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议论也好用比喻,这段不长的议论,就连用比喻: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荃通“筌”,捕鱼工具,一说即鱼篓子。《庄子·外物》篇编在“杂篇”。“人啊,随着社会及地位的变化,人是会变的。《庄子》曰:‘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又曰‘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共产党也是人,也在变化,有人变得越来越坚定,也会有人可能变成张介石、李介石!”

《庄子》可视为一本寓言集,但《庄子·外物》篇第十三节纯粹是议论。可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议论也好用比喻,这段不长的议论,就连用比喻: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荃通“筌”,捕鱼工具,一说即鱼篓子。蹄:一种装兔的工具,绳子绕成活套,放上食物,兔子来食时,踏中活套就被绑住。

此章意思是说:鱼笱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后就忘掉了鱼笱;兔网是用来捕捉兔子的,捕到兔子后就忘掉了兔网;言语是用来传告思想的,领会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语。我怎么能寻找到忘掉言语的人而跟他谈一谈呢!

《庄子·外物》篇编在“杂篇”。一般都认为“杂篇”为庄子的门人和后学所撰。庄子学派认为“外物”即身外之物,是主观所不能控制的客观事物。本篇由十多段文字组成,多是反映社会生活及其处世养性经验,尤其对外来没有定准的、防不胜防的祸端患害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外物》篇探讨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强调以完全随顺自然、排除外物干扰为主旨。

“得鱼忘荃,得兔忘蹄,得意忘言”,这“三得三忘”的议论,阐明顺应自然、反对矫饰的观点,希望能做到遗物而忘我,强调去掉外物羁绊的意旨,最终进入到“得意忘言”的境界。庄子学派的理想是与“忘言之人”交流大道。

“三得三忘”中尤以“得鱼忘荃”流传最广,成为成语典故。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常常引用,以表达思想,增添文采。

青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学习期间,听老师刘策成讲《庄子》的课,对《外物》篇“得鱼忘荃”典故记忆深刻。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刘策成受政务院总理周恩来聘请为中央文史馆馆员。同年4月,他来到北京参加中央文史馆筹备会议。不久,毛泽东热情地邀请他来家“叙旧”。

那天,久雨新晴,毛泽东特地邀请徐特立、王季范等原先第一师范老师作陪,自己站在中南海丰泽园的家门口迎接。汽车一停,毛泽东马上迎上去打开车门,将自己老师扶下车,右手握住老师手,左手伸出三个指头说:“策成先生,欢迎欢迎,23年一别,整整28年了!”

这几句见面话,说出刘先生想说没有说出的心里话,听了非常感动。

笑谈之间,刘策成先生感慨万千,对徐特立、王季范二人说:“你们两位有眼力,同润之一起闹革命,成了万世师表;我在国民党中混,混成一个旧官吏……”

毛泽东听了,马上插话:“不,不,策成先生,你不仅对我个人有救命之恩,更是有功于国于民。您是真正当代庄子,应是新的‘万世师表’……”

徐特立接过毛泽东的话:“你写的那副对联:‘好总裁,不靠朱毛不靠共;内战继内战,祸首罪魁,留得千秋污吏在!唯英雄,且能活人能杀人;同胞杀同胞,权大罪大,换来万代臭名传。’真是万世师表之作。”

王季范接过话题:“对,蒋介石现在还活着,你却早就给他作了盖棺论定。如果躲在台湾的蒋总裁看了,会气死的。”说得大家击掌大笑。

毛泽东接着说:“这真是大史家的大手笔,是‘去其害马者’的照妖镜,不仅给蒋总统作了盖棺论定,还深刻概括了一切压迫人民、屠杀人民的统治者的反动本质,既敲响了蒋介石的丧钟,也给我们共产党敲起警钟。所以,恩来一定要请策成先生来中央文史馆,要借您的火眼金睛,请您帮助共产党,照照其中有没有张介石、李介石,如果发现了,请您也给来个盖棺论定。”

“不敢,不敢。”刘策成忙摆手说,“共产党光荣、伟大、正确,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怎么会出现张介石、李介石?”

毛泽东深有感慨,说:

“人啊,随着社会及地位的变化,人是会变的。《庄子》曰:‘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又曰‘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共产党也是人,也在变化,有人变得越来越坚定,也会有人可能变成张介石、李介石!”(黄露生:《毛泽东尊师风范》,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24页)

“那不是要我充当钟馗?”

“过去的钟馗是传说,是老百姓无奈中的愿望。”毛泽东说,“您敢于炮轰袁世凯、赵恒惕、蒋介石,才是真正人民心目中的打鬼英雄。”

毛泽东的幽默,又激发一阵欢笑。

毛泽东与老师刘策成,都是满腹经纶之人,又都有丰富的政治阅历和行政经验。他们借助《庄子·外物》篇“得鱼忘荃”的典故,交流对政治问题的看法。也许是因为共产党人刚刚打败蒋介石集团而掌握了政权,威信崇高,所以刘策成先生还不相信共产党中会有人变成张介石、李介石。毛泽东则两引《庄子》,用孔子活到六十岁时就有六十变化的事实,说明人是不断变化的;“得鱼而忘荃”也是一种变化。很明显,毛泽东这里的“得鱼”,暗喻革命胜利得到政权;“忘荃”,则指忘掉优良的革命传统,忘掉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本色。毛泽东非常担心有些干部甚至是高级领导干部随着地位的变化而变坏,极而言之则变成张介石、李介石!

新中国成立初期,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毛泽东在这一历史时期,一个重要关注点就是防止干部队伍本色蜕变,由革命者转化成腐败者,由人民的公仆转化为旧式官僚。他多次讲李自成进北京的历史教训,讲保持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作风,这次又从《庄子·外物》篇“得鱼忘荃”典故中得到启示,还在于防微杜渐,巩固根本,永不变质。

庄子学派的命题“三得三忘”,警示后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