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仁者不忧不惧

仁者不忧不惧

时间:2022-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合而言,不忧、不惑、不惧是孔子想要到达的高层次的生活境界和生命境界,孔子认为自己离这个境界还有一定距离,但子贡根据自己的观察,觉得孔子就是这样的人。不惑,则是要人保持持久的学习状态,儒家的学习,不仅包括书本上的,更包括社会、生活中的。就儒家而言,仁、智、勇,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

原 典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意 译

孔子说:“君子的道德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没有忧患,聪明的人不受迷惑,勇敢的人无所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的自我表述啊!”

处 世 智 慧

论语正义》引《申鉴·杂言下》注曰:“君子乐天知命故不忧;审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惧。”君子知道自己的使命及能做到何种地步,所以不忧虑;能够清楚地认识事物人情的道理,就不会迷惑;崇尚正义、大公无私就不会害怕。

宋明理学则认为:“明足烛理,故不惑;理足以胜私,故不忧;气足以配道义,故不惧。”聪明足以分得清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所以在做选择或做决定时,不会感到迷惑。明智、理性足以胜过私欲,没有私欲就更不会得罪别人,所以就不忧。因为觉得自己所作所为是符合道义的,底气就足,所以就不会感到害怕。也就是说:当学习的知识到了一定量时,自己的智慧足以让自己选择对的东西;自己的理性足以让自己能控制自己的私欲;在前两个前提下,自己表现出来的勇气就符合道义,所以就正气足,不会感到恐惧。

综合而言,不忧、不惑、不惧是孔子想要到达的高层次的生活境界和生命境界,孔子认为自己离这个境界还有一定距离,但子贡根据自己的观察,觉得孔子就是这样的人。

对普通人而言,只要怀抱一点仁心,能向人表达自己的善良、诚意,而不是怨恨、嫉妒,这样就能在自己周围的环境中营造一种融洽的、理性的、对自己是善意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离不忧就不远了。

不惑,则是要人保持持久的学习状态,儒家的学习,不仅包括书本上的,更包括社会、生活中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离不惑就不远了。

不惧,要求人坚定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明白自己的理想,知道所坚守的道义,自己越是抱定自己的方向,就会越加勇往直前,离不惧也就不远了。

除此以外,还要懂得乐天知命。孔子在纷乱的春秋战国时代推行自己的主张,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乐天知命。举个故事来说明。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点草籽吧!好难看啊!”小和尚说。

师父挥挥手:“等天凉了。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包种子,叫小和尚去播种。秋风起,种子边撒、边飘。

“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撒完种子,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

“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脚。

“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一大早冲进禅房大喊:“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种子被雨冲走了!”

“随缘!”师父说,“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

半个多月过去了,原本光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

“随喜!”师父点点头。

不难看出,师父之所以能以平常心看待这一切,也就是不忧、不惑、不惧,就是因为了解种子的性,了解大风、小鸟、骤雨的性,进而知道种子的命。既然知命,也就能乐观处之了。

就儒家而言,仁、智、勇,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中庸》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意思是:爱好学习距离聪明就不远了,能够身体力行距离仁德就不远了,知道羞耻距离勇敢就不远了。这是因为一个人只有肯于学习和善于学习,才能变得聪明起来;学习了,懂得道理了,还要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把自己培养成品德高尚的人;一个人知道什么是羞耻,也就知道凡事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应该做的坚决做,不怕损害个人利益,甚至不怕危及生命,这就是勇敢。应该做的而不做,不应该做的却做了,这就是不知羞耻,因为他们害怕丧命,害怕丢官,害怕破财,所以也就害怕原则,害怕真理,害怕光明,所以任何寡廉鲜耻的事情也都能做得出来。那些在敌屠刀下怕死,投降变节,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败类不就是怯懦而又不知羞耻的人吗?《中庸》中又称仁、智、勇为“天下之德”,意思是仁、智、勇是普天下人都应该具有的美德。所以每个人都应该从这三方面修养自己,做个聪明的人、仁爱的人、勇敢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