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韩愈原道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

韩愈原道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博爱叫作仁,合宜于仁的行为叫作义,按照仁义的原则去做叫作道,内心具备仁义的本性、不需要外力的帮助和支持叫作德。“道”是儒家思想的最大命题。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

——韩愈《原道》

释义:

博爱叫作仁,合宜于仁的行为叫作义,按照仁义的原则去做叫作道,内心具备仁义的本性、不需要外力的帮助和支持叫作德。

点题:

“道”是儒家思想的最大命题。韩愈《原道》就是探讨“道”的确切涵义。“道”本来是许多学派共同使用的范畴。春秋时子产讲“天道远、人道迩”,天道指天体运行的规律,人道指做人的最高准则。儒家也讲天道、人道,老庄讲“虚无”之道,佛家讲“心悟”之道。韩愈反对佛学“清静寂灭”之道,他阐发了自己的“道统”学说,认为道乃“相生养之道”,具有伦理关系的内容。

链接:

韩愈《原道》——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效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享。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

延伸悦读: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人,先世曾居昌黎,故亦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以儒家道统继承人自居。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在佛、道二教的挑战下日趋衰微。韩愈一生,即以复兴儒学为己任,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最先提出了儒家的“道统论”。在韩愈看来,“道统”自孟子以后就失传了,其原因在于荀子扬雄这些大儒“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再加上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破坏和汉儒对“大义”的不明。于是,他便以继承“道统”自任:“释老之害,过于杨墨;韩愈之贤,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而韩愈乃欲全之于已坏之后。呜呼!其亦不量其力,且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虽然,使其道由愈而初传,虽灭死,万万无恨!”韩愈的“道统论”,为后来的宋儒所接受。而其自续“道统”的当仁不让精神,则更为宋代理学家争相摹仿。

韩愈是唐代以排佛、道著称的儒家学者,他不惜得罪皇帝而公然“谏迎佛骨”,又撰写了名篇《原道》以辟佛、道二教。《古文观止》上说:“孔孟没,大道废,异端炽,千有余年,而后得《原道》之书辞而辟之,理则布帛菽粟,气则山走海飞,发先儒所未发,为后人之阶梯,是大有功名教之文。”

韩愈是中国文学史上“唐宋八大家”之第一人,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文学大师。他是唐宋间古文运动的发起者之一。隋唐实行科举制度后,首重擅长为文的“进士”,青年士子纷纷学文而放弃学习儒家经典。韩愈提倡恢复古文而抛弃骈体文这个“时文”,而其目的则在恢复儒家之“道”,“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这一思想到北宋发展为“文以载道”,形成了学古文即是为了传播孔孟之“道”的文化传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