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性本善孟子倡仁义的故事

性本善孟子倡仁义的故事

时间:2022-02-19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性本善孟子倡仁义儒家思想为什么被称作“孔孟之道”?孟子,是先秦儒学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除孔子外,孟子可以说是历代大儒中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人物了。但宋王偃并不打算接受孟子的主张,孟子只得回到他的家乡邹国。孟子于是系统地推出了“仁政”主张,并教以“小国事大国”之道。齐宣王想吞并燕国,征求孟子的意见,孟子认为要视燕国百姓而定。孟子主张通过实行“王道”、“仁政”来完成统一大业,反对暴政,反对战争。

性本善孟子倡仁义

儒家思想为什么被称作“孔孟之道”?孟子,是先秦儒学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他被人们尊称为“亚圣”,奉为孔子思想的正宗嫡传。如果说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奠基者,那么孟子就是将其最大程度地发扬光大的那个人。除孔子外,孟子可以说是历代大儒中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人物了。

孟子游说诸侯君王的时候,孔子已经离世一百多年了,他是怎样在烽火中将孔子的学说发扬光大?又是怎样从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所有的答案凝成一句话,便是:同孔子一样,孟子的思想里有傲人的光辉和取之不尽的财富

周游列国

孟子名轲,大概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字子车,是鲁国有名的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孟www.guayunfan.com孙同叔孙、季孙均出身于鲁国公室,是鲁桓公的庶子,史称“三桓”。孟子虽系周公旦的后代,祖上曾有过显赫的声势,但是到战国中期,历近一个半世纪,孟孙氏早已衰微了。也许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孟子的祖上从鲁国迁到了邹国。

在孟子的早年教育中,史书中鲜有提到孟子之父,对孟子教育有功的主要是他的母亲,后代广为流传着“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

孟子是孔子之嫡孙子思的再传弟子,学成之后,他就开始和孔子一样,周游列国,这一年他四十多岁。他游说诸侯的第一站是齐国,他本想通过正在“一鸣惊人”的齐威王施展其“仁政”理想,但不受重用,只是被任为客卿。他听说宋王偃将要推行“王政”,就在约公元前323年之时离齐赴宋。但宋王偃并不打算接受孟子的主张,孟子只得回到他的家乡邹国。在邹国,邹穆公曾向孟子请教为政,而滕文公实行“三年之葬”,就是听从了孟子的指教。

一年后,孟子曾有机会到鲁国担任官职,但由于小人向鲁王进谗,孟子只好在失望之下又重返邹国。

但是,只要是有思想的人总会受到重用。这时,刚继位不久的滕文公礼聘孟子到滕。孟子在滕很受滕文公的敬重,滕文公多次向他垂问治国大计。孟子于是系统地推出了“仁政”主张,并教以“小国事大国”之道。

大约在公元前320年,孟子听说梁惠王“卑礼厚币以招贤者”,就离滕赴魏,来到了魏都大梁。孟子一到魏国,梁惠王就向他请教治国之道,孟子以“先义后利”、“与民同乐”、“勿夺农时”等一系列政见折服了他。可是,第二年梁惠王就亡故了,未能实行孟子的主张。梁惠王的儿子梁襄王继位,孟子觉得他不像一个有为之君,就失望地离开了大梁。

当时的齐宣王喜爱文学游说之士超过了梁惠王。于是,孟子就带领弟子来到齐国。在齐国,孟子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礼遇,齐宣王授给他“卿”的高位,派他出使滕国,并屡屡向他问政。齐宣王喜好“齐桓晋文之事”,而孟子却大谈自己的“仁政”主张。在土地方面,他提出了“制民之产”、“恒产恒心”、“不征不税”说;在人民方面,他强调“保民而王”、“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为民父母”说;在政事方面,他严厉批评王公大臣,斥之为“污君”、“不肖者”,并且声言对无德之君可以“易位”……这些言论,有时竟弄得齐宣王或勃然变色,或无言以对,只好“王顾左右而言他”。

五年之后,燕王哙将王位让给了其相子之,引起了燕国内乱。齐国大臣私下问孟子是否可以伐燕,孟子认为可以。但齐宣王派匡章伐燕,孟子却认为是以暴伐暴。齐宣王想吞并燕国,征求孟子的意见,孟子认为要视燕国百姓而定。齐取燕后,面临着诸侯干涉的威胁,齐宣王又问计于孟子,孟子劝他速从燕国撤兵,齐宣王拒不接受,结果君臣之间矛盾越来越大。几年后,燕人叛齐,齐宣王吞并燕国的计划彻底告败。为此,他自觉“甚惭于孟子”。孟子这时已决定辞去卿位,离齐还乡。齐宣王主动去见孟子,表示挽留,并打算在临淄城中给他一幢房舍和万钟的厚禄。孟子不接受,决计离齐。在回邹国的途中,孟子心情非常复杂。他在齐国边邑连住了三晚,希望齐宣王改变态度,亲自前来挽留他。但齐宣王始终未来,他才在失望中离开了齐国。

