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仁者爱人,君子固穷

仁者爱人,君子固穷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孔子重视人的价值,他所说的爱人,具有普遍性。所谓仁者“爱人”,首先是孝亲。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他有爱人的方面,也有恨某些人的方面。在他看来,小人是不能成为仁者的,“未有小人而仁者也”。毛泽东对孔子道德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仁”上。孔夫子讲“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是孔子最卓越的思想,至今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这个思想被记入《论语·颜渊篇》第二十二章: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本章的大意是: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

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使他的地位高于不正直的,就能使不正直者变得正直。”

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使他的地位高于不正直的,这样就能使不正直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

子夏说:“这话意义多么丰富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举用了皋陶,不仁的人就离去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举用了伊尹,不仁的人就离去了。”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孔子贵仁”(《吕氏春秋·不二》)。孔子以“仁”为自己学说的最高范畴和基本内容。《论语》中,仁字出现最多,有五十八章论及,共计109处,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

仁,孔子没有下一个统一的定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篇》)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篇》)由此可见,“爱人”是孔子论“仁”的本质和基本内容,余均为此之扩充和引申。孔子重视人的价值,他所说的爱人,具有普遍性。

《论语》的一些章节直接和“爱人”有关。有一章讲道: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 ’不问马。”(《论语·乡党篇》)孔子家里的马厩失火,他上朝回来之后,第一个反应是问:“伤着人了吗?”没有问马有没有损失,房屋财产有没有损失。虽然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但表现了对人的关切,体现的是孔子爱人的思想。厩中之人也当然不可能是贵族。《论语》中,把诸如伯夷、叔齐、柳下惠等列为“逸民”,又有“野人”“小人”之称谓,说明“人”非专指贵族,“民”非专指被统治阶级,“民”包括在“人”之中。但孔子的爱有差等亲疏之别,主张以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礼”来节制之。

孔子的仁,是宗法性礼教性的仁。所谓仁者“爱人”,首先是孝亲。故其爱是一种差等爱,是等差之爱。他自己就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中庸》)。这种等差之爱,是现实的宗法等级制度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和墨子打破宗法礼教的兼爱相对立的。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总之,孔子试图通过“爱人”的说教,劝统治者应养民、利民、惠民、教民,减轻对老百姓的剥削和压迫,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当然孔子讲的“爱人”,并不是真的爱一切人。他自己就讲:“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篇》) 只有仁人才能喜爱人,厌恶人。这说明孔子讲爱人,不是无原则的。他有爱人的方面,也有恨某些人的方面。而对人的好恶,只有仁者才能真正做到。孔子也并不认为,人人都能成为仁者。在他看来,小人是不能成为仁者的,“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篇》)。

孔子之后的儒家把“爱人”视为爱一切人,鼓吹人类之爱,这与孔子的“能好人,能恶人”有区别。孔子讲仁,讲爱人,最根本的还是为了“克己复礼”,是为了统治阶级。毛泽东对孔子道德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仁”上。

1964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北戴河同哲学工作者的谈话中说:

孔夫子讲“仁者爱人”。爱什么人?所有的人?没那么回事。爱剥削者?也不完全,只爱剥削者的一部分。不然,孔夫子为什么不能做大官?人家不要他。他爱他们,要他们团结。可是闹到绝粮,“君子固穷”,几乎送了一条命,匡人要杀他。(陈晋:《毛泽东之魂》,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3页)

毛泽东对孔子从政治上予以否定的倾向,这与当时大讲阶级斗争,强调意识形态领域的两条路线斗争很有关系。1964年6月24日,毛泽东在会见外宾时曾说过:孔夫子是讲空话的。同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北戴河同哲学工作者谈话时,进一步说明“空话”是什么:显然,“仁者爱人”就是“空话”,因为在毛泽东看来,离开阶级内容,抛弃阶级分析,爱“所有的人”,这在理论上不成立,在实际上也是办不到的。

毛泽东用孔子自身的经历来说明在阶级社会普遍的超阶级的爱是不可能的。孔夫子倒霉就倒在这上面:一是不能做大官,二是日后穷困到“几乎送了一条命”的地步。这当然是指孔子50多岁时,曾在鲁国担任过一段大司寇并“摄行相事”其后的事。为什么孔子没能继续做下去? 史书说孔子的政见与鲁君不合,于是开始周游列国;一说齐国见孔子为政,鲁国大有起色,遂使美人计破坏之。鲁定公在季桓子怂恿下,君臣沉湎声色,三日不理朝政。孔子失望之下去鲁。毛泽东则说“人家不要他”,他只得离去。

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很长一段时间往返于陈、蔡之间,而楚国想让他到楚国去,这样,陈、蔡大夫害怕他到楚国后帮助楚国,于陈、蔡不利,就派人将孔子包围在野地里,一连7日,粮草尽绝,随从弟子病倒。最后,得楚昭王帮助,才脱离困境。他的得意门生子路愤愤然问他:“君子亦有穷乎?”孔子回答说:“君子固穷。”至于匡人拘执孔子,那是一场误会。孔子离开卫国,前往陈国的途中,经过匡地,匡人把他当成阳虎围了起来。阳虎曾侵略虐待过匡人,孔子相貌长得有些像他,李代桃僵,真是哭笑不得。孔子被抓了起来,差点儿被错杀,“几乎送了一条命”。毛泽东拿“绝粮”事和匡地被拘事要证明孔子不得人心,所谓“仁爱”,在哪里都行不通,只能到处碰壁。按照毛泽东的思路,孔子倒霉证明他讲的那一套是错的,听起来蛮好听,其实是“空话”。

像政治上批判孔子的“君君臣臣”说一样,毛泽东在伦理上则对孔子的“仁者爱人”说持批判否定态度,主要是讲孔子的“仁爱”是有阶级性的,是“爱剥削者”,或“只爱剥削者的一部分”。青年毛泽东批判“君君臣臣”说的理论武器是旧民主主义,而晚年毛泽东批判“仁者爱人”说的思想武器则是马克思主义阶级论。现在。“君君臣臣”说在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中早已失去了存在的社会条件。“仁者爱人”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亡、阶级斗争只是一种残存的状况下,却可以赋予新的内涵,成为人道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源。因为,即使在历史发展中,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理论,也是对奴隶制残酷的人殉制度的革命,是向尊重人、爱护人前进了一大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