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孟子仁义礼智的道德观

孟子仁义礼智的道德观

时间:2022-0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孟子的道德伦理观里最基本的层面是忠信孝悌,最高的伦理规则是仁义礼智。孟子把这四端比喻为人的身体的四肢。这里的“熟”就是仁义礼智的发端要使这些成熟,就是要完全具备它。孟子把仁义与自暴者结合起来。这是孟子认为如果扩大充实仁义礼智的发端,就好像火刚刚开始燃烧,为以后最终会形成燎原之势做好准备;就好像泉水开始流出,最终将汇聚成大江大河。

第七节 孟子仁义礼智的道德观

孟子的道德伦理观里最基本的层面是忠信孝悌,最高的伦理规则是仁义礼智。在《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这一节的教学后,对教学思考如下。

一、在第一则材料的讲解中要首先明确孟子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观点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让学生知道不忍人之心具体指的是人有同情心。什么是同情心?孟子主张人人都对别人的痛苦、不幸、危难等感到不忍并且同情。接着明确孟子如何去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的。第一,运用实例来论证。1.如果先王有不忍人之心,就有体恤百姓之心。也就是文中所说的先王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这样国家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理了。2.孺子掉进井中,孟子对原因的三种分析。并不是想跟那个孺子的父母攀亲戚关系;并不是想在乡党朋友那里博得声誉;并不是厌恶那个孺子的喊叫声。第二,从反面来论证。由以上观之,孟子提出“非人”的四个条件:无恻隐之心,无羞恶之心,无辞让之心,无是非之心。因为恻隐之心是仁的发端,羞恶之心是义的发端,辞让之心是礼的发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发端。这也就是孟子提出的“四端说”。孟子把这四端比喻为人的身体的四肢。但是光有这四种发端却说自己做不到仁、义、礼、智的人,是自己残害自己。

二、光有四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四端只是说我们的孟子认为人性善,只是具有了发展成为仁义礼智品德的可能性

人在成长过程中还会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还需要去培养并发展它。第一,孟子认为要扩而充之。要逐步使自己的四心得以扩大并且能够充实。运用假设如果能够充之,就可以保四海。如果不能够充之,连父母都不能够侍奉。第二,要求之。这里的求之就是用这一段的结尾所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来理解。仁义礼智,并不是从外部获得给予的,而是需要用心去想,就是人人要用自己内心去追求。第三,君子存之。孟子先从一般人与禽兽的差异只有一点点出发,让我们知道人与禽兽是可以经过后天的努力达到和谐一致的。同时用舜对于万物的明白和对人的五伦思想的明察来加强说明。仁义与行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仁义在于我们的内心生发,而所行都从仁义生发。不是认为仁义是美的然后努力去推行它。第四,要反身而诚,要强恕而行。对于自己要时常反省自己,并且要做到真诚。要竭力按照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第五,要熟之。这里的“熟”就是仁义礼智的发端要使这些成熟,就是要完全具备它。第六,不要自暴自弃。自暴自弃是一个成语。字词含义:暴,糟蹋、损害;弃,鄙弃。自暴,犹言自害;自弃,不求上进。成语意思是形容自己不求上进,甘心落后。来源:孟子说:“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孟子把仁义与自暴者结合起来。

三、文中几个比喻句的思考

1.“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这是孟子认为如果扩大充实仁义礼智的发端,就好像火刚刚开始燃烧,为以后最终会形成燎原之势做好准备;就好像泉水开始流出,最终将汇聚成大江大河。

2.第五则材料:“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我们要使学生明白什么是本体和喻体以及寓意是什么。作者把仁的发端比喻为五谷的种子,仁这种品格比喻成五谷种子的成熟。仁的发端就好比是五谷的种子,如果它不能够成为成熟的仁的话,就像五谷种子不成熟没有什么价值。因此我们要充实扩充仁的发端。

3.“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这句话通过讲自暴自弃来阐发自己的仁义思想,说明不居仁由义和行不由己都是不好的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