孟子归邹,又到宋国活动,不久之后,孟子由宋返邹。

孟子生活于战国中期,这是中国社会形态发生剧变的时期。春秋时期那些大大小小的一百多个国家,经过长期的混战,这时已基本合并为秦、齐、楚、魏、赵、韩、燕七国,统治者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孟子游说诸侯,遍历齐、魏、宋、鲁、滕诸国,奔波了三十五年,却始终实现不了自己的“仁政”理想,只好归隐故乡,一边从事教学,一边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一起著《孟子》一书,记叙他一生的行事,阐述其思想学说。这一点和孔子何其相似,但孟子总归比孔子更受重视,不似孔子那样经常处于危险的境地。

公元前289年,孟子老死于邹国,享年83岁。

仁政主张

孟子政治思想中最核心的观点是“王道”,中心内容是“仁政”。孟子的“王道”是先王之道,效法先王就是把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些原始社会后期和奴隶社会时期的先圣美化为政治楷模,加以推崇。孟子主张通过实行“王道”、“仁政”来完成统一大业,反对暴政,反对战争。

我们就截取孟子与梁惠王和齐宣王的两段对话,来一窥孟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张。

孟子在魏国时,有一日与梁惠王游赏园林。这时正值金秋,天地万物悠然自得。两个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治国。

梁惠王说:“寡人治国尽心竭力,河内年景不好,就将灾民移居到河东,筹集粟米赈济河内;河东遇荒年,我也采用相同的办法。同邻国执政比较,他们都不如寡人治国尽心。但邻国的人口并不减少,寡人的子民也没有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说:“大王善于作战,就以作战比喻这个问题吧!敌我双方对垒,战鼓频敲,刀刃相交。有人弃甲而逃。其中,有人退了百步而停止,有人退了五十步而停止,以五十步而讥笑一百步,合适吗?当然不合适,退五十步也仍然是逃兵。若大王明白这个道理,就别指望自己的臣民多于邻国。耕作不违农时,五谷可望富足;不用密孔的网,竭泽而渔,鱼鳖就不会贫乏;按时令季节进山采伐,林木就不会因为滥伐而不够使用。谷物、鱼鳖食不完,林木用不尽,百姓才会生而无忧,死则无憾。‘王道’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给百姓五亩宅地,让他们杂种桑树,50岁的人就可以穿上绸帛;让各种牲畜适时繁衍,70岁的老人就可以有肉吃;有百亩土地耕种的人家,只要不受干扰,不误农时,一家数口就无饥馑之忧。我们再申明孝悌之道。待到人们能够穿绸帛,有肉吃,无冻馁之危,大王就没有道理不称王于天下了。但是,现在狗猪宠物食人吃的东西,没有受到禁止;路旁有饿死的人,却没有人赈济。大王看到有人饿死却辩解说,不是我造成的,是灾年所致。这与罪犯用刀杀了人,然后说是刀杀人有什么区别?待到大王能够做到不再把责任推到荒年时,也就到了天下黎民前来归顺的时候了。”

孟子在齐国时,齐宣王坐于大堂之上,见手下人牵牛祭祀鬼神,就命人不要用牛做牺牲,因为他不忍心看到牛胆战心惊的神情。他想用羊替代牛当牺牲。人们因此赞扬齐宣王有爱心,认为他的情感属于“仁”,孟子却不苟同,他说:“君王的恩泽不可以只施及禽兽而不及百姓,能举百钧重而不拿一根羽毛,不是不能拿而是不愿拿;明察秋毫而不见一车柴木,不是不能见而是不愿意见。百姓得不到恩泽,是君王不愿爱护他们。以敬重父兄的道理推之他人,以爱自己儿子的情感施之于人,治理天下就会变得易如反掌。只要能够以身作则,为人楷模,爱人如己,推恩于人,君王也就可以保有四海了。”

这一番话,基本勾勒出了孟子心目中的政治蓝图。在长期的游历过程中,孟子广泛接触了各国的上层人物,他在不同场合从不同侧面广泛阐述了社会政治生活的内容。孟子的政治思想正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哲学思想基础之上的。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每个人生下来时的性情都是善良的,性善是天生的。当然性善并不否定个性差异,人性有仁、义、理、智等善端。具体说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些都是与生俱来的,但为什么后来有的人做坏事,有的人做好事呢?孟子说,这是外界事物引诱导致。为避免外界不良事物的引诱,使人性与生俱来的仁、义、礼、智等善良的性情得以发扬光大,孟子认为,清心寡欲、不动心是有效的方法。这就是不想心以外的事情,培养浩然正气,最终使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孟子对梁惠王的说教就是希望最高统治者通过自上而下、循序渐进的办法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在动乱时期,君王一般只看到短期的利益,而看不到长久的“仁义”。于是,无论是梁惠王,还是齐宣王等,都没有采纳孟子的主张。但孟子的思想光辉却是永存的,一直启迪着后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