年轻大学毕业生的追捧。输入书名搜索,成千上万条相关条目出现在电脑中,上市三个月,销量便破十万册,此书紧接着又有下一部,且正在拍摄电视剧,可见此书的“热炒”程度。书中的“杜拉拉”形象,或许正是本书作者李可的艺术形象,因为本书的勒口上介绍了作者“十余年外企生涯,职业经理人,从事过销售和人力资源工作”等等。

一、杜拉拉人物形象的塑造

《杜拉拉升职记》比较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杜拉拉的形象:比较典型的南方女子,姿色中上,为人温和但有上进心,虽然没有特殊背景,但善于逆境求生,受过良好教育,靠个人奋斗成功,是现代传统派中“典型的中产阶级的代表”。当然,杜拉拉作为小说的主角,肯定不是李可原型的照搬照套,其既有真实的成分,更有虚构的情节,如此亦真亦幻的杜拉拉正好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二、“杜拉拉”人物形象塑造的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从杜拉拉身上汲取些什么?

1.脚踏实地,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俗话说得好:高楼万丈,始于平地。无论是人生道路,还是职场成就,每个人都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杜拉拉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上海办行政主管忽然辞职了”,杜拉拉领命于危难之际,负责上海办的装修工程。杜拉拉在经过思想斗争后,“觉得自己受器重,高高兴兴地接受了指派”。在装修工程的实施中,杜拉拉克服了种种困难,加班加点,忍辱负重,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圆满完成了任务。杜拉拉脚踏实地、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不仅赢得了同事的赞许,而且也赢得了敌手的暗暗肯定,更赢得了李斯特这个安于现状、办事四平八稳的“老好人”的刮目相看。

2.学会容忍,“退一步进两步”的逆境求胜的处世方式。在“王蔷事件”中,杜拉拉明知对手死穴,经深思熟虑后,采取了容忍的办法,没有向其上司举报,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平稳过渡。从力学角度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相当的。上海办的装修工程中,杜拉拉与大客户部的销售总监王伟之间的冲突与和解是极富戏剧性的。杜拉拉软硬兼施,以柔克刚,令王伟这个“33岁身材高大,英俊儒雅,待人居高临下的北京汉子”初战即退,充分展示了优秀女性对强势男人的“俘获力”。

3.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勇往直前、不断进取的品格。一个人光有实干精神还不够,还要经营好自己的脑细胞。上海办的装修工程既是杜拉拉诸葛亮初出茅庐的成功范例,展示了她的实干精神,更是她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勇于进取的形象特写。又如“空手套白狼”等章节中,杜拉拉肩负了“整合下设全国各地的办事处”重任。对中国社会来说,增机构增员是人人愿意做的皆大欢喜的事情,而减员减机构增效却是一件十分棘手的差事,不仅计划难,实施中人际关系又如森林中的树木,盘根错节,在外企中当然也不例外。在这一重任下,杜拉拉针对DB的特点,运用周密部署细算账、主动汇报争取支持、各个击破讲究方法等手段,又一次成功整合了办事处。当然,这与她的男友王伟在交往中所建立的工作网络和私人感情,以及最后的全力支持也密不可分。所以,职场女人适当地展示自己的魅力,收效是很好的。这一事件,突出了杜拉拉“遇浪不惊,妥善应对,在斗争中长才干”的形象。

4.把握时机,毛遂自荐的自我推销作风。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毛遂自荐也是值得倡导的。如杜拉拉找李斯特主动要求做“行政经理”,经过几个回合,终于如愿以偿。这同样为杜拉拉自己今后的职业成长,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5.胸怀全局的洞察能力。杜拉拉之所以能在磨炼中迅速成长,除了自身的天赋和基础外,胸怀全局的洞察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有了全局观念,就能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把握机遇,成就自己。如果说“上海办的装修工程”是机遇,那么要求做“行政经理”、“整合DB下设全国各地的办事处”、巧妙处置“伊萨贝拉”事件等,则显示了杜拉拉胸怀全局的洞察能力。

当然,从文学欣赏角度看,《杜拉拉升职记》中杜拉拉的形象塑造还不够丰满,职业味太重,生活味欠浓,与王伟的感情也显得生硬,特别是结尾两人的相会,显得作者有些主观与唐突。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部分有些单薄,小说的可读性还可进一步提升。

综观全书,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对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还是对职场中人,《杜拉拉升职记》都有很好的借鉴启发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