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博学而详说之

博学而详说之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民学会发起人之一。毛泽东与萧子升的相识是在湘乡县东山学校。青年毛泽东在写给同学萧子升的信中,谈论治学之道时,他提到《中庸》论“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一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到了朱子补《大学》对“博学”的论述。谈到了孔子的“博学于文”,即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谈到孟子的“博学而详说”。

(引用之三十五)

“博学而详说”一语,见于《孟子·离娄下》第十五章: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孟子说:“广泛地学习,详尽地解说,为的是在融会贯通之后,回到最简明扼要的地步。”

这讲的是一种学习方法,是讲博与约的关系。由博反约是孟子论学一个重要观点。是讲获取知识在于广,在于博取,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而且要详细地说明它,剖析它。用的时候在于精,善于融会贯通各方面的知识,深入浅出地阐述问题的中心大意,把学得的这些知识概括为少而扼要的思想,灵活掌握运用。

这是“博”与“约”的对立统一,由“博”转化为“约”,要经过博学和融会贯通的条件,然后才能实现。

这里表明:学习的过程是从博(多)到约(少)、从杂到精的演变,实际是由演绎到归纳、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过程。这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

1915年9月6日,在湖南一师读书的毛泽东写信给同学萧子升,谈论治学之道。他在信中写道:

仆读《中庸》,曰博学之。朱子补《大学》,曰: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至乎其极。表里精粗无不到,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其上孔子之言,谓博学于文,孟子曰博学而详说。窃以为是天经地义,学者之所宜遵循。(《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7页)。

毛泽东在信中提到萧子升(1894—1976年),又名旭东,湖南湘乡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三班学生。新民学会发起人之一。1915年一师毕业后,先后在长沙修业、楚怡学校任教。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4年回国。曾任国民党北平市党务指导委员。1927年国共分裂后,曾任国民党政府农矿部政务次长等职。大陆解放后,随国民党政府去台湾,后来又到法国、瑞士。1952年去南美乌拉圭,从事教育事业。长期旅居国外。1976年在巴拉圭去世。

杨昌济老师有三位得意弟子:萧子升、蔡和森与毛泽东。学生时代,他们品学兼优、志趣相投,人称“湘江三友”。毛泽东、蔡和森两位后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成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的领导人,而青年时代的激进分子萧子升则坚持信仰无政府主义,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旅居国外从事文字教育事业。

毛泽东与萧子升的相识是在湘乡县东山学校。他们在这里同窗共读只半年时间,但志趣相投,感情深厚。1911年两人先后又到了长沙,萧子升考入了省立第一师范,毛泽东先是进入湘乡驻省中学,1914年也到省立第一师范就读。萧子升1915年秋毕业,毛泽东1918年毕业,与萧子升在一师同学近两年,他们结成了最亲密的朋友,并于1918年共同创立了新民学会。

青年毛泽东在写给同学萧子升的信中,谈论治学之道时,他提到《中庸》论“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一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到了朱子补《大学》对“博学”的论述。谈到了孔子的“博学于文”,即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谈到孟子的“博学而详说”。这种由“博学”到“博学于文”,又到“博学反约”的传统的学习方法,这种一脉相承的儒学思想,在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看来,是每一个学者所宜遵循的为学之道,遵循这种方法是天经地义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