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施仁政于民

施仁政于民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认为战争“殃民”,好战者是有罪的。所以他主张兴“王道”,向梁惠王建议“施仁政于民”。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孟子一方面指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危害;另一方面主张实行仁政,争取民众,去夺取政权和统一天下。所以,孟子呼吁统治者应该施行仁政,提出了减轻刑罚和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的“保民”措施,以救民于水火。不可否认,孟子劝梁惠王实行“仁政”,有人民性的一面,更多的还是为统治阶级着想。

(引用之四)

“施仁政于民”的治政措施,是孟子在《梁惠王上》第五章提出来的: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有一次,孟子谒见梁惠王,梁惠王向孟子述说:晋国的强大,原是没有哪个国家能比得上的,这是您所知道的。

梁惠王所说的晋国,这里指魏国。说的是他祖父(魏文侯)掌管魏国时,魏最强大。当时韩、赵、魏三国,系由晋国分出,称为“三晋”,故魏国自称为晋。

魏国在魏(梁)惠王时期,受到齐、秦、楚三个大国的攻击侵掠,国力损失很大:

公元前341年马陵之役。当时魏军以庞涓和太子申为统帅,齐军以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魏伐邯郸,齐围魏救赵,两军战于马陵,魏大败,庞涓自杀,太子申被虏杀。

公元前340年,秦屡击败魏军,迫使魏国多次割地,献出河西郡一部分地区。

公元前323年,楚国与魏国在襄陵交战,魏军被楚将昭阳所败,八邑沦亡。

所以,梁惠王接着说:但是,到我当君主这个时候,东边败给了齐国,连大儿子都牺牲了;西边又败给秦国,丧失河西之土地七百里;南边又受辱于楚,被楚国抢走了八个城池。我认为这是奇耻大辱,我真想替所有的战死者报仇雪恨,您说我该怎么办才好呢?

魏国到梁(魏)惠王时,国势由强转弱,以至连败于齐、秦、楚各国。梁惠王感到非常耻辱,尽管魏国在当时较比秦国、齐国、楚国的势力弱,但梁惠王好战之心不死,并不甘心失败,还想以武力为死难者报仇雪恨,又一时拿不定主意,所以他征求孟子的意见。

孟子回答说:“有纵横百里的地方,就可以兴王道。大王如果向百姓实行仁政,减轻刑罚,减少赋税,让老百姓能精耕细作;使年轻的人在闲暇时间来讲求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为人忠诚守信,而且运用这些道德,在家侍奉父兄,在外用来对待上级;这样,就是让他们造木棒也可以抗击拥有坚实盔甲、锐利刀枪的秦国、楚国军队了。”

孟子并不赞成梁惠王用武力来报仇雪恨。他历来反对诸侯间的兼并战争,在孟子看来,凡是屠杀和掠夺人民的战争,就是“不仁”战争,他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孟子·离娄上》)认为战争“殃民”,好战者是有罪的。所以他主张兴“王道”,向梁惠王建议“施仁政于民”。孟子所谓施仁政,就是“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老百姓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这是孟子“仁政”学说的主要部分。

孟子认为,如果为了实行王道而兴仁义之师,小可以敌大,弱可以胜强。他还比喻说,大王如果向百姓实行仁政,就是让他们造木棒也可以抗击拥有坚实盔甲、锐利刀枪的秦国、楚国军队了。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孟子一方面指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危害;另一方面主张实行仁政,争取民众,去夺取政权和统一天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为一己的私利与贪欲,强凌弱,众暴寡,战乱频繁,兼并战争不断,苛税徭役繁重,土地荒芜,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孟子呼吁统治者应该施行仁政,提出了减轻刑罚和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的“保民”措施,以救民于水火。统治者这样做才能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才能如孟子所说的“仁者无敌”。

不可否认,孟子劝梁惠王实行“仁政”,有人民性的一面,更多的还是为统治阶级着想。其目的还是让百姓在国家内忧外患时能为国家效力。当然,这种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仁政,对国家、对百姓都是有利的,因此,对后世影响很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