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卜居(《楚辞》)

卜居(《楚辞》)

时间:2022-0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1〕《楚辞》:诗歌总集名。这些作品的风格、形式是一致的或者相近的,并且运用了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所以名叫《楚辞》。屈原忠诚而见疑,才高而被逐,满腔义愤,借问卜来发泄。《卜居》并非真的问卜决疑之作,只不过设为问答之语,以宣泄作者的愤世嫉俗之意而已。就形式而言,《卜居》全篇用对问体,凡提八问,重重叠叠而错落有致,决无呆板凝滞之感。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2〕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3〕?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诛锄草茆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媮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粟斯,喔咿嚅唲,以事妇人乎〔4〕?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絜楹乎〔5〕?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氾氾若水中之凫乎?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6〕?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世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7〕。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注释】

〔1〕《楚辞》:诗歌总集名。西汉刘向辑。收战国时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作品十六篇,其中以屈原的作品为主。这些作品的风格、形式是一致的或者相近的,并且运用了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所以名叫《楚辞》。

〔2〕太卜:官名。

〔3〕悃悃款款:忠心耿耿,无二心的样子。

〔4〕哫訾:阿谀奉承。慄斯:小心献媚。喔咿:强笑声。嚅唲:屈从。妇人:指楚怀王的宠妃郑袖。

〔5〕突梯滑稽:圆滑狡诈。脂:脂膏。韦:熟皮革。絜:用绳围绕圆柱形物体。楹:堂前圆柱。

〔6〕昂昂:气度不凡。汜汜:漂浮。凫:野鸭。亢:通“伉”,匹敌。轭:车辕前面用来驾马的马具。驽马:劣马。

〔7〕黄鹄:天鹅。鹜:鸭子。黄钟:乐器。瓦釜:陶土制的锅。

美文共赏

屈原忠诚而见疑,才高而被逐,满腔义愤,借问卜来发泄。一连串的询问,正反对照,爱憎分明,层层递进,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就是铁石心肠,也为之感动。

《卜居》并非真的问卜决疑之作,只不过设为问答之语,以宣泄作者的愤世嫉俗之意而已。篇中多用譬喻,如“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等,形象鲜明,而且音节嘹亮,对比强烈,体现了激愤的情绪。屈原对人生道路的坚定选择,显示了一位伟大志士身处黑暗世道的铮铮风骨。

就形式而言,《卜居》全篇用对问体,凡提八问,重重叠叠而错落有致,决无呆板凝滞之感。后世辞赋杂文中宾主问答的写法,大都效仿这种文体。

本篇名句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事物各有不足之处,人的智慧也有不明的时候;占卜也有不能解答的问题,神灵有时也无法通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